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大梁 扬州江都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江苏
江苏 > 扬州 > 正文

勇挑大梁 扬州江都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9月3日,“实干争先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江都区专场在扬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江都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定金等负责人发布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周学军主持发布会。

勇挑大梁 扬州江都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追“新”逐“质”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今年以来,江都按照市委、市政府“实干争先年”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谋发展、抓落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特别是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锚定产业科创名城“主航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51家、全市第一,连续6年入围国家重大人才工程A类项目。围绕“510”产业体系,超前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赛道,加快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确保新兴产业项目招引比例不低于50%,引培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积极培育第三代半导体、低空经济、氢能等未来产业,聚焦创新研发和场景应用,力争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勇挑大梁 扬州江都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除此之外,江都始终把“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作为应尽之责,推动设备更新、各类奖补资金等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让企业在江都放心投资、安心发展,增强敢投敢干的信心和活力。

朱定金表示,江都将着眼服务支撑全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扬州“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创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展现江都作为。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在源头碧水间书写美丽答卷

江都地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三水交汇,承担着维护调水通道水质安全的使命和重任。近年来,江都坚持把加强源头生态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全力保障“一江清水向北送”。以争创“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区为抓手,坚持最严格的环境管控制度和生态治理标准,确保“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要求落到实处。自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以来,江都在水利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累计投入近百亿元,每年运维费用约3.6亿元,先后完成南水北调东线源头以及淮河、通榆河水污染防治项目50余项,滚动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清水活水等九大类34项工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化工企业331家、超总数的90%,取缔“散乱污”企业239家、砂石码头29家,盐邵河38家小船厂全部关停退出。

勇挑大梁 扬州江都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江都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特殊的区位条件在赋予江都独有资源禀赋的同时,也决定了江都必须承担远高于其他地区的生态责任。”朱定金说,江都将以全省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实施江淮生态大走廊江都段、重点水体岸线生态修复等工程,建成城市北部和中部18.7平方公里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完成12万吨城区污水处理厂迁建。“十四五”期末,力争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100%,农村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5%以上,让水清岸绿、河畅湖美成为常态景致。

精管善治 让美丽宜居触手可及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一直以来,江都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着力点,以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己任,精准靶向施策,切实改善城市环境,不断优化城市治理效能。据悉,江都目前正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提升公厕75座、垃圾中转站4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投运。深化环卫市场化改革,提升作业标准,打造地净路美的城市环境。健全城乡垃圾分类收运处体系,4245个自然村拆除露天垃圾池9701个、建设农村垃圾分类亭4993座、投放分类设施4.6万个,创成“四分类”省级达标小区57个、垃圾分类绿色社区(村)22个。常态化推进城区主次干道“六乱”整治,规范流动摊点和出店经营7900余次,设立万达“星夜市集”和金鹰“人间烟火夜市”等疏导点12个;修复美化城市家具508处,出新广告店招1202家,打造长江东路市容美化示范街,不断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文明形象。

勇挑大梁 扬州江都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下一步,江都将进一步锤炼作风、提升质效,用“绣花功夫”扮靓城市“颜值”,用“工匠精神”塑造城市“气质”,彰显城市管理温度,营造整洁有序、宜居宜商的城市环境,助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