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苏图“新”“质”敬祖国 |淮安转身:从“运河之都”到“枢纽新城”!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强苏图“新”“质”敬祖国 |淮安转身:从“运河之都”到“枢纽新城”!

强苏图“新”“质”敬祖国|“未来感”十足!什么是无锡的发展关键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创造了一个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淮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淮安,与中国大运河相伴而生,是鼎盛一时的“运河之都”。75年来,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淮安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十年间,淮安的经济总量跨过三个千亿台阶、实现翻番;近3年GDP年平均增速7.1%,去年在全省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获得第一等次。今年以来,淮安延续了平稳向好发展态势,上半年GDP2586.64亿元,同比增长7.1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

新时代新征程,围绕淮安“十四五”规划中确立的“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的发展目标,正加快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重点打造“7+3”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枢纽新城”:条条坦途上的新机遇

山河无言,岁月有声。金秋时节,俯瞰淮安大地,高速公路纵横交织,宛如条条奔腾的“动脉”;高铁呼啸飞驰,承载着梦想奔向远方;“黄金水道”流淌“黄金效益”,重大项目循水而来、滨河而居……

得益于水运优势,淮安自古享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盛誉,随着时代的变迁,漕运的地位逐渐被铁路和公路所取代,淮安选择适时而变,再度崛起。

1978年前,淮安境内仅有徐淮、淮沭新等屈指可数的几条干线公路,县乡道路也较为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淮安统筹发展“公铁水空管”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1998年,新淮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淮安“地无寸铁”的历史;2000年,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江段建成通车;2010年,淮安涟水机场成功首航……

近年来,淮安更是将交通枢纽建设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徐宿淮盐、连淮扬镇、宁淮城际三条高铁将在淮安交汇贯通;沂淮、沿淮、淮泰铁路建设提上日程;江苏第四座航空货运枢纽——淮安航空货运枢纽,打通了江苏东部航空枢纽和西部门户枢纽的空中运输走廊,夯实其长三角北部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地位;“123出行交通圈”“123快货物流圈”加速成型……一座流量超大、名副其实的“枢纽新城”已成生动现实。

优越的区位优势促成更低的物流成本。总投资202亿元的中天精品钢帘线项目选择落户淮安,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实现从常州总部到淮安基地“码头到码头、车间到车间”的水运通达,物流成本降低80%。

不仅是中天钢铁,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

数年间,全球第一大线路板生产基地——庆鼎精密电子、全国最大的LED外延片及芯片生产基地——澳洋顺昌光电、全球风电齿轮传动领域领军企业——南高齿、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等产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淮安。

2023年,淮安“7+3”产业集群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78.1%,今年上半年集群产值同比增长15%,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78.6%。

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淮安将培育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四个千亿级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实现翻番,加快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长三角北部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回溯历史,解放初期,淮安仅有3家随军工厂,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办工业、兴企业。改革开放后,淮安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清拖、淮钢、利民牙膏、清江石化、辉煌太阳能等一批明星企业和名牌产品,吸引了正大、韩泰等国际资本,冶金、烟草、化工、机械等支柱产业初具规模。时至今日,淮安天地间,旧貌已换新颜。

“绿色淮安”:城市的最美底色

“绿色高地”,这是“运河之都”在新时代锚定的“新航向”。

淮安地处江苏“美丽中轴”和“绿心地带”,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有着优越的生态本底,境内1/4是水域、1/5是森林、1/10是湿地,这既是淮安的最大资源,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底色。

建国以来,里运河的变化便是淮安向绿而行的生动缩影。

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淮安地段的里运河于1959年被裁弯取直,卸下“水运”之职,成为一条内城河。2001年里运河大规模整治,拆除沿线100多座码头及数万平方米的低矮建筑,清理河道内淤泥、废弃船舶。

近几年,淮安按国家AAAA级标准对里运河进行全新设计,打造“名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乡”,2002年修建大运河文化广场,复建中洲岛清江浦楼,重修河下镇御码头。修缮的“康熙运河水上游”游览线,起于市区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止于楚州河下古镇,总长13公里,囊括清江大闸、御码头等10多个旅游景点。河两旁修葺淮扬菜美食仿古街,沿岸民居错落,杨柳依依,一派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

眼下,千年运河之畔,淮安的绿色新动能迸发。

在能源体系上,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持续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在产业结构上,电子信息、食品等含绿量高的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大关;在企业布局上,积极探索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科学布局一批“绿岛”;此外,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成为淮安绿色制造体系的重要亮点。

在淮安“7+3”先进制造业布局中,以天合光能、捷泰、阿特斯为代表的“新三样”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有到优,成为淮安追“新”逐“绿”的现实写照。

其中,天合光能投资300亿元布局全国最大的硅片电池组件一体化制造基地,预计2026年底产值突破600亿元,同时吸引集聚一批产业链企业,有望很快打造成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十四五”期间,淮安市将成为全省光伏电池集聚发展的重要生产基地。

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从2022年7月项目签约,到今年5月一期投产,再到7月26日二期点火,巨石与淮安携手同行,向“绿”奔跑。这座全球唯一的零碳工厂全部采用绿电生产,配套建设风力发电工程,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

去年,淮安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数量苏北第一;生态质量指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93.4%、苏北第一。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因绿而美的“运河之都”奔跑入现代化建设的春天。

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建国以来,包容睿智、义利兼顾、敢为天下先的淮商群体,深刻影响和塑造了淮安的城市气质与文化内核,为淮安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日,淮安更是将厚重的人文积淀转化为对人民的敬意。

今年1月,淮安在人大会议上明确每年7月5日为“淮安企业家日”。至此,淮安已成为省内8个设立企业家日的设区市之一,也是第3个以立法形式确立企业家日的城市。

不仅如此,淮安已连续四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邀请年度经济人物坐主席台、站C位,定期召开党政亲商会。

在这里,企业和企业家可以享受到“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

总投资超百亿的淮安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仅用20分钟就办理了营业执照和5枚印章;淮安中天钢铁精品钢帘线项目,最短时间完成“五证联发”,仅用100天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开工建设,比正常时间缩短近一半;天合光能项目一期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32天,从开工到首片组件产品下线仅用时156天,创造了天合光能集团同类项目的最快速度。

淮安不仅宜业,更宜居。

长期以来,“为民造福”正是淮安追求的“最大政绩”。淮安在认真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过程中,既推进好县中振兴、医疗卫生、“不淹不涝”城市建设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又解决好城乡环境改善、物业服务管理等群众身边小事,努力让“幸福平安、就在淮安”可观可感,触手可及。

生活多彩,精神丰盈。走进吴承恩故居旁的淮安书房,咖啡香与书卷气扑面而来,像这样的书房,淮安有数百个,遍布城乡;涟水县淮剧团每年“送戏下乡”百余场;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板闸遗址公园等一批公共文化空间成为新晋“打卡点”;淮安马拉松上,万名参赛者迈着有力的步伐,跑向升起的朝阳。

淮安民本之脉,在于精神、在于传承。周恩来故居、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等,一座座地标串联起这座城市的精神图谱。

路标指引,走得再远也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穿越时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已融入淮安血脉,更为宏大的“淮安理想”正拥抱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