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梁平|“研墨听禅”黄正明作品南京展览,无声的修行可见儒士风尚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特稿·梁平|“研墨听禅”黄正明作品南京展览,无声的修行可见儒士风尚

清晨六点钟,黄正明教授驱车从市区赶往城东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工作室,从大量的书法作品中精心挑了两幅字。这是他夜不能寐惦记的事,天刚刚亮,便付诸行动。9个小时后,“研墨听禅——黄正明书法作品展”在具有400年历史的十竹斋人文空间开幕。这个时候还在调整展出作品,说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开幕式交流对谈现场

开幕式交流对谈现场

黄正明就是这么一位追求极致的学者型书法家,骨子里有一种晋朝文人的闲雅之风。办一次展览不容易,他不想留下任何瑕疵。

6月18日午后,十竹斋人文空间便渐渐聚起旺盛的人气,50余幅书法精品错落有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诸多书画界人士捧着鲜花来到开幕现场,展厅内外很快花团锦簇,清香四溢。

以书法解儒释道呼应时代

现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育中心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黄正明,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书法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顾问。2002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书法家称号。

黄正明多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并在全国大型专业比赛中获奖。2013年7月,在中国香港成功举办“翰墨写心——黄正明书法艺术作品展”。2015年3月,英国威廉王子访华,获赠黄正明所书写的书法作品《嘉福久远》。2017年、2019年分别在日本、中国台湾成功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

老领导张九汉宣布书法展开幕

老领导张九汉宣布书法展开幕

在近40年的艺术人生中,黄正明的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各类书法大展等。主编了《书法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书法鉴赏》《中国书法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等高校教材。

显然,他是一位集创作、教学、鉴赏、理论研究为一体的书法名家。著名书法家尉天池教授曾褒奖其“书为大道,品正则明”。

黄正明为此次书法展确定的主题为“研墨听禅”,他认为,墨,是中国书法的灵魂,研墨则是一种无声的修行;禅,是一种东方哲学,听禅则是一种沉静又充盈的律动。

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中,以墨为伴,悟禅而行,用书法解儒释道,呼应这个时代的节拍。

“研墨听禅——黄正明书法作品展”由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十竹斋艺术集团、南京市艺术收藏研究会主办,十竹斋画院承办,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提供专业学术支持。

黄正明陪同萧平等嘉宾观展

黄正明陪同萧平等嘉宾观展

黄正明书法作品

黄正明书法作品

展览开幕式由知名文化学者周学主持。他说:“研墨听禅,研墨是日常,是功夫,是调弦,是酝酿,是开启也是抵达。听禅,是抵达,也是开启,更是一位书家笔墨耕耘,笔墨供养,笔墨功夫,笔墨修养,笔墨修行。这场展览的主人翁黄正明先生,是学者,是教授,是美的传播者,美的生活家,更是禅的领悟者。他为人平和、敦厚、谦卑、温雅,深情有君子之风,款款有高士之风。”

主持人周学

主持人周学

黄正明书法作品

黄正明书法作品

的确,展出的《林散之诗四帧》《唐鹏诗》《质沿古意》《临池心解》《生如夏花》《唐诗五首》《心经》《张旭诗》等作品,不仅显示了他深厚的书法造诣,更融入了他对天地、自然和人心的深刻体悟。他善于在传统笔法中注入现代审美与哲思,形成了兼容并蓄的独特艺术风格。这不仅拓宽了书法的表现力,也为当代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萧平李啸等真情话感慨

“研墨听禅——黄正明书法作品展”,领导和嘉宾纷至沓来。江苏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张九汉,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邹亚军,著名书画家、理论鉴赏家萧平,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李多宽,江苏省文联原副主席陈国欢,江苏省政协常委岳雷,江苏书法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啸,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仇高驰、谢少承、金丹、常汉平,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馆长陈翔,艺术金陵产业集团董事长张泳,书法界李双阳、刘元堂、朱友舟、陈克年、曹洋等,十竹斋艺术集团原董事长陈卫国等莅临活动。

开幕式上,邹亚军、萧平、李啸、常汉平、岳雷分别致辞。张九汉讲话并宣布“研墨听禅——黄正明书法作品展”开幕。

萧平讲话

萧平讲话

萧平在讲话中说,他和黄正明有近40年的交往,作为大学老师,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书法创作上研究透彻,博学多闻。“我和正明一起去过日本等国家、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书画艺术交流。对我这个82岁的人来讲,正明今年刚刚60岁,尚为壮年,研墨的时间长着呢!今天这个书法展览,有一种艺术与自然交融的气息。他是南大的书法教育家,其作品展也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让大家能够沉浸其中,领略书法的博大精深。”

李啸则深有感悟地说:“与正明相处,总是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舒适,自然,亲切。字如其人,观正明之书,亦是如此。无论行草,还是篆隶,永远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模样,永远是‘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风度。”

李啸认为,正明一直从事高校书法教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扎根三尺讲台,不仅著书立说,还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专业书法人才,可谓桃李芬芳。在推动书法普及、书法国际化等方面也卓有成就。

