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的天气,清清凉凉,时有小雨,湿而不闷。这是历年难得的初夏气候,8日—10日适逢端午假期,于是人们纷纷出动,在金鸡湖、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等多个热点区域人为制造了据说是2024上半年的最后一波文旅热浪。
作为一个有显著地域特质(江南)、有独特文旅IP(苏州古典园林)的旅游城市,近年来苏州旅游“淡季”的概念是越来越淡了,然而高原之上有高峰,矗立在“旺季”高原之上的高峰,便是节假日文旅。无论是上半年的元宵、清明、五一以及刚刚过去的端午,还是下半年的中秋、国庆、圣诞、元旦,苏州的大小景区景点都可以用人山人海形容,在平江路、山塘街等最火的“打卡”地,甚至不得不控制流量。
在这个端午假期里,苏州文旅市场“热力值”达几何?哪些地方“根本挤不进”?假日过后的文旅经济又该怎么做?
端午节苏州文旅的“峰值”在金鸡湖
如果说这个端午节苏州文旅的热度有一个“峰值”的话,这个峰值并不在“时间轴”上,而是在“空间轴”的金鸡湖坐标处。——其实每年的端午都是这样。
在苏州,端午习俗与春秋时期伍子胥密切相关。作为2500年前姑苏城(阖闾大城)的缔造者,吴地百姓每年五月端午,都会在胥江等处划龙舟来纪念他。因其历史十分悠久,也使苏州跻身我国龙舟竞渡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每到端午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出游“观竞渡”,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逛市集。苏州龙舟竞渡讲究的是“重乐不重竞”。《清嘉录》中记载,端午时节“河中画楫比如鱼鳞,亦无行舟之路。欢呼笑语之声遐迩振动土人供买要货食品,所在成市凡十日而罢”。这就是苏州端午传统的“划龙船市”,说到底,划龙舟的人开心,看龙舟的人更开心,主打一个逛和玩。
而金鸡湖龙舟赛本身,从2010创赛到2024年,历经十四载的发展蜕变,如今已成为苏州工业园区群众体育项目的全国性IP,连续三年划进了“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且在2023年再次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今年的龙舟赛,吸引了“全苏州”的市民、游客到现场观赛,在龙舟竞渡、百舸争流中,体验浓浓的端午氛围。本届赛事共有来自国内外的66支队伍,包括51支竞赛组队伍和15支邀请组队伍,共计1418人参赛。其中,还包括了7支外籍队伍,占比10%,队员分别来自新加坡、奥地利、瑞士、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新西兰、非洲地区等15个国家和地区。金鸡湖龙舟赛,实为“国际划船比赛”。
传统的龙舟和正在改造提升中的金鸡湖右岸区域同框,塔吊林立和鼓声阵阵间,彰显着开发建设30周年的苏州工业园区活力满满、生生不息。
数百起端午活动让你“出了家门就是游客”
端午节,吃粽子是标配。然而当我们说起端午的时候,你却不能只说粽子。尤其是在苏州,赛龙舟、挂艾蒲,看水上舞狮,赏光影大秀,逛非遗市集,哪一样不比粽子更有说头?
“节”随时代。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苏州的各项老的习俗、新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打卡去处,已经和文旅、商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了,文旅市场延续高位运行态势,到处都是人气爆棚、热闹非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0日20时,“端午”假期,苏州纳入统计监测的旅游吸引物接待游客531.9万人次,同口径增长33.9%。
围绕端午节日主题,苏州大市各板块都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为游客端上端午文旅的“十大碗”——姑苏区古胥门广场、工业园区金鸡湖、常熟市沙家浜景区、太仓市金仓湖、吴江区平望镇等地举办的赛龙舟活动,桨手们乘风破浪,气势如虹,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古胥门广场、周庄古镇等地推出端午特色主题活动,市民游客包粽子、点雄黄、制香囊、欣赏舞狮表演,品非遗、逛市集、买文创、观看汉服走秀,沉浸式体验江南端午仪式感;
在苏州市旅游咨询中心的“好玩苏州”体验工坊,宋锦艾草香包制作活动还吸引了来自美国得州大学在苏交流研学的学生;
金鸡湖景区、苏州湾阅湖台举办音乐喷泉、光影秀,以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让市民游客感受苏州的现代与浪漫;
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推出摇摆美洲音乐会、交响芭蕾《小夜曲-春之祭》、敦煌国乐“素、诉、塑”专场音乐会,带来沉浸话剧、亲子互动、非遗文化等多种体验;
苏州图书馆举行“吴门缥缃”之“蒲香艾青夏悠长”“我们的节日:端午——巧手做香囊”等活动,讲述端午节故事和习俗;
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举办“丝竹咏江南 国乐颂中华”民族音乐惠民活动走进商圈,让市民游客近距离聆听江南丝竹之声,感受民族音乐魅力;
统计下来,苏州各地累计推出了数百个主题展览、文艺展演、习俗大赏、互动体验等与众不同又精彩纷呈的端午主题群文活动,让你充分体验“走出家门,就是游客”。
“古典”的风还是吹到了当下
在前文林林总总的端午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除了音乐会、芭蕾舞、灯光秀等少数当代的东西,更多是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语境下的呈现或重现,这代表着“新中式”旅游方式在文旅市场的崛起,“古典”的风还是吹到了当下。
在周庄、平江路、山塘街等古镇古街“青砖伴瓦漆”明清建筑的场景下,越来越多身着唐装汉服、清代宫廷服饰的“公子”“小姐”“格格”们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镜头里,让你恍然觉得,好像不是古人穿越到了当代,而是你穿越回了古代。
而汉服(租赁、旅拍)店,也开得如雨后春笋般,数量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品类的旅游产品店,成为一股十分强势的潮流,吸引着年轻人以一种“人生切换”的方式实现一场有腔调的旅游,为自己在这座城市留下别样的身影。
“古典”风吹拂下的苏州文旅,还挟带来一大批涌动着国潮的非遗市集。在平江路、桃花坞、相门城楼、虎丘景区,凡是“古典”风吹过的地方,总要开出一路非遗市集来。端午假期里,虎丘景区别具匠心地推出了一个水上市集,带大家体验典型的江南生活及水上购物的乐趣。当然,风格必须是传统的。
在枫桥景区,以布幔、竹席、荷花为主打造市集区域美陈,邀请50余家国风摊位,售卖江南特色产品、非遗文创等,成为该景区颇具吸引力的一个亮点。
相门古城墙艺术市集以生活方式、兴趣社交、多元体验为半径,用非遗传承展现古城个性与特色,用传统手作体验让年轻人感受城市脉搏,邀请市民游客共赴古城之约。
“古典”风还要吹多久?
目前来看,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新中式”“国风潮”本就是“双循环”大背景下当下及未来的一大消费趋势和文旅走向。就今年而言,这场风也同样不会停——且不说下半年的秋季大旅游,就是在暑期,也依然要刮下去。
因为真正的“主力军”就要来了——他们或已高考结束,或即将开启今年的暑假,他们不是在来苏州打卡,就是在来苏州打卡的路上。
端午后的苏州文旅,只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暑期游”。年轻的主力军们,将以不拘一格、独具创意的“古风”路线,刷爆苏州的每一座园林、每一条街巷、每一个古镇、每一个网红打卡点。
摄影: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