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啟明:发挥航空院校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构建中的关键作用
江苏
江苏 > 南京 > 正文

蔡啟明:发挥航空院校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构建中的关键作用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低空经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未来的竞争是产业生态链对产业生态链的竞争,产业生态链强调的是产业自我循环发展的生态机制,产业链自成体系,内生循环发展,同时产业生态链中的构成元素(企业、院校、政府、终端用户)又可以融入到其他产业生态链中,从而形成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伊始就应按照产业生态链的发展思路去布局,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低空经济的内涵与产业构成

低空经济是指依托于低空空域,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广泛体现于各类产业形态之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事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低空经济主要由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和综合服务产业构成。 低空制造产业涉及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及其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等内容;低空飞行产业涉及生产作业类、公共服务类、航空消费类等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低空保障产业涉及低空空域管控系统、通用机场、飞行营地、直升机起降点、飞行服务站、无人机飞行信息系统、无人机反制系统以及通讯、导航、气象、油料、维修等相关内容;综合服务产业涉及航空会展、教育、传媒、科普、信息、租赁保险、中介代理等内容。

低空经济的核心产业主要包括:无人机、通用航空、飞行汽车和低空智联网等四个产业。 其中低空智联网是无人机、通用航空和飞行汽车等三大产业的应用基石,低空智联网包括: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和服务网等“四张网”,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低空经济的重中之重。

二、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的主体组成

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主要由政府、供应链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企业和终端用户组成。

政府 是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的引导者和协调者,通过制定低空经济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度、制定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合作与协调,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政府的职责在于平衡各方利益,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向可持续、创新和高效发展的方向迈进,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供应链内企业 是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的资源使用者和生产者,供应链内企业依托设备、资金、基础设施和技术等资源,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承担着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责任。供应链内企业的主要作用是依据产业规划,从事相关产品的经营活动,提供资源的整合和转化,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产业生态链的协同发展和持续创新。

高校和科研院所 是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的技术支持者和人才提供者,不仅要依据自身科研、人才优势进行科学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也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体系,持续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术人才。高校还要参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尤其是体制机制设计,助力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向良性循环发展。

第三方服务企业 是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的服务者,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提供信息化网络建设、工厂物流智能化管理、专业化商业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促进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它们的作用在于提供专业化支持,增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各个环节的协同性和竞争力,助力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的优化和创新。

终端用户 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终端用户越多,低空经济发展越快。低空经济产业包括ToB和ToC两种消费客户,低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能够为终端用户提供何种应用场景。低空应用场景的不断开拓,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终端客户,也将推动低空经济进入到快速发展期。

三、发挥航空院校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

构建中的关键作用

我国低空经济处在发展的起步期,体制机制尚未完善,很多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低空经济人才严重短缺,离产业生态链的要求相差甚远。高校是体制机制研究的策源地,航空院校在低空经济体制机制构建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可以依托航空院校进行研发创新,低空经济的人才则主要依赖航空院校进行培养。因此,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的构建中,航空院校责任重大。

一是积极参与低空经济体制机制建设。 低空经济体制机制是确保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构建的根本保障。目前全球尚未形成一条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如何运行仍在研究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预先设计好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链运行机制,并在运行中不断优化完善运行机制,一定可以占领低空经济产业制高点,从而加速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协同管理机制、标准法规监管机制、低空经济企业联盟机制、数字信息融合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低空经济服务保障机制。航空院校应组建专家团队,尤其是智库专家深入研究低空经济的体制机制,为政府部门构建低空经济体制机制献策建议。

二是主导低空经济核心技术协同创新。 关键技术独立自主,是我国低空经济企业的立身之本。航空院校是低空经济核心技术的科研创新高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要发挥关键主导作用。组织专家团队突破低空经济发展应用的关键技术,保障知识产权自主领先。重点加强飞行器关键技术、核心装备的研制攻关,聚焦飞行器的动力系统、飞控系统、传感系统等关键领域,重点攻关实时精准定位、动态场景感知与避让、面向复杂环境的自主飞行、群体作业等核心技术。强化低空智联网核心技术的协同研究,结合5G、云计算、AR/VR等新技术,以科技赋能研发、制造、应用等多个场景的技术创新,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民用无人机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人机系统智能融合和集群自适应学习能力,提升民用无人机智能作业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

三是加大培养低空经济高端人才力度。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而目前低空经济人才处于短缺状态。航空院校应发挥自身独有的专业特征,为低空经济产业培养输送人才。要优化专业设置,设立与低空经济相关的专业,如无人机技术、空域管理、低空物流等,满足低空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低空经济相关技术和知识,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掌握前沿知识。提升师资力量,吸引和聘请低空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提升师资水平。推动国际合作,与国外航空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交流和联合培养项目。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提供低空经济相关的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方便更多的相关专业人才转向低空经济领域,快出人才。

作者简介

蔡啟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智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常务理事、管理工效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市秦淮区政协委员,秦淮区政协智囊团成员。主要从事产业规划、商业模式设计、战略管理、流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和信息化等领域的研究,并有着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主持完成国家级、部省级和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科研课题一百多项,其中有七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成果奖,在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余部。

来源:南航微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