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阴:织密“经纬线”打造千亿级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江苏江阴:织密“经纬线”打造千亿级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高端纺织服装产业是江苏江阴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构建了从上游原材料生产,中游纺织染齐备,到下游终端销售及品牌打造的全产业链。近年来,江阴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技术研发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引导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推进智改数转

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到,要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快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数字化改造,促进企业生产过程柔性化及系统服务集成化,提升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精细管理水平。

2023年9月,江苏省工信厅公示了2023年度江苏省5G工厂项目名单,江阴市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澜云服5G智慧工厂”成功入围。海澜集团利用AI机器视觉技术,对海澜集团生产过程中的布匹裁剪、成衣加工进行质量瑕疵检测,具体检测内容主要包括衣片质检和成衣外观质检两大部分,是纺织行业首例采用5G+AI机器视觉进行供应链管理的项目案例。

该项目通过5G网络基础设施,结合AI、边缘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构建“云-边-端”高度协同的5G工业质检平台,利用视觉检测技术实现产线的智能质检,提升质量稳定性和质检准确度,提供及时、高效、全面的工业质检能力服务。

如今,在海澜云服智慧工厂内,通过智能终端与设备进行交互,可以实现生产资料和物料自动化传递,进而实现服装生产全自动化作业,工作效率成倍提升。

为推动传统织造向智能制造转变,近年来江阴积极打造高端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努力抢占行业前沿,大幅提升产品档次:海澜集团打造海澜云服HLA智能车间,形成批量化、个性化的柔性生产链;贝德时装、林科服饰、南泰家纺等一批中小企业获评省“智能车间”;徐霞客镇绿色印染智造园项目是全市首个启动建设的印染集聚区,实行“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相结合,推动印染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技改投入

促进技术成果高效转化

2023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制定了《江苏省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明确,2023-2025年,每年组织一批企业开展创新管理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分三批实现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全覆盖,持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4年3月28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会同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江苏省第二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企业名单,江阴顾山镇江阴芗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入选。

江阴芗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服装生产、贸易出口为一体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该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强化产学研创新及理论研究,主要开展相关新型功能性、环保型及智能性纤维材料的优选及混比性能研究、功能性纤维纺纱工艺设计及优化、横机编织工艺优化及新面料结构设计等研究。

2023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其中研发经费投入约910万元,完成专利申请10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4项;目前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6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

近年来,江阴加大技改投入,促进纺织服装行业技术成果高效转化:海澜集团智能仓储系统涵盖了自动仓储、批次拣选、自动分拣、发货退货等功能;阳光高支精纺呢绒纺织一体化车间,推动云平台与线下纺织MES功能的集成;阳光集团凭借“经纬编织法质量管理模式”获得中国质量奖……

搭建平台载体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数字贸易时代,电商与产业融合持续深入、与产业带的链接日益紧密。近年来,江阴市商务局积极推进电商与特色产业集群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保障体系更健全、配套服务更完善、产业发展更集聚的电商发展新格局。

顾山镇品牌服装集聚区是江阴首个获评的省级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作为中国针织服装名镇的顾山镇,不仅拥有以云蝠集团、恒灏投资、澄阳集团、圣华盾等为龙头,年产值140亿元的高档纺织和服装产业,还发展以云蝠跨境电商产业园为主要载体的省级重点跨境电商集聚区和以众网互联网产业园为主要载体的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互联网产业。

以云蝠集团为例,自2022年起,云蝠集团全面布局在美国市场的新零售跨境品牌直营业务,通过“两园一仓计划”,打造支撑电子商务等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基地,目前已在美开设3个线上自营独立网站、2个加盟网站和92家线下零售门店。在畅通“9710”出口模式的基础上,云蝠集团新建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开辟“9610”跨境出口新通道,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江阴重点在云蝠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跨境电商+纺织服装产业带,通过资源整合,招引服装企业入驻、承揽本地及周边地区跨境B2C业务,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和更多品牌出海。目前园区已入驻纺织服装产业链企业500多家,通过美国153家直营品牌门店、多个跨境电商独立站,采取公共海外仓和9610国际邮包方式,开展纺织服装跨境销售,2023年实现跨境电商出口3.17亿美元,同比增长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