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蓝海!扬州生态科技新城讲述四个“融合”故事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拥抱新蓝海!扬州生态科技新城讲述四个“融合”故事

图片

10月31日,扬州市举行“实干争先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州新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科技新城专场,生态科技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学峰等负责人发布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聚焦四个“融合”

十年来,新城实现了GDP年均增长7.3%,创成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区、省级高新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等一系列“金招牌”,为全市发展贡献力量。

用一组数据印证新城的实力:先后投入近120亿元实施生态治理,构建全域绿色公共空间超700万方;建成科创载体100多万方,组建12支70亿科创基金集群,高企数较2015年“翻一番”,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较2020年增长5倍;累计投入约400亿元,规划建设万福大桥、高铁东站、国际人才公寓等重大项目300多个……

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发布会上,王学峰用4个“融合”分享了新城下一步的工作,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科城融合“新高地”。力争2-3年全区科创产值“翻一番”,打造2-3个具有长三角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园区。力争2-3年新增招引科技型企业突破300家、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涌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二是推进园区“二次创业”,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紧扣一个“强”字抓产业。力争3-5年“2+2+N”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向500亿元进军。围绕高铁站前区“一心、两轴、双廊、七片区”发展蓝图,积极承接“大交通、大商务、大科创”溢出功能,对标“新城市中心”抓项目,打造一批高品质科创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和未来社区。

三是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绿城融合“新示范”。紧扣一个“火”字抓文旅。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建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推进月光米、自在岛枇杷庄园等农业项目,吸引更多“新农人”返乡创业,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力攻坚大气减排、扬尘管控、秸秆禁烧等工作,建成高家圩河、严桥河等6条幸福河湖,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最后是兜牢民生福祉底线,打造城乡融合“新模式”。紧扣一个“惠”字抓民生实事。聚焦“一老一小一困”,推动民生基础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下沉,深化与育才、树人、苏北等结对协作,全面提升教育和健康服务水平。对标省级市场,建设新城人力资源市场,满足居民就业需求。

逐浪低空经济新蓝海

拥抱新蓝海!扬州生态科技新城讲述四个“融合”故事

锚定“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定位,新城实施“165”科创专项行动,即以建设“1个”扬州市域科创中心为引领,一手抓“6”大科创平台建设,一手抓“5”大科技园区提升。3年新增科技型企业300家、国家高企100家,成为扬州对接长三角创新要素的枢纽地、中转站。

“上周南京禄口机场至扬州软件园临时起降点航线试航成功,这也是扬州首次市际低空载客航线试飞,”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璟现场表示,“不仅为扬州对外的低空交通链接开启了新的篇章,更为生态科技新城发展‘低空经济’产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扬州航空产业链是扬州“613”产业体系首群首链,已形成一定基础和特色,新城围绕航空产业、低空经济产业与航空工业集团、电子科大、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等单位形成密切合作,集聚“一所二院一室一中心”为发展航空产业、低空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产业支撑。

作为新城五大科技园区之一的华东航空谷,是扬州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的策源地,包括80万方科研院所、研发总部和400亩低空经济产业园。集聚链上企业超50家,航空产业产值突破100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航空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地。

围绕低空应用场景建设,新城作为全市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先行示范区,新城在低空经济产业场景应用方面先行先试,围绕低空+政务、低空+文旅、低空+物流,推动7个应用场景落地,可负重8吨的“楼宇上的”直升机停机坪建成投用,规划建设临时起降点。

新城成立华东航空谷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华东航空谷建设、运营、管理;同时牵头负责新城的低空经济产业的产业规划、基建建设协调、产业项目招引培育等工作,专班化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打造以低空应用、低空信息服务和低空核心装备制造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在低空信息服务方面,中国移动全市首个 5G-A 基站已在新城建设完成,支持各类市级低空平台、指挥部在新城集聚,形成扬州低空经济的“大脑”,率先示范、以全空间无人体系为指导,规划建设低空各类基础设施和网络。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已经选址落户新城。

下一步,新城将以华东航空谷为龙头,以航空科技扬州实验室为创新引擎,以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为人才基地,打造特色低空经济生态,在新城七河八岛等地区为先行先试,充分借助独特的水陆资源优势,打造具备“水域+低空特色”的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