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引领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久久为功,成效斐然。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品牌打造雷同、市场反响不如预期、农户增收困难等现实问题。“国之富者,必先丰民”,如何进一步科学培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富民的市场优势,成为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山西隰县以“隰县玉露香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纽带,推动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当地农户致富成果显著:隰县80%的土地种植梨果,80%的农民从业梨果,80%的农民收入源于梨果,80%的贫困户依托梨果脱贫。本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思想指引,经实地走访、专题访谈等调研后选择山西隰县玉露香梨为现实样板,分析典型经验、提炼普遍意义,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探索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提供现实参考。
一、隰县玉露香梨的生动实践
回溯隰县玉露香梨的品牌化进程,是一部厚积薄发的奋斗史:2017年,“隰县玉露香梨”区域公用品牌发布,山西隰县开始以“稀有好梨”的品牌定位开展特色产业推广;2020年,隰县玉露香梨入选第一批中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目录;2023年,又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当前,隰县玉露香梨种植面积共23万亩,品牌价值达87.43亿元。常住人口仅9万余人的隰县,却仅在6年内打造出一个价值近百亿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成功实现全县农民增收致富,探其生动实践,主要有以下三大鲜明特点:
1.采用新型良种赢在起跑线
品种优势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差异化的根本来源。隰县政府立足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引进新型良种奠定了该县区域公用品牌成功的基础。1974年,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邹乐敏专家以新疆库尔勒香梨为母本,河北雪花梨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玉露香梨”。经过生物学上的优选优育,玉露香梨克服了原有品种的缺点,继承了母本、父本的优点,既具有库尔勒香梨的口感,同时又优于母本:个大、核小,可食率在90%以上,无沙质,甜度大。山西省农科院专家对比调研发现:隰县残垣沟壑的地貌特征和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其所产的玉露香梨果相比周边地区所产玉露香梨指标性状更稳定、品质更佳,具备个大、果形端正、果面光洁、皮薄、肉细、核小、含糖量高等诸多优点。因此,在山西省农科院专家的推介下,隰县政府因地制宜引进玉露香梨品种,让隰县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赢在了起跑线上。
2.优质优价形成良性市场激励
选择良种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隰县玉露香梨品牌的成功还在于以保障和提升玉露香梨品质为基础,引导市场优质优价并形成良性市场激励。首先,隰县不仅出台《玉露香梨生产技术规程》《隰县玉露香梨质量要求》等多项生产规范,还依托国家梨产业体系专家,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支撑体系,为玉露香梨种植、加工、贮藏等生产全过程提供标准化指导。同时严格控制市场规模,以县域内7大塬面为核心种植区,充分发挥产区优势,在有限的区域内实行标准化作业、精细化管理,以品质为核心辅抓产能,防止“阳光玫瑰”式因大规模扩张而跌落神坛的悲剧重演。其次,隰县立足玉露香梨品质优势,由政府兜底、企业发力,引导市场分等分级,实现产品优质优价。政府补贴引导当地龙头企业引进6条国际领先的大型智能化玉露香梨商品化处理分选线:分选线搭载36颗高精度徕卡镜头、配备2台测糖仪,可从外观、大小、糖度等方面对玉露香梨进行数字化、自动化筛选,生产能力可达6万斤/天。筛选出来的精品果被包装销往一线城市,严选限量款8斤9颗的售价可达598元/盒,成功树立玉露香梨销售价格标杆。最后,龙头企业优质优价的销售模式让农户看到了品牌溢价、品质致富的前景。当地农户积极响应品牌化的要求,主动加强技术学习,实行绿色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五星果园已实现全有机肥种植。
3.整合多方资源建立销售渠道
隰县整合国家梨产业体系、龙头企业等的渠道资源,多措并举拓宽玉露香梨销售渠道。首先,政府以专业背书开拓特殊团体市场,使玉露香梨不仅直供军区、国家运动员等市场,还成为党的二十大、2008年奥运会特供产品。其次,政府还依托国家梨产业体系,积极参加各大产品展销会、推介会、评选会,多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再次,在政府的引导下,龙头企业积极打通如高尔夫俱乐部、山西矿区企业等高端客户通路。最后,隰县政府建立功能完备的电商体系,建设“乡村e镇”,孵化两万余人的电商团队,并成功入选国务院农村电商发展典型案例。值得一提的是,隰县还构建了县域的仓储保鲜冷链体系,建成果库156座,库容可达10.9万吨。果库契合跨地域、大流通、反季节的现实销售需要,能够有效延长玉露香梨的货架期,减少农民丰产不丰收。同时,以果库存量为单位对接大客户,解决了散户量少卖难问题,促进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为梨果销售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二、隰县玉露香梨的典型经验
