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由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出品,入选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的原创话剧《大桥风景》,9月22日晚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道喜剧院成功献演,激起反响。
第二届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等共同承办的活动,规格极高。
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高民、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冯雯兰、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毛敏等领导与观众一起观看演出。
演出结束,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薛长绪为《大桥风景》颁发“优秀剧目”奖牌,出品方代表毛敏副主席登台领奖。
颁奖现场
在随后举行的“演后谈”中,著名剧作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荣誉编剧王俭,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部主任毛尔南,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戏曲中心钟珍珍,与主创、观众展开对谈交流。他们认为,《大桥风景》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以南京长江大桥为背景,以几位真实人物跨越半个世纪的人生故事为铺垫,以戏剧的方式描绘“大桥风景”,在观众中产生了时光流逝抚今追昔的感动,充分反映了激昂向上的时代精神。
“演后谈”中王俭发言
“演后谈”中毛尔南发言
“演后谈”中钟珍珍发言
在艺术性上,《大桥风景》勇敢地打破传统戏剧创作模式,创新性地引入各种可以借鉴的艺术手段,包括曲艺、歌舞、记录影像等多元素融合,营造出沉浸式的剧场效果。
一定程度上,《大桥风景》的出现,是南京本土原创话剧的水到渠成。
按照编剧、导演陈捷给出的定义,《大桥风景》是一部轻喜剧,顺着这个思路捋一捋,由金陵笑匠陈峰宁领衔主演,倒也顺理成章。
在人们的通常认知里,《大桥风景》既然是轻喜剧,应该充满笑点,让观众舒展身心。但事实上,这部90分钟的剧作,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富于喜剧性结构,更多的时候泪点多于笑点。
《大桥风景》苏州展演剧照
这样的体验,似乎很偶然,让陈捷有些始料未及。
形成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是作品选择的呈现背景围绕“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展开,这座中国人自力更生创造的宏伟建筑,承载着南京人永远挥之不去的时代记忆和民族情感的凝聚。
还有《大桥风景》戏剧性这条线,选择的人物原型是挽救过400多条生命的“大桥天使”陈思等,加之当年大桥建造的艰难困苦以及建设者的奉献乃至牺牲,无不是悲情故事的原点。
“陈老斯”走进陈思的世界
相声表演艺术家陈峰宁以“陈老斯”的口碑,笑傲江湖。
其实,他远离话剧表演已有些年头,之前曾出演过《独生子当兵》《金陵夜归人》。这次的《大桥风景》,是他又一次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土壤。
今年3月,身为南京艺术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院长、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影视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剧本创作孵化中心执行主任的陈捷,找到陈峰宁,开宗明义地请他出演《大桥风景》中的陈思一角。
《大桥风景》苏州展演剧照
同为陈姓本家,沟通顺畅。陈捷对陈峰宁的期待是藏起“陈老斯”的那一套,演出本色的陈思。
陈峰宁聆听陈捷讲着故事大纲,渐渐地脸上绽放起招牌式的笑意,“这个戏好,做!”两人没多费口舌,一拍即合。
不过,面对炙手可热的陈峰宁,陈捷还是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又补上一句 “您要想好啊!”
她心里清楚,陈峰宁一旦接了这出戏,就得牺牲大量的相声商演活动。
现实果然如此,开始排戏后,他推掉了大把演出邀请的帖子。
当时赶排《大桥风景》,是冲着4月16日参加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第三届)剧目演出去的。在陈峰宁的理解中,每个人心里的大桥故事都不一样。陈思以志愿者的形象示人,以大爱之心拯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成为“中国好人”,是和谐社会的生动体现。塑造好陈思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他责无旁贷。
《大桥风景》苏州展演剧照
很快,60后的陈峰宁与一批南艺90后、00后的大学生登上了一条船,除了系《大桥风景》主演之一,还同时出任艺术总监。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曲协副主席、南京市曲协主席的陈峰宁,曾被中国曲协授予“百名优秀中青年曲艺家”“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舞台是他最为留念也最容易出彩的地方。
“大桥封得唠……”
“我叫陈思,不是‘陈老斯'哦!”
