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孩心率260次/分 二附院医护成功让他复律
江苏
江苏 > 健康 > 正文

7岁男孩心率260次/分 二附院医护成功让他复律

6月8日晚上7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急诊室接到了120送来的一位小病人小铭(化名),他今年7岁,因为突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当地医院未能得到纠正,心率持续超过200次/分,并伴心慌乏力,在南医大二附院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小铭最终获救。

小铭最初的症状是发烧和咳嗽,家人当他是普通感冒,并未在意。当天体育课后,小铭突然出现心慌喘不上气来的症状,这可把家人吓坏了,赶紧送往当地医院。由于小铭是儿童,医生建议转去有儿科的医院,于是家长拨打120把他送到南医大二附院儿童急诊。

小铭被送到医院时,已经没有说话的力气,爸妈急得哭了出来,二附院儿科医生接诊后听诊心率260次/分,迅速判断孩子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必须尽快恢复窦性心率。随后医护人员进行了有条不紊地抢救。小铭对冰袋敷脸、压舌板刺激咽部等措施均无效。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采用改良瓦式法,成功让小铭的心率下降至120次/分,其心慌的症状也立刻得到好转。为进一步观察小铭的情况,他被收入PICU进行观察。医护人员对他进行生命体征检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综合各种数据判断他的室上速发作是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在对症抗感染治疗的同时,进行营养心肌的治疗,目前小铭已经康复出院。

专家介绍,儿童室上速的发作多半和器质性的疾病无关,主要是因为心脏电生理传导出问题,房室旁路异常传导导致。儿童室上速发作的时候,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复律,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一般情况下,首选物理疗法,对儿童身体伤害最低。物理疗法包括三种:第一种是按摩一侧颈静脉窦。第二种是瓦氏法,让患儿做深呼吸以后屏气,然后接着做一个慢慢的深吐气的动作。第三种是冰袋法,冰袋法主要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用一些冰的凉水或者是冷毛巾,快速的敷住患儿面部。如果在三种物理疗法没有用的情况下,就需要采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或者是电除颤。需要注意的是在输液治疗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严密的监测血压和心率,以及其他生命体征。

南医大二附院儿童医学中心龚晶主任介绍,二附院儿科急诊已经用改良瓦式法成功抢救过数位患儿,患儿在急诊当时就能复律成功。这种物理方式成功避免了患儿电除颤的可能和药物的使用,对患儿的创伤极小效果也很好。由于室上速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家长应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感染,适当学习一些简易的复律方法。平时在饮食上要尽量避免食用一些含咖啡因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咖啡、功能性的饮料等。在生活习惯上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身体过分劳累,避免熬夜。一旦发作不能纠正时就要及时送医就诊以免出现心衰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