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苏图“新”“质”敬祖国 | 75载变迁,南京向“新”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强苏图“新”“质”敬祖国 | 75载变迁,南京向“新”

强苏图“新”“质”敬祖国 | 75载变迁,南京向“新”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时光荏苒,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以其辉煌的变迁历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发展的蓬勃活力和深厚底蕴。75年来,南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缩影。

从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胜利解放开始,从第一座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到紫金山实验室全球领先的6G核心技术。南京一直以其创新、拼搏的城市精神,在新中国的发展中,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篇章。

当下的南京紧扣服务支撑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努力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扎扎实实、踏踏实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

经济建设 华丽转身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的经济实力相对薄弱。1952年,南京的生产总值仅为3.9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更是低至155元。

在南京人民锐意进取,不断推动经济建设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南京经济步入快车道,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至34.42亿元,此后更是连创新高。1987年突破百亿元,2000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12年达7306.54亿元,是1978年212倍。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总量实现大跨越。2016年,南京成为全国第11座GDP万亿元城市,2020年,首次跻身全国十强城市行列,2023年,南京的GDP更是达到了17421.40亿元,占全国GDP比重提高到1.3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83015元,居省会城市首位。2012—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7%,

财政实力的增强也是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1949年,南京的财政收入仅为732万元;而到了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增长至1620亿元,累计增长54倍,年均增长15.4%。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南京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生动体现。

产业优化 向新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京工业生产以轻工业品为主导开始起步,1949年工业总产值仅4.81万元。

随后的三十年间,南京工业保持较快增长。1956年,南京无线电厂研制、生产出一种五灯电子管收音机,经南京市民投选,以“熊猫”命名。1987年,以南京无线电厂为主体的熊猫电子集团成立,熊猫电子被誉为“中国民族电子工业的摇篮”,创造了业内的这40多项中国第一,一步步成长为驰誉海内外的著名品牌。

1959年,南京钢铁厂的第一座高炉点火投产,标志着江苏省有了现代高炉。1960年,南京钢铁厂的第一炉合格钢水和第一支钢材相继问世,成为江苏钢铁工业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如今的南钢集团不仅在江苏省内具有重要地位,其产品和服务也覆盖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了一个跨地区、跨国界经营的实业集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1992年后南京大力实施工业“第一方略”,工业进入全新发展期。2012年汽车产量、发电量、水泥产量、原油加工量、粗钢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26倍、12倍、6倍、3倍、39倍。

2023年,南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325.59亿元,智能电网产业营收突破3200亿元,未来产业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8%。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8.4%。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213家。

近些年,南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早早布局,众多创新成果涌现。

今年年初,南京出台了产业强市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聚焦南京“4266”产业体系构建,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

8月30日,总投资约256.52亿元的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南京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该项目的开工也必将加快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带动全市石化产业做优做强,向高端产品链延伸、向高新技术领域进军、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强苏图“新”“质”敬祖国 | 75载变迁,南京向“新”

创新驱动 面向未来

9月14日,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启动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作为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将以南京、苏州为核心承载区,首批确定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先进材料三大产业方向,分别遴选20所左右国内高校参与建设。区域中心将搭建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推动高校与企业“双向奔赴”、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力争通过5年左右努力,打造成为产业应用场景丰富、创新活力活跃、转化机制畅通、创新生态开放的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行示范区。

对于南京这座拥有科创基因的城市,承载着为全国做示范的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中职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迅速恢复并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多所小学、74所普通中学、13所高等学校,到2023年基础教育和中职阶段共有各类学校1735所,在校生119.98万人;在宁普通高校51所(不含部队院校),在校大学生(含在学研究生)100.76万人,每万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量在同类型城市中位列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进展,多次成为“中国最具教育幸福感城市”。

丰富的教育资源,给南京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

强苏图“新”“质”敬祖国 | 75载变迁,南京向“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2023年,南京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4位;中国创新人才指数居全国第6位。

紫金山实验室建立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23家、占全省近四分之三。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3.82%;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36万家;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001.57亿元、发明专利授权量28565件,分别是2012年的6.9倍、6.4倍;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7.1%。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站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新起点上的南京,将继续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通过发力新质生产力,书写出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