身着黄马甲、满脸喜感的陈峰宁一出场一开口,熟悉的腔调,接地气的神情,瞬间引来笑声一片。
为了演好陈思,陈峰宁和原型陈思有过大量推心置腹的交流,揣摩他生活中的举手投足。巧合的是,两人个头与身形颇为相似,又年龄相仿,匹配度爆表。
陈峰宁追忆,他小时候过江玩耍,或跟着长辈回老家,都得到中山码头坐轮渡。“长江大桥建好后,南京人都跑到大桥上去拍照,把大桥当成自己家的摆设似的,高兴地一米。”说话时,他不由自主地比画着双手,肢体语言与舞台上如出一辙。
《大桥风景》苏州展演剧照
《大桥风景》的开篇,以2016 年 10 月长江大桥封闭维修前的场景为切入点。陈峰宁感慨地说:“那天桥高头满满当当都是不舍的人,反映出老百姓对长江大桥感情很深,这不只是对大桥的惦记,更是对我们整座城市的记忆。”
剧中,陈峰宁演到动情处潸然泪下,落下的泪珠,成了《大桥风景》笑中含泪的经典镜头之一。
尤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舞台影像呈现出一段段当年大桥的珍贵视频,延伸了《大桥风景》叙事时空,将观众拉进戏里、带出舞台,切换自如。
专业执着的创作团队
《大桥风景》以四幕剧的方式呈现,纪录片的影像在舞台上如影随形。
剧中塑造的一批极具个性的人物,与大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分别为“大桥天使”志愿者陈思、桥边开店的川厨林晓波、大桥文物收藏者王世清、“桥三代”直播达人浩哥、民谣歌手王川、创造“深潜神话”的胡宝玲等。
这些人物在舞台上演绎的故事,就是南京人对长江大桥的守望,所有的维度来自生活的提炼,有真实可信的版本。
这半年,陈捷为《大桥风景》投入了满腔热情。她觉得,反映南京长江大桥的戏剧作品并不多,在大量走访当年大桥的建设者后,那些如今已老去的一代人,大多仍住在大桥新村,心里还割舍不下对大桥的眷恋。
《大桥风景》苏州展演剧照
如此这般的“大桥人”故事,一次次像海浪冲击着陈捷的心,她执意要打磨好《大桥风景》,给“大桥人”一份慰藉。
在南艺领导、各部门的支持下,《大桥风景》开始创作。俞锋、张凌浩、陈政为出品人,张捷、吕少卿、毛敏为总策划,邓硕、董蓓、王方、金捷任监制,李一峰、张峰圣、苏珊、魏巍任统筹。
全剧主要演员陈峰宁、张树平、张博、熊伟姣、霍圣浩、胡斌慧、辛宜洋、张乐、许耀华、陈柯臻、周艺聪、刘琦炜、张敏佳、张皓天等,或演技成熟圆融,发挥得淋漓尽致;或在校学生出道,表演勇于挑战。他们贡献了这部戏非常优秀的表演,在他们的诠释下,《大桥风景》有着格外层次分明的角色魅力。
《大桥风景》苏州展演剧照
舞美总监盛小鹰,表演指导杨韧嘻,制作人许耀华、杨柳、龚龑龑,编剧组阮晓佳、王延斌、江浩强,文字整理张子佩,灯光设计何异艺,舞美设计邬羽乔,视觉设计周剑,影像设计滕达,原创音乐景宇阳,音效设计冯心韵,服装设计梁又川,形体设计杨祎程,形体指导杨华,执行制作人季晓宇等,也都是具有丰富舞台创作经验的专业人士。
从5月到8月,《大桥风景》没再演出,给了剧本完善的时间。
9月20日下午,《大桥风景》在南艺黑匣子剧场再度上演,为苏州之行热身。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等待,陈捷担心演员长时间的激情消耗,会失去自信。她在复排时,一直强调精气神要拼上去。潜意识里,她始终在保护着大家的自信。
《大桥风景》剧终,演员谢幕
主创与观众互动,剧场秒变星空
“因为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地域标志,也是精神标志,到今天,它更是一种文化标志。”制作人许耀华认为,通过《大桥风景》更好地展现这种功能的转变,无论是剧中影像、曲艺、现场乐队、舞剧等艺术形式的融合,还是对于剧场传统空间物理结构的突破,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旨,也是探索江苏在小剧场空间上的可能性。
苏州展演或成一道“风景”
高铁列车快速地驶向苏州,陈捷、陈峰宁等人的交谈,始终没有离开《大桥风景》。他们看到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时,在利益与尊严面前所有人的不同选择。有的像喜剧,有的像悲情,人生百味从坊间传说流动到了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之中。
这或许就是《大桥风景》引起共鸣的内因所在。
此次展演,北京、上海、江苏、澳门等23家全国优秀院团、知名演出机构走进苏州大道喜剧院、中国昆曲剧院、保利小剧场等7个苏州小剧场,为来自全国的观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本次展演涵盖话剧、戏曲、舞剧、儿童剧、皮影戏等多个剧种,分为“百味人间”“京腔昆韵”“城市记忆”“国潮新声”“幻影人生”“童心逐梦”6大板块。
《大桥风景》跻身其间,也成了一道“风景”。
这道“风景”的奇特之处,是“大桥文物”柳条帽、工作服、“大桥线”公交车票、铆钉、釉面砖、玉兰灯灯罩等半个世纪前的物品,像会说话的宝贝进入观众的视野之中,为不了解大桥历史的外地观众解锁“大桥密码”。
它意味着该剧不只是演给南京观众看的,希望能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对主创者来说,《大桥风景》里截取的生活故事、矛盾冲突,离现实很近,其中的人或生活在泥沼当中,但骨子里还是有纯真的东西,不会轻易妥协。
所以,在舞台写意化的背景下,观众一方面可能很在意演员的细腻表演,另一方面也会思考它会带给自己怎样的感悟;演员一方面在提升自己的表演境界,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塑造人物,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更多的受众。
28日、29日两晚,《大桥风景》将在南京青春剧场举行江苏省优秀小剧场展演。期间还将举办一场专家学术研讨会,为该剧走向精品之路把脉。
横架在奔涌不息的江水之上的南京长江大桥,已不仅仅局限于交通枢纽的功能,她还承载着新中国建设的精神符号。《大桥风景》临近尾声时的“8234”深潜情节,就撼人心魄,让“大桥人”的精神得以升华。
烟火日常的生活来之不易,唯有珍惜,方得始终。这是《大桥风景》留给观众的深深思考。
(《大桥风景》剧组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