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深入常州企业调研。
期间,他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创新发展”成为贯穿信长星此次调研常州的一大关键词。
2024年常州跻身“万亿俱乐部”,成为江苏省第五座“万亿之城”。新征程上,此次调研,无疑为常州未来发展,明确新航向。
钟楼区是常州的中心城区及文化和商业中心,承载着常州发展的“前世今生”。万亿之后,交汇着历史与现代的钟楼老城厢,又将如何以一域出彩助力全域精彩?
“四大功能区”建设绘就长三角一流新图景
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7月20日,钟楼区委常委会举行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会议强调“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促进派、实干家。”
于钟楼区而言,就是要把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大功能区”建设和深化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等重点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图片来源:钟楼区委宣传部
“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深入推进‘532’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四大功能区’建设和深化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锚定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钟楼区绘制的“施工图”目标清晰、指向鲜明。
事实上,“十四五”开局钟楼区就提出打造“四大功能区”,加快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
即老城复兴样板区、数字经济先导区、“两湖”创新先行区、乡村振兴实验区。
把党中央战略部署的“大写意”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钟楼答卷的“工笔画”,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的模样愈发清晰!
以数字经济“先导力”壮大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一座城市最雄浑的动能。对于正在建设“两湖”创新先行区的钟楼而言,创新更是最亮的底色。
锚定“数字经济先导区”建设,近年来,钟楼久久为功,依托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集群打造出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新高地。
在数字经济领域,算力是基础设施,数据是生产要素,算法是生产工具,这三大要素都不可或缺。
图片来源:钟楼区委宣传部
不久前,中国移动长三角(常州)智算中心在华东云计算基地举行发布仪式,一期对外运营算力规模将达到230PB,终期建成算力可达6300P,为钟楼发展“大数据+”产业集群提供了坚实的算力支撑。
在算法方面,钟楼区对接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等顶尖科研资源,依托丰富的制造业场景,引育大模型应用层创新主体,持续探索“AI+”在工业智造、智能驾驶、合成生物等方面应用。微亿智造成功跻身“2024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主榜单。
再看数据方面,“江苏卫健云”作为全省统一大平台,已完成省内公立医疗机构影像数据接入全覆盖;“常州工业云”接入企业1600多家,数据规模达70PB;“常州政务云”全量接入全市政务数据,三朵云的数字底座基础不断成熟。
以数为“帆”,向新而行,热潮涌动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钟楼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动能。
老城厢活力焕新,打造宜居家园
从繁华商圈到背街小巷,从城市客厅到运河廊道,在钟楼区“烟火”续承,历史与繁华融合共生。
让老建筑焕新颜,让老小区展新姿,钟楼区在城市更新中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图片来源:钟楼区委宣传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钟楼区紧紧围绕“中轴枢纽支点、都市智造高地、运河文创名区、生态宜居家园”战略定位,坚持“老城复兴、西进提速,东西融合、产城一体”战略方向,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奋力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
以“点—线—面—片”统筹推进,全面研究、分区施策、分步推进老西门三大历史地段改造更新;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盛宣怀故居、夏家大院等修缮开放;大庙弄·青年里、520玫瑰车站等一批城市新地标焕新运营;三堡街、陈渡码头等夜经济集聚区持续点亮,老城厢凸显新风尚,城市气质与民生温度高度融合。
在改造老旧小区方面,钟楼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编制《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实施导则》,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先后改造近1900栋居民楼,改造总建筑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受惠群众超20万。
“两湖”创新 未来钟楼动能澎湃
两湖创新区建设是常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发展命题,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州实践”的改革命题。
紧扣“两湖”融合创新区目标定位先行示范,钟楼区以高新园为前沿阵地,以奔跑姿态勾勒向湖而行的奋进蓝图;通过规划研究、空间整理、交通布局、项目建设、环境载体、融合发展“六个先行”的发展路径,为拥抱湖湾经济,创好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奠基聚能。
钟楼高新园(邹区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正是钟楼区紧抓“两湖”创新区建设机遇的生动呈现。
据悉,邹区镇用3年时间实现了“四上”单位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新增发明专利增长率、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市“龙城英才计划”创业型领军人才数量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六个翻番”。
“我们的三期项目创下了‘拿地30小时办好三书五证’的最快速度,实现了拿地即开工的目标。”位于邹区镇的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益明对“钟楼速度”赞不绝口。“钟楼优良的投资环境和营商氛围,更坚定了我们攀登行业新高度的决心!”裕兴股份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生产企业之一,不仅深耕特种功能性聚酯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成为比亚迪刀片电池独家供货商,同时前瞻布局特种功能性PET切片,打破高端功能聚酯基膜国外垄断。
重大项目落地“加速跑”的背后,正是得益于一系列服务“组合拳”的加持。钟楼区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钟楼区重大项目“招推服”一体化实施意见》,确定“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为每个项目配备流转单,按图跟进、实时监督、及时协调,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全链条服务管理。
围绕“强链、补链、延链”,钟楼正在“发、储、送、用”各环节谋篇布局,因地制宜打造具有钟楼特色的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的新能源配套产业集群。目前,钟楼区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数量已超70家。
在钟楼“两湖”创新先行区的热土上,一批批重大项目落地、投产,产业集聚的图景更加鲜活,能源向新、企业向新、产业向新,“新活力”层层涌动。
乡村振兴,打造“都市里的村庄”“田野里的都市”
打造“都市里的村庄”“田野里的都市”,乡村振兴承载着无数常州人的“新期盼”。
2023年底,第十二批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名单正式公布,乡村振兴实验区殷杏泰片区的泰村村苏家桥组入选,这正是对钟楼区乡村振兴成果的检阅和肯定。
图片来源:钟楼区委宣传部
在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殷村获评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泰村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殷杏泰片区的现代化宜居农房改造已全部完成,让“住的人幸福自豪,看的人羡慕向往”成为共识。
据了解,以中国首个职教特色小镇而闻名的殷村职教小镇目前已集聚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常州交通技师学院、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等7所职业院校,现有师生近3万人。而殷村村也从最初的“农业+乡村工业”脱贫致富,到“乡村工业+教育”科教兴村,再到如今“职教+文创”产业升级,书香气息和青春活力竞相迸发,走出了一条循序渐进型的乡村振兴之路。
每一次的进阶发展,既是钟楼区因地制宜的创新探索,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以江苏省钟楼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为载体,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钟楼区正全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江南鱼米之乡。
向湖而生,向新而行。谋定“四大功能区建设”,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的成色更足、质效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