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科技小屋”背后的中国矿业大学向“新”路
江苏
江苏 > 徐州 > 正文

一幢“科技小屋”背后的中国矿业大学向“新”路

仲夏,中国矿业大学里,金光菊开得灿烂夺目。花海旁,一幢木质建筑,科技感十足。

这座270平方米的“科技小屋”,是中国矿业大学的建筑、能源与环境跨专业联合实验室,以太阳能为唯一能源,绿色环保、零能耗。

一幢“科技小屋”背后的中国矿业大学向“新”路

“这里集成了光热、光电、地热等多种清洁能源,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中国矿业大学能动院教授陈宁介绍,这个零能耗“科技小屋”,应用了跨季节冷热双储、SST集热墙等多项科研团队的前沿成果。

之后,“科技小屋”有了2.0版。2022年的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上,中国矿业大学赛队凭借零能耗建筑——T&A House获得“最具可持续发展精神奖”等多项大奖。通过被动式设计和主动优化以及太阳能的使用,T&A House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据实测,建筑全年发电量约为14000度,而建筑全年耗电量约为6000度,产能远大于耗能,不仅有效实现了建筑全年零能耗运行,还能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并向电网输送。

一幢“科技小屋”背后的中国矿业大学向“新”路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像零耗能建筑一样,在矿大,一批颠覆性、前沿性创新成果正在源源不断地孵化落地,转化为生产力。

一块上海某饭店寿司盘中的干冰,竟可能出自一家火电厂的烟囱?干冰的原材料,其实来自火电厂经过除尘、脱硫、脱硝之后的净烟气?……这一“奇思妙想”源自江苏华电句容发电有限公司在碳循环利用中的技术创新。其中的核心技术,就来自于中国矿业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陆诗建带领的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课题组。

眼下,使用国内最先进的相变催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矿大正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如今,在江苏华电句容发电有限公司,每年可以降低排放二氧化碳1万吨,相当于植树9万棵左右,6600余辆经济型的轿车停开一年。

不仅转型成为“绿电厂”,而且培育壮大“绿”动能。利用二氧化碳制成的干冰,每年还能为企业带来700万元左右的收益。

一幢“科技小屋”背后的中国矿业大学向“新”路

这样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电气工程学科带头人原熙博教授再熟悉不过。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立足新一代宽禁带电力电子器件和新一轮电气化革命的机遇,开展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成果应用转化。

“如果一个家庭用户的用电量以5个千瓦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一台小小的装置,就可以给100个家庭提供充足电能。”在矿大电气化低碳技术研究中心,原熙博教授右手指向一个半人高的银色长方体设备,那是国际上首台500千瓦大功率碳化硅电力电子储能变流器,实现了效率等性能的大幅提升。

几年前,立志回国的英国皇家工程院讲席教授原熙博,与中国矿业大学一拍即合,组建先进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研究团队,专攻宽禁带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多电平变换器、风力发电、磁性元件高频损耗测算等前沿研究。

“我们团队研制的各功率等级的碳化硅变流器,已经被多所高校和企业采用。”原熙博教授表示,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则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途径。

一幢“科技小屋”背后的中国矿业大学向“新”路

一幢“科技小屋”的背后,是中国矿业大学向“新”之路,也打开了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大门。而今,围绕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主线,中国矿业大学正加快学科布局优化调整,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前沿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与科研成果产业化深度融合,持续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助力城市和区域发展,写好“强国建设,大学何为”的矿大答卷。

“原本是实验室、办公室‘两点一线’的科研模式,现在这条‘线’上多了一个‘点’,就是企业。”谈起自己的工作生活,陆诗建教授用“独特”“充实”两个词来总结,“我们团队的技术突破了二氧化碳捕集能耗大的瓶颈,能够应用于电力、钢铁、水泥、冶金等高碳排放行业。”目前,团队落地项目的年减排二氧化碳达到158万吨,通过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攻关和应用,实现工业产值达7.5亿元。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