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万里锦绣。10月18日,以“开放共享 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4江阴经贸合作洽谈会召开。来自海内外的数百名嘉宾和客商齐聚江阴,畅叙友情、畅谈合作、畅想未来。
当下,面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新要求,“科创江阴”以“345”现代产业集群为支点,奋力前行。
于此,传统产业全面焕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起势、未来产业全面布局,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成为全省县级市唯一制造强省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众多“大国重器”上都刻下了“江阴制造”的光荣印记。
产业转型正奋进,创新动能正澎湃,开放包容正当时,这便是今日江阴。
科创江阴,动能澎湃
9月10日,江南大学江阴霞客湾校区启用暨霞客湾科学城共建签约活动举行,这是锡澄一体化的重要成果,是江阴“南征”战略的重大突破,也是江阴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将为江阴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高校支撑力。
创新动能正澎湃,这就是江阴。
当下,江阴正立志让“科创江阴”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最美图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力,金融活水持续浇灌创新沃土,“一湾一谷一区一港”科创格局全面拉开,“霞客之光”揭榜挂帅攻关计划成果丰硕,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南大学江阴校区双星闪耀,各类人才在江阴享有备受礼遇的荣誉感、舒适便利的获得感、才尽其用的成就感。
当创新热潮在此升腾,更明朗的产业前景也在打开。
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素来有着厚实的“家底”。高端纺织服装、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三大集群,成为主导江阴经济航向的三块千亿级的“压舱石”。随着时代演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又成为江阴赢得未来的希望“火种”。
今年以来,江阴向新的步履不停,重量级项目接续上马。
1月初,江阴121未来产业园一期开园,设有研发孵化、医工转化、检验检测、法规咨询四大服务功能板块,以及免疫及分子诊断研发与中试服务、动物实验中心、分子设计公共测试等五大专业平台,为入驻的企业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一座“高配版药谷”在江阴高新区的发展蓝图上铺开。
3月,总投资5.8亿元的双良绿电智能制氢装备项目开工,建成后预计年产绿电制氢装备700台套,技术水平在国际大型碱性电解槽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8月1日,金顶中国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在江阴举行,为江阴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注入新动能。仅仅一周后,韩国特西氪公司总部及半导体设备项目亦落户江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伴随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优质项目持续上新,一场针对新质生产力的“大开发”正在江阴大地上掀起。
开放经济,提质增效
继年初1000万美元利润转增资实缴到位后,阿法拉伐(江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明年将再增资1000万美元,届时,注册资本将达到7350万美元。从1994年首度相逢的“新朋”到结下30年深厚情谊的“老友”,阿法拉伐大手笔“加码”的背后,是“江阴引力”持续释放形成的吸引外资“强磁场”。
一组数据可以更直观地展现:今年以来江阴实际利用外资再创历史新高,1-8月达11.6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在全省同类县市中保持领先;新增外商投资项目44个,其中投资总额超亿美元项目5个。
当下,“江阴引力”的“开放底色”愈发浓郁。
去年以来,现有外资企业不断增资扩股,比利时贝卡尔特集团继续投资建设 AC 精细连线项目,瑞典蒙特集团投资建设亚太制造基地,以及瑞士安姆科亚太现代包装产业园“三总部三基地”项目正式签约。
新外资项目持续落地,英国金顶、联合丽華、韩国特西氪半导体、法国法电等12个新项目相继签约落地。
百亿级重大项目吸引大量海外投资,长电微电子的晶圆级微系统集成高端制造项目、远景动力的高储能高安全软包装智能电池项目、前晨汽车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车项目、盛合晶微的三维多芯片集成封装项目等4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级重点外资项目。
长江之畔何以形成源源不断的“江阴引力”?一方面得益于江阴扎实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则因为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江阴全方位营造公平、法治化的创业环境以及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大力实施外资企业总部化基地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真金白银的奖励支持外资企业在澄增资扩能、研发创新和利润再投资。同时,持续深化外籍人士来澄便利化措施,重点打造外籍人士出入境、支付、经商工作、居住出行、消费、教育医疗等六大便利化场景,切实提升来澄外籍人士体验,倾力打造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
引进来,更要走出去。如今,本地企业加速布局全球已成鲜明的“江阴态势”。今年1—7月,江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990.64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出口664.64亿元,增长12.28%;进口326亿元,增长11.14%。
内畅外联,创新包容,“开放江阴”已然腾飞。
以人为本,幸福加码
纵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人民”二字出现高达46次,“民之所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心所望,亦是江阴所向。
从万众热盼到呼啸开通,从江阴外滩站的人头攒动到三阳广场站的“一位难求”,从连通长江太湖到激活沿线文商旅产业,于年初开通的无锡首条市域轨交线——S1线赢得如潮好评。
从滨江风景区一路打卡到江阴市中心,适园、兴国园、朝宗门“收入囊中”,在中山公园站附近人民路步行街、澄江福地购一盒马蹄酥,到南门站忠义街、八佰伴商圈感受江阴文脉,再到锡澄运河公园一览风景,S1线串联起江阴群众的幸福点滴。
今日的江阴,正在“产城人”共生共荣中生动诠释“何为江南”,并点亮每个江阴人的脸庞。
作为“霞客故里”,厚重的江南文脉是江阴发展人文经济的重要底气。
目前,江阴有各级非遗125项。百项非遗文化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时代征途。6月8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阴市主题活动在徐霞客故居举行,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沉浸式体验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让大家近距离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作为“民乐之乡”,美妙的口琴旋律向世界展示着江阴的文化自信。
8月9号晚,华西村文体活动中心内,琴声悠扬。第十四届亚太口琴艺术周开幕。当日,《江阴畅想》《梦东方》口琴曲首发,演绎出江南水乡独特韵味。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口琴盛会,亚太口琴艺术周携手江阴并非偶然:江阴全市共有6家口琴制造企业,产量占全球份额近80%。
以音乐为引,江阴愈显灵动;以体育为翼,江阴更显活力。
“霞客故里 品味长江”2024海澜之家江阴半程马拉松的赛道,贯穿了江阴“八公里沿江、十公里运河”的城市生态T台路线,串联起江阴沿长江公园的自然文化风貌与沿锡澄运河保有厚重底蕴近代工业遗迹的生态绿色长廊,展现江阴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交相辉映的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风情。
在这里,能欣赏到长河落日的辽阔壮美,能徜徉于东方威尼斯的璀璨灯火,能漫步在长泾老街的青石小道、感受江南雨巷的丝竹悠扬,能体会到“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的商贸之胜和品尝到“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味蕾之鲜,能享受到连创全省第一的“澄心办·办澄事”营商环境,让海内外客商都能感受到“来了就是江阴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林林总总,高质量的人文精彩正汇聚江阴。就是这里,令人向往,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