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期刊《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11期发表的长篇学术研究论文《两汉盐渎县政区范围、社会经济略考》,引发学术界关注。长期从事盐渎史研究的江苏学者冯雁军在论文中提出的最新考证,他认为盐渎政区范围:南界约在今大丰刘庄以北;西界约在今盐都大冈——龙冈(西冈沙堤)——建湖芦沟——建阳(射阳湖东堤)——阜宁古河以东;北界在淮水(今黄河故道淮水出海口)阜宁羊寨与北沙之间以南;东临大海。
《中国民族博览》第11期封面
冯雁军说,在我国与“盐”相关的城市中,盐城是唯一以“盐”命名的设区市。盐城源自汉初盐渎,晋末由盐渎改名一直沿用至今。盐渎县于汉高帝六年(前201)初置,三国黄初元年(220)废,存续421年。西晋太康二年(281)复置,东晋义熙九年(413)三月改名盐城,存续132年。两次共存续553年。由于战火兵燹等原因,盐渎存世史料极少,尤其是两晋期间的史料近乎空白。而盐渎政区范围至今更是未见任何史籍或著述。
一直以来,明·万历版《盐城县志》(1583)、新版《盐城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盐城市志》(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等均未载“盐渎政区”。那么,冯雁军的研究论文确认的盐渎政区范围,根据是什么?
对此,冯雁军提供了3个方面的论据。
一、古籍记载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盐城县,本汉盐渎县。州长百六十里,在海中。”
盐渎县存续期间,射阳湖是与海联通的里下湖泻湖,陆地是“长百六十里”的海中之洲,即南北走向的狭长形贝壳沙冈——东冈一带。
二、碑刻图录
南宋绍熙元年(1190),黄裳向嘉王进呈《地理图》,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浙江永嘉人王致远在四川获得原图后将其刻于石。碑现存苏州市碑刻博物馆,经考证实物发现图中淮(水)口外东南的海面上,有纵向排列多个纺锤形小岛(该碑刻图与西安碑林中的《华夷图》《禹迹图》并列为中国最古老的全国性地图)。此图证明盐渎县于413年更名为盐城县后,直到777年后的绍熙元年(1190),盐城及南部等县仍在海中。
黄裳《地理图》(局部)
三、考古发现
盐渎县境发现汉(主要是西汉早期和东汉晚期)遗址、墓葬的村庄(大队、社区)主要有:大丰区刘庄友谊、东方。盐城市区东闸(头墩)、二墩、三墩,纺南、儒学、市政府旧址,江动、东河、北门、大圣、凌桥、市一中、沙井头(麻瓦坟、彭家冈、东门头)、迎宾北路、东关。亭湖区新兴古河、新永,永丰陈台、三里。盐都区龙冈冈东(竹墩)、青龙、冈南(果林场)、杨家河(冈北)、黄庄(中黄、后黄),大冈佳富,大纵湖平湖。射阳县特庸中码。建湖县上冈沙汪、冈北、冈西、榆西、大团,草堰口永丰、丰宁,蒋营收成,建阳建南,近湖城南,高作卞港,芦沟大同,恒济建河。阜宁县新沟大墩,阜城周庄,板湖陆庄,沟墩跃进、陈坎,三灶丰墩,施庄向阳、桃园、沙冈,黄河故道(淮水)南岸阜宁县羊寨蒲鸠、苏水、立新、建华、北沙、阜阳、史庄,芦蒲乔罗(横成田)、马集、高裴、蒲东、罗码等,共60多个村(大队、社区),其中原盐城县城区15个以上。
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载:“建阳镇建南村走马沟东岸,是建湖县境最高地区,古为射阳湖东大堤,后为淮安府至盐城县的驿道。”
基于以上几点,可知盐渎政区范围。
盐渎县政区,陆地主要是纺棰形沙冈、近冈海滩、零星小块沙洲和湖区、近海。
根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盐渎沙洲“南北长百六十里”,宽约2—3公里不等。唐代的一里,约合今540米或530米,若以“百六十里”乘以540,等于86400米,约合今172.8里。今阜城至刘庄,约172里,与盐渎沙洲南北总长基本吻合,证明盐渎县所处沙洲南起刘庄古镇区,经便仓、伍佑、市区、新兴、上冈、草堰、沟墩、施庄,止于阜城镇射阳河南。这条线,即秦汉时的海岸线——东冈沙堤。根据考古和地质钻探,沙冈宽约20—50米,高0.5米—3米,连续形态好。
《两汉盐渎县政区》
历代政区,除军事实际控制线,大都以山川、江湖(中心线)、道路、堤岸、河沟等自然地标作为政区界限。
汉时,里下河泻湖与大海联通。考古发现,建湖县建阳镇建南村南北向的走马沟系古射阳湖大堤遗址,堤身是盐城往返淮安府的官道。官方传递公文,经县西北的龙冈铺(今龙冈)、新河铺、垛(大)头铺(今大同)、走马沟铺(今走马沟)、马家荡铺、清沟铺(今青沟)(明·万历《盐城县志》),进入淮安境。秦汉-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黄河夺淮前,海平面基本稳定。故两汉盐渎县政区西界当是新石器时代海岸线西冈沙堤、射阳湖大堤,即今大冈-龙冈-芦沟-建阳-古河(至射阳湖中心)一线,已发现的汉遗址、汉墓主要分布在盐渎沙洲沿线约2—5公里范围内,草堰、上冈、新兴、永丰、市区、三墩(三羊墩)较为集中。大纵湖平湖遗址、蒋营收成遗址、恒济谢家庄遗址去射阳河大堤西十余公里,是古泻湖、沼泽、湿地中的零星聚落,它们距射阳治所更近,当属射阳侯国(前201—前192)、射阳县(前192—220)政区范围。
撰文/梁平 (冯雁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