隰县从品牌打造到奔向共同富裕的背后有其现实保障——汇集科研、政府、市场三方主体合力,将一颗玉露香打造成一方致富果。
1.重视科研力量研发创新的赋能作用
优质的品种、上乘的品质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科研力量是保障品种和品质的关键队伍。玉露香梨是山西省农科院优选优育出的新型品种,克服了原有品种的缺点,并在继承了亲本优点的同时又优于亲本。品种引入隰县后,鉴于隰县特殊地貌导致玉露香梨易受冻害,隰县政府邀请山西省农科院专家深入研究冻害成因和机制,进行推迟花期、基因改良、抗寒性品种选育等的攻坚;还立足消费者需求,从玉露香梨的颜色、香味等方面探索改良品种,以更好满足市场期待,培植产品差异化优势。
2.发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支撑作用
隰县政府立足玉露香梨产业发展现实需求,出台众多公共服务政策,精准发力,为玉露香梨品牌建设、品牌发展、品牌保护等系列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首先,隰县综合玉露香梨独特的品种价值以及独特的种植区域造就的罕见品质,概括出了珍稀品种、稀有品质、隰有好梨的隰县玉露香梨品牌核心价值,确定了“稀有好梨”的品牌定位,为隰县玉露香梨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为增强农户信心,政府曾出台3元/斤的保底收购政策。可喜的是,当前隰县已彻底摆脱政府兜底的模式,形成市场自发价格保护机制,出园价由2017年3.4元/斤升至2022年的5.8元/斤,丰年出园价可达6.3元/斤。再次,为促进玉露香梨市场良性健康发展,隰县政府通过定期巡察、果库核查、群众举报等方式监管市场上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并制定了《隰县玉露香梨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细则》,对已授权的55家企业开展专项考核。
3.激活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引领作用
隰县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并充分激活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在政府的补贴下、在龙头企业的示范下,隰县重点企业已实现智能分选线的全配备,立足“稀有好梨”品牌定位,以梨果分等分级为基础,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实现市场优质优价。农户在此市场循环中共享出园价提高带来的品质增收以及部分品牌溢价,致富成效显著。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充分承担社会责任,帮助农户解决痛点难点。如2023年4月的大雪让隰县大批玉露香梨果面斑驳、坑洼,在此情况下龙头企业没有选择压价收购,反而创新营销方式,将这批梨果打造成“丑姑娘”“雪见”等特色产品,与农户共度难关。此外,龙头企业还依托对海量销售数据的实时抓取、精准分析,在县域内共享前端数据为农户生产提供极具针对性的市场反馈信息,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高度匹配。
三、隰县玉露香梨的普遍意义
隰县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缩影,其从区域公用品牌打造走向共同富裕的奋斗历程对我国千万个县域具有指向性的普遍意义。
首先是实现区域公用品牌资产增值。当前我国不乏品牌强农的成功案例,但也应看到部分地区存在品牌建设经验不足、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牌资产增值效果甚微等问题。隰县坚持因地制宜引进良种,通过科学的品牌定位和策划,经过6年的品牌打造,成功培育价值近百亿的具有隰县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其次是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品牌农业的落脚点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部分地区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过程中把品牌建设简单等同于logo等符号的设计,将品牌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相剥离。隰县通过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切实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隰县梨产业共种植玉露香梨23万亩,产值高达10.8亿元。
最后是促进共同富裕。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实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通常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率先享受,逐渐惠及中小农户,实现由先富带动共富。隰县在实践中重视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作用,以市场需求倒逼生产端品质提升,进而提高玉露香梨收购价格,梨园出园价自2017年的3.4元/斤不断攀升,丰年出园价可达6.3元/斤。隰县让更多农民共享品牌增值带来的实惠,实现从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到带动农民共同富裕之目标。
(作者:葛继红,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舒琦,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