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共赴金秋之约 同启科创未来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江苏宜兴:共赴金秋之约 同启科创未来

金秋之约,如约而至。10月18日,2024中国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在宜兴保利大剧院拉开帷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科学院院士祝世宁,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京东集团副总裁孙志祥,宜兴友城日本常滑市市长伊藤辰矢,韩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金根模,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校友总会副会长吉俊民等嘉宾领导,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代表,来自国内知名企业、协会等500多位各界嘉宾相聚宜兴,在这片充满机遇与诚意的热土上,寻商机、觅合作、赢未来。宜兴市四套班子领导胡小坚、许伟英、周中平、沈晓红等出席开幕式。

宜兴作为苏南模式发祥地之一、长三角经济圈重要一员,经济土壤优渥、产业基础厚实,发展步伐始终稳健有力,特别是近年来,大踏步跟上科创潮流、根本性重构产业集群,全面加快绿色转型、开放融合步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基础和要素支撑。

当下,金秋送爽,这座科、产、城、人相融的希望之城又结出怎样的发展硕果?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

共赴金秋之约,对于宜兴而言,既是对过往的致敬,又是为未来的承诺。开幕式上,宜兴市委书记、市长胡小坚对秋洽会有着这样生动的描述:

一年一度的秋洽会,是宜兴对外开放的“一扇窗口”。从1993年开始,宜兴已连续举办31届秋洽会,31年来,在宜投资外企超2000家、遍及65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使用外资超百亿美元,进出口总额翻了40倍,其中约86%的外企、90%的外资、30%的外贸都来自秋洽会的带动和引进。

一年一度的秋洽会,是宜兴创新转型的“一台引擎”。31年来,一批批优质项目、合作平台、前沿人才、先进技术、金融资本纷至沓来,近3年搭建科创载体20多个,引育省双创人才、无锡太湖人才近百名。

一年一度的秋洽会,是互惠共赢的“一场盛宴”。落户宜兴的企业和项目,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壮大,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通过秋洽会,已培育近100家无锡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超200家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超50家高新技术企业。

如今,2024年的金秋已至,宜兴再次迎来一个收获的季节。

开幕式上,康美产业园、中车功率器件产业园、先进玻璃产业园、银发经济智造园、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园、低空经济产业园、先进电力装备产业园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授牌。

新加坡(宜兴)国际绿色创新产业园、韩国(宜兴)国际合作产业园、欧洲(宜兴)低空经济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挂牌。

第九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健康医疗全球总决赛颁奖。

中宜金大—任洪强院士工作站、雅克科技—朱为宏院士工作站、江南米道—陈君石院士工作站等院士工作站挂牌。

国际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示范基地发起成立。

开源芯片宜兴研究院、弗劳恩霍夫直流工业先导实验室、宜兴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揭牌。

宜兴市产业发展基金启动新设。

一大批优质项目集中意向签约,涵盖科技创新、生命健康、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将为宜兴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今日宜兴,希望无限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千年陶都宜兴是一片泥土与火焰交织的神奇之地。这座城市因五色土而美,紫砂、青瓷、均陶、彩陶、精陶誉满中外。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今日的宜兴,已远不止是一座山明水秀、文脉绵延的千年陶都,更是一座山、氿、城相依,科、产、城、人相融的希望之城。

正如市委书记、市长胡小坚所言,“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宜兴在‘文化立市、生态兴市、产业强市’的道路上,激流勇进、奔腾不息、书写新篇。”

宜兴的文化底蕴历久弥新,正在不断焕发新生机。近年来,宜兴深度挖掘文化这座富矿,以文兴业、以文塑旅、以文铸城的效应加速显现,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宜兴实践步履铿锵。

宜兴的生态底色焕然一新,正在不断彰显新内涵。宜兴践行“两山”理论、厚植绿色基底,推动水、气质量创出近年来最好水平,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成为全国唯一县域GEP、GDP“双料十强”的县市。

宜兴的经济发展破旧立新,正在不断积蓄新动能。依托“全国十强县”的厚实基础,宜兴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科创引领、产业强市、开放融合,创新驱动成为宜兴最强劲的引擎、产业转型成为宜兴最显著的标志、开放发展成为宜兴最响亮的号角。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创新为王”的时代,宜兴有着积极的实践和坚定的信心。

去年推出的《宜兴市创新型企业“育强攀高”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型企业培育的时间表、路线图:到2025年,全市创新型企业集群蔚然成势,企业数量、规模、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实现明显跃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2800家、1200家……

打造优质创新生态,大院大所是重要发力点。在环科园,曲久辉院士工作站、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等一批优质平台已顺利运作多年;在经开区,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德融实验室、清华希捷工业CT实验室,以及一批工程技术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为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输入“多元黄金动能”。

如今,宜兴已推动超95%的规上工业企业与大院大所“联姻”,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200个,居全省前列。

驰而不息,千年陶都正求得时代新解。

产业高地,开启未来

今日的宜兴,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的态势尽显,“3+3+N” 现代产业集群攀高逐新。

目前,宜兴集成电路产业以材料为基本盘,以中环领先大直径硅片、中车时代IGBT芯片、湖畔光芯新型显示等重大项目建设为支撑点,正在全力打造华东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集成电路材料产业集群。

新能源产业已形成光伏、风电、核电、氢能与储能等门类相对齐全的产业体系,眼下,天华新能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尽快投产,氢枫能源也在推进建设之中。

生命健康产业已搭建起3个特色产业园区、近50万平方米科创载体、上千名高端专业人才队伍、近50亿元产业基金规模与42家高校院所全面合作的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推动总投资超500亿元的近80个项目落地,产业规模三年翻两番……

面向未来,合成生物、氢能储能、低空经济、第三代半导体、元宇宙、高端膜材料、通用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亦在阵中。

如今,2024年的宜兴秋洽会上,无论是涵盖科技创新、生命健康、先进制造等多个领域的优质项目,还是最新的产学研一体化成果,以及国际化的创新平台,将为宜兴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面向未来,胡小坚还有着这样的期待:

宜兴将倍加珍惜“秋”天的果实,用心用情提供全方位保障,群策群力提供系统性支撑,善始善终提供全周期服务,共同把成果落地好、推进好、转化好,多出成效、多结硕果、多促发展。

将持续拓展“洽”谈的空间,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面向全球的经贸网络,打造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开拓产业强市的广阔商机,与各路资本、各方英才共洽合作、共创未来。

将更好彰显“会”友的真诚,做强300万平方米的创新载体、50个特色产业园区、近600亿元的产业基金,打造更加省心的政务环境、更加暖心的政策环境、更加放心的市场环境、更加安心的法治环境,与新老朋友携手合作、并肩前行,在产业的蓝海乘风破浪,在时代的风口振翅高飞,共同筑梦、追梦、圆梦。

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宜兴的明天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