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扬州市举办“实干争先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广陵区专场,围绕“以‘四个高地’建设扛起高质量发展主城担当”进行发布。广陵区委副书记、区长郎俊等负责人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广陵区作为扬州的主城区和古城保护的核心区,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廖家沟贯通南北。目前辖区面积255.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34万,下辖5个街道、4个镇和6个园区。今年年初,在扬州市广陵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郎俊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全区将全力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古城复兴高地、融通开放高地。
跨越两个百亿元台阶
郎俊表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扬州视察,称赞“扬州是个好地方”。广陵作为“好地方”的主城区、核心区,是扬州“三都品牌”的集中展示地,承载了这座城市最优越的江河交汇区位、最精华的历史文脉积淀和最丰富的资源要素禀赋。
回顾三年多来的发展成果,郎俊用了“四个新”来形容: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城市更新迈入新阶段、生态宜居绘就新画卷、民生幸福展示新提升。
具体来看,三年多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两个百亿元台阶、突破80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420.14亿元、增长5.7%,超过全国平均增速、达到市均水平。
据了解,当下广陵区已形成了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命健康、生产性服务业五大产业集群,涵盖数控装备、金属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医疗器械等13条重点产业链,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2家,建成各类科创载体126万平方米、市级以上研发中心340个。
对于下一步的产业发展规划,郎俊在发布会上也给出了目标,表示广陵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高地。坚持产业为先,紧扣年初发布的“513”产业白皮书,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生产性服务业5大主导产业等,力争“十四五”末形成2~3个规模超百亿的地标产业。
同时,加快招引科技型企业,力争“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企业达1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50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突破80家。
在招商方面,将确保全年新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5个以上,10亿元、20亿元项目实现新突破。
在产业园区中,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优化特色园区总体规划,加快释放土地资源,动态储备集中连片工业用地500亩。力争“十四五”末工业开票销售实现700亿元。
阶创“新”成果丰硕
广陵在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成果不断。近期,广陵新城、湾头全域获批成立扬州人工智能产业园,成为扬州首家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专业园区。
郎俊表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广陵区聚焦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从政策层面来看,广陵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8条”“人才新政12条”等政策,其中包含了创新平台、技术攻关、科技金融、人才招引等各个方面,给予科创企业大力扶持。三年多成果也是显著的,新招引科技型企业近360家,兑现各类科技扶持资金超5000万元。
下一步,广陵将聚焦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定位,预计到“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75%和50%。
在培育企业主体方面。广陵聚焦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为骨干的企业创新梯队,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创成市级创新联合体5家,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294家、高企148家、省瞪羚企业5家、省潜在独角兽企业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66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9家。
在创新载体平台上。广陵将全面提升科创载体运营水平,加强与高层次大学、高水平研发机构、高能级实验室合作,加快华科大制造产业技术研创园建设发展、扬大智能制造装备国家现代产业学院高效运营,支持扬农股份建设更高层级重点实验室,全力打造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地。
据悉,广陵拥有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15个,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院士工作站2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家,建成域外创新中心2家,落户了沈飞研究所扬州研究院、中航机载共性技术中心等“中字头”科研机构。
在科技金融支持方面,三年多来广陵获批省市科技计划项目72项,上争资金超亿元,设立了总规模5亿元的区产业与科创引导基金,参与组建总规模10亿元的市天使成长基金。不断做强人才支撑,三年多来共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获批省“双创博士”28人。
郎俊表示,下一步,广陵将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推动产业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打造覆盖科创项目全生命周期投融资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广聚英才”行动,开展科技人才“揭榜挂帅”助企专项行动,“一产一策”建立完善专项人才政策,全面激发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古城的复兴之路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之一,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广陵名扬天下。如今的广陵明清古城也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城区之一。
探索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协同发展,广陵一直将古城保护与复兴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我们的工作理念就是在保持‘原貌、原住、原味’前提下,努力打通古今、打通老少受众、打通古城与旧城的界限。”广陵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兵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表示,古城的“古”,古在建筑、古在肌理、古在文化。
对于下一步的保护工作,王兵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紧扣“盐商文化+精致传统生活区”总体定位,在南河下、湾子街等片区规划设计上实现新突破,为古城永续发展赋能。据了解,广陵有盐文化街区经过反复论证修改,于去年9月28日正式开街,以“新中式”为特色,将传统与现代拼接得天衣无缝,使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开街以来迅速蹿红,成为新晋“网红”。
其次对标对表苏州古城等先进地区,聚焦南河下、仁丰里“专精特新”项目和三个城市更新省级试点项目,扛牢责任、主动作为,在建项目强化时间节点把控,及早竣工、投入营业。
三是围绕“五个新”。围绕文博新载体,积极打造“1+N”复合型文博场馆,开辟具有古城独有人文色彩的消费新场景;围绕文化新空间,加快推动古城民宿、小剧场等特色产业发展,创新古城文旅的情感新体验;围绕文旅新业态,积极导入旅拍、美妆等品调别致的、情怀共存的新型业态,培植古城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围绕文创新产品,研发具有鲜明辨识度以及广陵古城丰富文化内涵的“伴手礼”,赋能古城文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围绕文艺新活动,举办时令性、主题性、体验性以及引爆性的文旅活动,不断扩大古城文旅融合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是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统筹推动古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在活化利用、文旅融合、社会治理、民居修缮等方面协同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