李啸致辞

李啸致辞

黄正明从省青年书协会员到主席,从省直书协秘书长、副主席、执行主席到主席。一路走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团得住人,吃得了亏。以中正澄明的精神世界,研墨听禅的艺术生活,实践着人生价值。

作为学者型书法家,黄正明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自身的个性、经历、修养、观点互为作用,创作出的书法作品往往禅意盎然。

身在大学校园执教的黄正明,总能将人的情感与自然之美,通过书法创作行云流水地表现出来。他的作品,总能以笔墨抒发内心丰沛的情感,赋予了作品生命力。

邹亚军致辞

邹亚军致辞

邹亚军副校长在致辞中说:“今天来参加黄正明老师的书法展很有感触,黄老师是南京大学非常受人尊敬的老师,他一直在传承先贤的一种书法精神,令人钦佩。南京大学从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艺术教育的传统其实一直没有终止,尤其是书法教育,黄老师也是几十年一直坚守在那儿,很早就把书法方面研究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南大的学生,他的课在南大是极其受欢迎的。南大2017年恢复建设艺术学院之后,黄老师对整个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向黄老师表示感谢和祝贺!我也衷心地希望黄老师在艺术的台阶上更上一层楼,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贡献出南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常汉平致辞

常汉平致辞

岳雷有感而发

岳雷有感而发

长期以来,黄正明不仅在校园是大学生研习书法的引路人,还十分热心各种公益活动,辅导中小学小朋友学习书法是常态。今年2月,凤凰新闻发布的南京市力学小学一年级六班龚曼熙小朋友,在黄正明工作室学习毛笔书写生肖“龙”字的一则新闻,获得70万的阅读量。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研墨听禅”是内心的写照

“研墨听禅”是内心的写照

黄正明和十竹斋画院院长尹苏桥分别向到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由衷的感谢!主持人周学请黄正明做艺术分享,他动情又谦虚地说:“不敢说艺术分享,我只是向大家做一个汇报。南京大学培养了我,让我能够一直讲授书法课程。作为老师,我一方面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坚持创作,不懈追求。筹办这个展览有半年时间,主要是想对自己的创作做一个小结,请前辈和同道指导。这些作品大部分是我近半年来写的,也有小部分是长期积累的。虽然我已经60岁了,但我还在带研究生,还在书法研究道路上往前走,希望能够做出更多的成绩。”

黄正明畅谈创作心得

黄正明畅谈创作心得

尹苏桥说:“黄正明教授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作品,点划之间,心手相应,充满着独特的魅力与神韵。站在这些展品前,我们仿佛听到了沙沙的研墨声与夏日蝉鸣相呼应,感受到了艺术与自然的交融。这次展览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次艺术心灵的启迪。十竹斋画院期待更多的艺术家来这儿举办展览、座谈学术、交流藏品。”

尹苏桥(左)与黄正明

尹苏桥(左)与黄正明

艺术评论家王飞撰文评述:静与净,是黄正明书法艺术的创作呈现。展名“研墨听禅”,是他内心的写照。黄正明的书法,无论是行书、隶书还是行楷,都有着不同的节奏,有着不同的韵律,在静与动之间平衡,在静与动之间表达着自己的意,同时也表现着对书写内容的最充分的理解。

黄正明与嘉宾张泳

黄正明与嘉宾张泳

黄正明的行草书,有着诗之韵和画之意,硬瘦中也糅入自己对行草书的理解:有着南北朝晋唐碑刻的筑基,又有晋人的飘逸,自唐法中取宋人之意韵,又有汉隶之用笔方法,使得他的行草书刚中见柔,兼有碑之骨、帖之韵,又渗透着汉隶朴拙之意。

黄正明接受嘉宾花束祝贺

黄正明接受嘉宾花束祝贺

王飞认为,黄正明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写出了平和,写出了飘逸,颇有魏晋之时一切看穿、看透的潇洒。给人一种别样的意境:沉稳之中有着宋人之意,又有魏晋之逸。在法度之中上下求思索,上追魏晋之逸,下守宋人之意,中持唐人法度。

与会嘉宾岳雷等在艺术交流和自由观展的过程中,也纷纷发表了对黄正明书法作品的艺术见解与学术观点,充分肯定了其在当代书法中所发挥的艺术价值。

功成名就、朴素超脱且尽显儒士风尚的黄正明,依然精神抖擞地走在书法的山道上,他走得很平稳,也很执著。

部分嘉宾留影

部分嘉宾留影

莅临活动的人士还有汪寅生、戴民辉、吴勇、乔均、王建根、周学鹰、何连海,薛元明、胡正良、钱俊达、邹凌、郑良宁、李金华、彭燕飞、冯错、陈赟、戴德新、李宝奇、黄志毅、姚江进、周书戎、刘泰毓、王剑虹、王园园等。

据悉,展览将至6月27日闭幕。

摄影/范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