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溧水区:深化为老助餐 办好为老“食”事
江苏
江苏 > 南京 > 正文
站内

南京市溧水区:深化为老助餐 办好为老“食”事

今年以来,南京市溧水区深化为老助餐提升,着力打造“餐饮中心+助餐点+配送队伍”三位一体的“设施布局+服务网络”老年人助餐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形式多样的为老助餐服务,切实增强全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溧水区民政局、镇(街)、村(社)三级共同推进,充分利用养老服务设施、存量资产、社会餐饮资源等,增强为老助餐服务供给。全区已建立中心厨房8家,自建厨房助餐点83家,同时向自然村(小区)延伸,在提供定点配餐的同时,为特殊困难老人开展送餐服务,每日送餐量约500份。其中,永阳街道工农兵社区通过中心厨房,实施“物业+养老+助餐”模式,创新送餐方式。

针对为老助餐点资金运作难题,溧水区创新多元筹资机制,推广“区域配餐+市场”为老助餐模式,提升运营企业自我供血能力。永阳街道恒大和戴家社区食堂等2个“社区食堂”发挥小区配套社区公共设施,采取阵地换服务等方式,开办社区级综合性食堂,已满足日助餐量约90人,同时主城区利用多禾馅饼、鑫源、万家灯火等餐饮企业资源,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鸿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洪蓝街道站点)为老助餐点正在逐步转型“全龄友好”食堂,提升服务品质、拓展市场能力。

为提升助餐服务覆盖率,溧水区加大养老互助睦邻点建设力度,目前已建成11个,以互助为主,中心厨房、社区食堂或餐饮企业配送为辅,延伸助餐服务。白马镇大树下村成立“爱心送餐队”,切实打通为老助餐“最后一百米”。洪蓝街道山南自然村探索“慈善+助餐”模式,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设立“一元”早餐,每卖出一份,捐赠10%给慈善工作站。

针对部分助餐点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溧水区试点将为老助餐点打造为群众议事、文化娱乐的资源共享室,截至目前,163家为老助餐点中有136家具备文化娱乐和群众议事功能,既能解决老人吃饭难问题,又能给老百姓提供议事娱乐场所。特别是白马镇白龙村为老助餐点作为“交邮快供”点,深受老百姓欢迎。

溧水区民政局表示,已制定养老服务机构星级食堂评定实施办法,绕为老助餐点主体责任、服务资质、原料控制、食品留样等12个方面,持续评定,提升服务质效。并推行人脸识别、“刷脸吃饭”及NFC芯片识别等技术,加强服务监管。目前全区正在4个为老助餐点进行试点“刷脸吃饭”,NFC芯片信息绑定过程中。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