以旧换新!徐州实施方案出炉!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以旧换新!徐州实施方案出炉!

今年以来,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江苏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相继印发实施,日前,徐州市正式印发《徐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升级四大行动,确定了30项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明确,力争到2027年,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科教、文旅、医疗、能源环境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30%左右;重点行业先进产能比重大幅提高,高质量耐用消费品市场份额显著增加,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徐州市如何实施去旧、换新?

这拨换新“新”在何处?

与消费者生活哪些方面息息相关?

我们一起来看看

↓↓

行动1

实施设备更新行动

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我市从推动制造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加快能源和环保领域设备更新、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推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等方面,提出要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大幅提高国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

推动制造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力争每年组织实施400项以上技术改造项目,到202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并向中小企业延伸,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

加快能源和环保领域设备更新,到2027年累计完成淘汰落后煤电产能5.4万千瓦,输配电设备更新投资约20亿元,对断面监测水站、市级大气自动监测设备、市级监测中心及5个县级监测机构的老旧仪器设备进行更换。

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到2027年累计更新(含整机和零部件更新)老旧住宅电梯3000台;建设大件垃圾分拣中心2处,建筑垃圾消纳场1处,完成城市垃圾中转站规范化改造5座,更新环卫车辆98辆,生态修复生活垃圾填埋场2座,新建和更新一批镇村垃圾收集点。

推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到2027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占比达到85%,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600辆以上,更换公交车动力电池600个;新能源、清洁能源内河集装箱船舶投放量达到10艘以上。

推动农业农村装备设备更新,到2027年报废更新农机1.2万台(套);力争改造提升老旧设施棚室2万亩,推动40个规模养殖场设备更新,改造智能绿色产地烘干中心80个。

推动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更新,到2027年更新置换先进教育教学与实习实训设备1.2万台(套)以上,累计更新大型文旅设施设备5台(套)以上;累计更新医疗设备1万台(套)。

行动2

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在消费者关注度较高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提出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和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等重点任务。

开展汽车以旧换新。到2027年新车销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50%。补齐县城、乡镇充电设施建设短板,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到2027年新能源车桩比达到3:1。

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以旧换新工作,有序淘汰非标电动自行车,推动电动自行车电池溯源管理。

开展家电产品以旧换新。完善家电销售与服务网络,支持开设以旧换新专区,提供价格立减、取旧送新、免费安装等“一站式”服务。到2027年累计实现家电以旧换新100万台。

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和商品房置换。支持居民开展旧房装修、厨卫等局部改造,推动家装样板间进商场、进社区、进平台。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力争智能家居消费年均增速在10%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放家装消费券,组织开展家具家装下乡。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低息信贷产品。

行动3

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实施回收循环利用行动,提出要加大重点设备回收力度,促进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等,进一步畅通资源循环利用路径,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废旧产品设备高效回收。

完善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到2027年高质量建成规范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200个、综合分拣中心6个、交易市场1个。

加大重点设备回收力度。力争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约一倍,废旧家电回收量较2023年增长30%。

促进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落实小型非营运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一网通办政策。

有序推进装备再制造和梯次利用。提升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办公信息设备产品等再制造水平,推动发动机、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到2027年培育一批再制造领军企业。

推动资源高水平再生利用,到2027年布局培育8家以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再生材料在资源供给中占比显著提升。

行动4

实施标准升级行动

《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标准提升行动,要围绕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提升产品技术标准,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标准三方面,坚持标准引领、有序提升,强化标准比对、优化体系建设,加快制修订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领域标准。

加快完善能耗、排放、技术标准。到2027年,推动新增主导和参与制定能耗、排放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8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8项。

提升产品技术标准。到2027年,推动新增主导和参与制定产品技术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80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8项。

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健全大宗固废回收利用、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标准。

来源:徐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