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明基医院:医学之光 照亮生命之路(二)
江苏
江苏 > 苏州市 > 正文
站内

苏州明基医院:医学之光 照亮生命之路(二)

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在苏州明基医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挑战病魔最勇敢的战士,也是守护生命最温柔的骑士。他们有着乐于助人的高尚品格,有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他们在关键时刻迸发的正能量,自然而伟大,于无声处打动人心,用善意温暖社会,留下一幕幕感人瞬间。

2024年以来,苏州明基医院积极推进医学人文建设,医护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积极关注患者的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将人性化的关怀融入诊疗服务服务中。怀揣一颗至诚至善之心,明基人一直在路上。一件件好人好事的涌现,是明基人“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体现。每一句称赞的背后都有一段特别的故事。每一件日常的小事,都是明基温情服务的缩影。

“爱心传递 守护生命”

血液内科病房里,一位患者急需O型红细胞进行输血治疗。然而,由于近期科内的病人用血量特别多,血库中的O型红细胞存量也很紧张,无法立即满足患者的输血需求。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血液内科护士秦素葵主动站了出来,“我是O型血,我可以献血”,在进行献血准备后,她为患者献了400ml的O型红细胞。

当红细胞缓缓流入患者体内时,秦素葵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不仅仅是血液的流动,更是爱心与希望的传递。

在秦素葵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并慢慢恢复了健康。患者和家属对秦素葵充满了感激之情,他们纷纷表示,是秦素葵护士的爱心与专业,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

在血品稀缺的关键时刻,秦素葵护士用自己的爱心传递了人间温暖,这种以患者为中心、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医疗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关爱无界 仁心护航”

急诊科医生余楠在下班时,发现急诊外科门口站着一名行走不便的患者付某(化名),便立即向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在仔细了解后,余楠得知该患者是在日常训练中不慎伤到腰部,导致疼痛难忍,行走不便,这才打车来了医院。但下车后,就发现一个人行动不便无法就诊。

余楠医生立即给患者租了轮椅扶患者坐下,帮助患者挂号及看诊,细心安慰患者,在得知患者需要做核磁检查时,主动推患者进入核磁室检查,并在检查结束后将其送回急诊外科,陪同患者一起等待结果。

一路上患者付某都在向医生表示感谢,表示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就医体验。

医者仁心,下班后仍不忘救助病患;患者感恩,赞誉医生温暖如春。一份简单的关怀,便足以温暖人心。

“专业把关 精准医疗”

检验科医生陈琪在给患者徐某做尿培养实验标本分析的时候,发现标本里有很多杂菌。他判定应该是徐先生没有按照标准流程留取标本,便决定来到病房直接找到患者徐先生沟通 。

“徐先生,您的尿培养结果有些异常,我们发现了多种杂菌。我想了解一下,您在留取标本时是否严格按照了标准流程操作呢?”

徐先生闻言,坦诚地告诉陈医生,自己在留取标本时确实有些疏忽,没有仔细遵循医生的嘱咐。陈琪医生听后给徐先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指导。

“徐先生,标本的留取对于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如果不按照标准流程操作,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甚至影响后续的治疗。”陈琪医生边说边拿出了一份前期的药敏报告结果,用专业的术语和生动的比喻,为徐先生逐项解读了报告中的关键信息。

在陈琪医生的讲解下,徐先生紧张焦虑的神情逐渐放松下来,并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留样,检验科对徐先生的尿液进行了反复的培养和筛选,终于从众多杂菌中分离出了真正的致病菌。这一发现为徐先生的治疗指明了方向,特意找到检验科表达感激之情。

陈琪医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在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不仅细心地发现患者尿培养异常,更耐心地与患者沟通,通过讲解和指导帮助患者正确留取标本,并成功筛选出致病菌,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笔墨沟通 服务畅通”

患者沈某是一名聋哑人,不幸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伤。事故发生后,他全身多处疼痛,意识模糊,被120救护车送到我院。到达医院时,沈某的状态十分糟糕,但由于他是聋哑人,而陪同他前来的人员也同样是聋哑人,使得了解病程变得异常困难。

正当大家为如何与患者交流而犯难时,急诊科护士吴斌涛迅速反应,主动为沈庆生提供了书写工具。吴斌涛耐心地用笔和纸与患者交流,了解了他的病情和感受,并一一记录下来。

接下来,吴斌涛不仅全程帮助沈庆生挂号、缴费、取药,还时刻关注着他的情绪变化。在吴斌涛的帮助下,沈某的就医过程变得顺畅了许多,他的病情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沈某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当他准备出院时,他紧紧地握住吴斌涛的手,眼中充满了感激之情。他通过书写的方式表达了对吴斌涛和明基急诊的感谢,觉得他们对待特殊群体患者就医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这份感激之情,不仅是对吴斌涛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明基急诊服务质量的肯定。

急诊科护士吴斌涛的出色表现,展现了其对特殊群体患者的深度关怀和优质服务,其耐心与同理心也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高度赞扬。

“精心护理 呵护备至”

产妇袁某因产后便秘,疼痛难忍,产后护理之家护士吴敏立即联系妇产科病房值班医生,医生查看产妇后建议灌肠治疗。

因产后护理之家产妇非住院患者,用药需走门诊,挂号拿药均需要时间,但产妇疼痛难忍,护士长钱瑞晨和当班护士吴敏当机立断,把患者带至15B病区,由15B当班护士苗娜协助立即给予产妇灌肠护理。

灌肠过程中,由于产妇肛门无法夹紧,灌肠液一直进不去,后更换肛管使用开塞露灌肠,药液才顺利进入,但产妇仍无法解出,情绪接近崩溃,护士长钱瑞晨戴手套给予前段硬便抠出后,大便顺利排出,随后由护士吴敏带回产后护理之家房间擦洗身体、更换衣物。

产妇热泪盈眶,打电话告知其先生,产妇及家属护理工作高度肯定,当晚在大众点评平台给予肯定评价,为医院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无论是紧急情况的快速响应,还是日常护理的细心周到,都彰显了医护团队对患者体贴入微的呵护和备至的关怀,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赞誉。

“敏锐观察 解除困境”

医务科范丽婷在结束查房返回科室途中,遇见一位年轻母亲怀抱孩子在喂奶,面露难色,发出轻轻的啜泣声。

范丽婷立马停下脚步,询问该女士是否需要帮助,一番耐心的沟通后,范丽婷得知该女子因独自带孩子来看病,不巧的是,在看诊时,女子刚好碰上生理期,由于没有做好充足准备,裤子弄脏十分尴尬,百感交集,情绪有些崩溃。

了解情况后,范丽婷先妥善安抚年轻母亲的焦虑情绪,待其逐渐平稳后,立即回办公室取卫生棉交给女子,并帮忙照看其怀中的孩子,随后,范丽婷将自己的工服外套脱下,系在女子腰间,用于遮挡她裤子上的污渍,直至将母子二人护送上车离院才安心离开。

故事中,范丽婷的行动展现了其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同理心,及时发现了年轻母亲的困境,并主动伸出援手,是医患关系和谐共处的典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