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企业人访问“老战士”  “江苏好人”於如桂创业报国激情澎湃
江苏
江苏 > 企业 > 正文

年轻企业人访问“老战士” “江苏好人”於如桂创业报国激情澎湃

喜迎新中国75岁华诞之际,人们对那些在国家各条战线做出突出贡献的耕耘者,心生敬意!日前,国开投资(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样是退伍军人的秦增辉等一行,专程访问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於如桂,致敬退役军人 ,聆听红色故事。

於如桂是一位“60后”的逆袭者,他高中辍学却是南京大学MBA校外导师;退役后抛下“铁饭碗”,辞职“下海”从卖米换醋、倒腾糖酒的小商贩做到南京有名的钢材销售大户。现在的他,还拥有“江苏好人”、江苏省青春创业风云人物、“淮安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

长跑冠军少年,参军后变成二等功伤残战士

於如桂出生在淮安市金湖县的一个农村组合家庭。於父在工厂上班,工作太忙无暇管教家里的“小皮猴”,只能将儿子送到乡下於母家里。在母亲的“改造”下,胆大、喜欢打架的小如贵开始学习养猪、择菜、割稻子;慢慢地坏习惯改掉了,小身板也变得越发健壮了。16岁那年,於如贵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全县中学生运动会,拿下400米、800米、1500米3枚金牌。

於如桂和小朋友走上红色之旅

於如桂和小朋友走上红色之旅

1983年,19岁的他报名参军。1984年7月,表现突出的於如桂被推荐去学习汽车修理技术。计划赶不上变化,没等去汽修所报到,西南边境有了战事,於如桂和战友们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某次战役中,高烧39.5度的於如桂正在输液,听到师首长布置战斗任务,二话没说拔掉输液器,就跟战友们冲了出去。

在返回途中,他被炸弹气浪掀起四米多高,摔得不省人事。战友把他救回山洞,发现他双腿骨折,左臂有弹片,胃被震出了血……於如桂也因此荣立二等功,却因伤致残,战后被评定为三等乙级伤残。

曾经的长跑冠军变成了伤残战士,於如桂并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便会想到当时在战役中牺牲的战友,我尚且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要做他们的眼,好好去感受,好好地活下去。人生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困难组成,我相信总有一个人、一个团队在帮助我,每次我这么想,事情慢慢地开始有转机。”他在采访中说。

血战立功的军人,退役后边“蹭”课边下海经商

1986年4月,於如桂因伤退役,几经辗转分配至乡供销社。供销点人多活少,他便跟着一个杀猪的工人记账。曾经血战立功的军人,而今却只能杀猪。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和惨淡的人生。1989年,供销社系统经营效益不好。为补贴家用,於如桂在休息日把金湖的糯米送到镇江,换些醋回来卖。

“下海”经商渐成风潮后,於如桂停薪留职做起了生意;先后买卖糖酒、化肥等,获得了一些收入,但生意做得并不稳当。有时,几十箱酒赊销给个体批发商,等上门索款时,已人去店空;运回的黑木耳袋子打开时,一路颠簸已成碎末;一袋袋白绵糖经烈日暴晒变成糖水混合物……

於如桂宣讲革命传统故事

於如桂宣讲革命传统故事

“我几乎每天都在挑战,为了适应挑战,我开始不断学习。”1992年,没有高中毕业证的於如桂报名参加河海大学本科自修班。被婉拒后,他申请旁听课程。几年后,竟也拿到了本科文凭。1995年,江苏省宝应县粮食局开办物资回收公司,急需聘任一名总经理,有文化知识又有从商经验的於如桂被选中了。

一年后,公司资产即做到3000多万元。几经磨炼,於如贵在创业路上走得越发稳健。1998年,金湖县华东物资有限公司(江苏爱邦酒业有限公司前身)诞生。2001年,金湖县华东金属有限公司(江苏华东龙江石油制品有限公司前身)孕育而生。2002年,南京爱邦钢铁有限公司(江苏爱邦钢铁有限公司前身)也成立运营。

经过多年的学习拼搏和知识积累,於如桂现在已是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EMBA)硕士、(DBA)博士,担任南京大学EMBA校友会执行秘书长、南京大学MBA研究生校外导师、淮安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被聘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区域改革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做踏实的企业家,不求改变世界只求泛起涟漪

“成功的企业家画像,应该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公司在不断成长,要为员工、社会承担起责任和义务;遵循规则,公序良俗,乡土风情,有家国情怀,有血有肉,有感情,我认为这才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企业家。”於如桂在采访中说。

他自己亦是一直在践行,从20来岁到现在59岁,每天工作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体重常年维持在62.5公斤左右。为员工买房,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热心公益事业,向战友们伸出援助之手。

秦增辉(左)和於如桂交流后留影

秦增辉(左)和於如桂交流后留影

30多年来,於如桂帮助近200名战友走出生活困境。战友吴如银带病回乡,为了让他自力更生,於如桂投入15万元帮他开洗车店,后来吴如银被查出癌症,於如桂又前后花费40万元为其看病。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金湖县交通不便,需坐渡船过河。当县里集资修建金湖大桥时,於如桂几乎拿出全部积蓄。后来,金湖二桥建设、金沟集镇修路等,他也积极捐钱。

在目睹了许多贫困学子的生活和求学环境后,於如桂决心要为他们上得起学,上好学尽自己的一份力,将捐资助学确定为自己的终身信念。34年来,於如桂已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2000万元。他想,每一次帮助,都是改变世界、温暖他人的涟漪。作为一位企业家,可能无法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却可以踏踏实实地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撰文/ 潘瑞凯 徐路平 (被采访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