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一号工程”立潮头 “以港强市”正出发!
江苏
江苏 > 苏州市 > 正文

太仓:“一号工程”立潮头 “以港强市”正出发!

太仓:“一号工程”立潮头 “以港强市”正出发!

6月14日下午,太仓港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召开,旨在全力写好“以港强市枢纽城”这篇文章,加快推动“蓝图”成为“实景图”,以太仓港高质量发展支撑全市发展,更好服务苏州发展大局。

此前,4月22日,苏州市委刘小涛书记调研太仓,为太仓发展精准把脉、定向领航,强调太仓应将港口作为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一号工程”这一关于太仓港的全新定位,正是充分立足太仓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为推动太仓港高质量发展擘画了生动蓝图。

岁月更迭,太仓依港而立。

太仓,东濒长江,南邻上海。这片江海交汇的土地拥有 4500多年历史,在元明时期,太仓便是重要的港口和商埠,史称“六国码头”,最盛时期生活在太仓的水手超万人,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由此扬帆起锚。

时代潮涌,太仓因港而兴。

改革开放大潮下,太仓港开拓出一条加速崛起之路,集装箱年吞吐量连续14年位居长江第一,跃升至全球第20强,汽车整车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近10%。一座世界一流的现代港口、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在此崛起。

正如太仓市委书记、太仓港口党工委书记汪香元所言,一直以来太仓的繁荣发展得益于港口和水运,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深刻认识到抓好“一号工程”,是太仓持续发挥沿江临沪近海优势的“必答题”,必须交出高分答卷;是太仓加速多重机遇转化的“主抓手”,必须打好主动仗;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总牵引”,必须勇蹚深水区,以实际行动和成效推动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

要以“搏击江海”的气魄胆识、“志在万里”的开阔胸襟,去谋划和推进太仓港发展,这是历史使命,亦是未来之行。

太仓:“一号工程”立潮头 “以港强市”正出发!

深水良港 梦想启航

远洋巨轮缓缓驶入港口,岸吊起落装卸,拖车来回穿梭,集装箱绵延如龙、等待发运。这种繁忙的场景,每一天都在太仓港上演。

雄踞江尾海头的太仓港,是苏州港的主港区、核心区,也是太仓发展的一张王牌。去年,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804万标箱,占苏州港比重高达84%。

不仅如此,太仓港获批全国智慧口岸建设试点,与上海港、宁波港实现双向“离港确认”,与德国汉堡港、省港口集团、苏州港航集团加强多领域合作,外贸货物吞吐量去年突破1亿吨。

太仓港何以修炼成为世界先进的一流港口?

这不仅是得益于太仓港有着深水良港的先天禀赋,更是因为多年来太仓港在现代化港口建设工程、完善港口基础设施,畅通陆上疏港通道、水上航运通道、多式联运通道等方面的不懈坚持。

太仓:“一号工程”立潮头 “以港强市”正出发!

“通道”——是港口发展的底层支撑。

太仓于6月14日印发的《推动太仓港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就明确提及将从“建强码头设施、拓展航线网络、完善集疏运体系”三个维度夯实“一号工程”的发展“底座”。

建强码头设施:坚持码头新建和老码头升级齐抓并进、大型泊位与驳船泊位合理分配,抓好集装箱五期等码头工程。

拓展航线网络:坚持“主攻近洋、做精远洋、重抓沿海、深耕长江、联动内河”,加速形成“干支联动”航线发展格局。对内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重要港口的协同发展、错位发展,积极布局东北、华北、苏北等航线;对外不断巩固日韩、东南亚、中东等优势航线,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发挥对德合作优势拓展中欧贸易,构筑畅通稳定的近洋远洋物流通道。

完善集疏运体系:围绕打造“公铁水”联运枢纽,加快建设南疏港高速等陆路通道,畅通杨林塘等内河航道,加强与内河港、内陆无水港联动发展,特别是要注重拓展海铁联运功能优势,加速实现疏港铁路“三进三出”。

不仅如此,太仓港还将不断强化港口数据中心、自动化码头等智慧应用,全面提升港口深水化、专业化、智慧化发展水平。

提升枢纽支撑能力,太仓港有实践,有目标。

根据规划,到2027年,港口枢纽能级得到全面提升,太仓港口岸综合效率和服务环境达到国际一流,智慧化、绿色化发展达到国内领先,太仓港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000万标箱,年货物吞吐量超3亿吨。江海河中转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地位持续巩固,“大船大港”效应更加明显,“公铁水空”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核心港区基本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节点地位基本确立。

实干笃行,太仓港正驶向“交融四面、通达八方”的开阔未来。

临港经济 做大做强

太仓港的亮眼成绩不仅在于港口流量,更在于经济增量。

当前,太仓正加快推进太仓港由“物流港”向“物贸港”转型,持续提升物流物贸能级,壮大现代物贸产业集群,为这座“江苏仅有、中国难得、世界少见”的天然良港“强筋健骨”。

