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精准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经初步测算,嫦娥六号任务采集月球背面样品1935.3克。在样品安全运输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月球样品实验室后,地面应用系统的科研人员将按计划开展月球样品的存储、制备和处理,启动科研工作。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克月壤样品成功返回地面至今,共计有7批月壤样品被分发至了100多个科研团队,研究范围涉及月球地质演化历史、月球资源分析等。根据统计,南京大学共申请获得了3165毫克的月壤,领先众多高校,位列第一!其中,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了超过2500毫克的月壤。
六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发放高校统计 |
||
排名 |
高校名称 |
发放样品量(mg) |
1 |
南京大学 |
3185 |
2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750 |
3 |
北京大学 |
2353.5 |
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245.8 |
5 |
清华大学 |
2037 |
6 |
山东大学 |
1269 |
7 |
中山大学 |
540 |
8 |
北京理工大学 |
500 |
8 |
东华大学 |
500 |
10 |
重庆大学 |
450 |
表格来源:top大学来了
南京大学邹志刚院士、姚颖方教授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发现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本中,一些成分可作为催化剂,在太阳光作用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氢气、甲烷和甲醇。团队详细分析嫦娥五号月壤的元素组成和矿物结构,从光伏电解、光催化和光热催化三个方面对嫦娥五号月壤的人工光合成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基于月壤人工光合成性能提出了可行的月球地外人工光合成策略,为实现“零能耗”的月球生命保障系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基于这一发现,研究人员提出,未来或可利用月球自身资源建设月球基地,支持深空探测、研究和旅行。
除了在月球探测方面的突出成就
南京大学在太阳探测方面
做出的贡献也卓逸不群
作为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科学与应用系统的建设单位, 在方成院士的带领下,南京大学一批年轻教师和学生全面参与了“羲和号”工程从论证、立项到研制、发射和试验的全过程,圆满完成了“羲和号”在轨测试和试验工作,取得了首批重大成果, 是我国政、产、学、研、用通力合作的典范工程,在“逐日”之路上不断迈进。
点击图片查看《追光探日!来看南大科学家与“羲和号”的故事》
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背后
是南大深厚的学科底蕴与
“顶天立地”的强劲学科实力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原地球科学系基础上于2008年1月正式成立。目前学院设有地球与行星科学系、水科学系和地质工程与信息技术系三个系。学科瞄准地球科学前沿,加强地球演化学科方向建设;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加强战略性资源和重大灾害防治等学科方向的发展;承担国家深空探测重大任务,支持行星科学方向发展;支持原创性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方向的发展,以国际前沿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战场的学科方向带动一流学科建设。
历经百年不懈努力,至今已培养大批优秀地学精英,其中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数处于国内高校前列。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前身天文学系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天文学一级重点学科。天文系于2011年正式扩建为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增设了空间科学与技术新专业。本学科素以专业设置齐全、学历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治学态度严谨而享有盛誉,在历次学科评估中位居国内高校天文学专业第一,领跑中国大学天文学科。学院除了拥有天体物理和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外,还是国家第一个天文学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第一个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前身是1993年由著名材料物理学家闵乃本院士创建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09年,祝世宁院士担任组长,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工学院模式筹建了本学院。学院的宗旨是瞄准现代工学前沿,面向人类和国家对材料、信息、健康和能源等方面的重大需求,通过建设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师队伍,开展高水平的科学技术研究,满足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培养领军人才。
图片来源:南京大学
效法羲和驭天马
志在长空牧群星
我们的征途是浩瀚星辰
来源:南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