“建总仓、到太仓”的产业名片越来越闪亮。近年来,港区引进了中外运华东暨长江经济带运营总部、斯凯奇二期等物贸项目,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物流、京东健康、京东产发、京东国际等业务板块布局港区。太仓港综合枢纽(多式联运)物流园区被列入今年的省重大项目,正加快建设。太仓物流园蝉联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0强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从太仓港出口的商品,结构上正呈现由“由低端向高端”的转变。例如,太仓港已成为江苏汽车出口第一大港,特色货种正成为太仓港发展的“特色标识”。

太仓:“一号工程”立潮头 “以港强市”正出发!

如今,太仓港正着力抢抓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大容量储能柜等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推出新能源领域作业标准体系和安全监管规范,潜心打造新能源商品出口基地。2023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出口超48万标箱,其中新能源汽车完成18.1万辆,同比增长193%。

在太仓港,临港产业与物贸产业有着同样惊艳表现。

在太仓,世界500强企业、央企、欧美企业三大企业集群已形成,并发展出千亿级沿江先进制造基地,已建成全球“灯塔工厂”2家、苏州市级智能工厂7家、省级智能车间62个、苏州市级智能车间139个,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风貌在这里尽显。

太仓:“一号工程”立潮头 “以港强市”正出发!

得益于“长江外贸第一大港”的繁荣兴盛,太仓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制造基地、亚洲最大的高级润滑油生产基地。

在临港航空航天产业园内,高博航空、航天驭星多个重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产业园聚焦遥感卫星、运载火箭、航天器等重点领域,打造百亿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此外,太仓港低空经济产业园已获批苏州市首批低空经济先导产业园;美妆港湾、长三角表面处理绿色循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成为太仓发展化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

江海潮涌,“千亿物贸、千亿制造”的态势已然在太仓港成型。锚定做强临港经济,太仓的未来更为惊喜。

根据目标计划,到2027年,全市3A级以上物流企业超30家,现代物贸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港航服务业加速集聚,沿江现代服务业“两极一带、全域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低空经济、石化新材料、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标志性产业规模分别突破140亿元、180亿元、230亿元、400亿元、1000亿元,临港先进制造业支撑作用持续巩固。

温馨港湾 幸福之城

通道建设,产业增值,这是太仓港发展的壮阔图景。然而太仓港兴盛繁荣的秘诀却不仅于此。

港口事业发展核心在人。在太仓这座“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太仓港亦是一座“温馨港湾”。

每一家太仓投资发展的企业,都能得到最精致、最精准的服务,每一辆车、每一艘船、每一批货,都能享受最便捷、最贴心的口岸环境。

太仓:“一号工程”立潮头 “以港强市”正出发!

在这里,能看见“改革创新”的魄力。太仓港力求优化查验流程、提升通关效率,优化洋山港—太仓港“联动接卸”通关模式,建立鲜活海产品、冰鲜、冻品及水果等高端冷链农食产品标准化进口流程。

在这里,能看见“货畅其流”的高效。太仓港力保外贸船舶到港“零等待”作业,离港“零延时”验放。推动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重点船舶“直进直靠”“直离直出”,打造“大船大港大物流”服务品牌。

更为暖心的是,太仓港还聚焦海员这一核心群体,加快建设海员服务中心和海员服务一条街,完善入境支付、专属接驳、海员培训等特色服务,让更多海员居住在太仓、消费在太仓。

不仅如此,太仓还按照“前港—中区—后城”功能布局,推动“大港城”崛起。

如今,太仓正集中力量抓好50平方公里娄江新城、7.92平方公里港区中心区建设,统筹提升浏河、璜泾等沿江板块功能业态,加快补齐高端医疗、国际学校、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短板,建设一批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海事服务等功能性项目,丰富商务、餐饮、娱乐等业态,全市域推动港城更现代、更精致、更有烟火气。

同时,太仓全力推进龙江路快速化、S339快速化等工程建设,构建港口、港区、港城高效畅联的市域通勤网络。

不仅如此,太仓还深度参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挖掘用好海运文化、郑和文化,持之以恒打响“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文化品牌。加快建设全域旅游城市,放大阿尔卑斯度假区、玫瑰庄园景区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冰雪游、乡村游、古镇游、港口游等串联融合,特别是加大沿江文旅资源开发力度,充分整合浏河古镇、天妃宫、郑和公园等资源,优化七十二家理想村等项目业态,推出更多体验江海文化的精品线路,努力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目的地。

纵观世界著名港口城市成长史,港口、产业、城市无一不是互促共进、相生相长,太仓同样如此。通过在更多的维度完成发展格局蝶变,太仓这座向海图强的港城正寻求着自我的超越,踏入城市崛起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