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GDP守住前10,南京四季度全力冲刺中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前三季度GDP守住前10,南京四季度全力冲刺中

前三季度,南京持续稳健前行。

10月28日,“南京统计”发布了前三季度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24.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

从一季度的3.8%到上半年的4.4%,再到前三季度的4.4%,透过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南京经济发展长期之“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需求平稳增长,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正如10月25日召开的南京市委常委会暨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在总结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成绩所说,“今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开稳走、逐季改善”态势,进入三季度,先行指标较快回升,重点行业预期向好,新增长点持续培育,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断累积。”

从全国来看,南京以13124.43亿元的经济总量,守住了十强位次,但对南京来说,要站稳GDP十强也并非易事。

十强之后,宁波以11817.3亿元的经济总量进一步逼近南京,GDP增速达到5.3%,比南京高出0.9个百分点,与南京的经济差距也由去年同期886亿元缩小至今年的480亿元。

距年终收官已不足70天,南京进入冲刺全年发展目标的关键阶段。

会上,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指出,南京必须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加压奋进,全力打好四季度攻坚战,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提高对全国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工业向“稳”

工业“底盘”扎实,稳固实体经济根基。

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石化、钢铁四大支柱产业,至今仍是南京经济“基本盘”。

今年以来,南京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持企业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促进工业基本盘潜能有效释放,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产业累计增速达8.4%,“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不仅支柱产业“马步”稳,南京高技术制造业的“特长”也很多。前三季度,光纤、光学仪器、电工仪器仪表、服务器等新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83.1%、130.4%、91.3%、89.2%。数据增长背后正是南京工业产业含“新”量的不断提升。

抓经济运行,核心是产业,关键在项目,重大项目则是挑起经济社会发展大梁的重要支撑。

10月10日,南京召开全市重大项目推进会,动员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只争朝夕、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做好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1—9月,南京56个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13亿元,达年度计划的84.5%,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全部开工。450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27.3亿元、达年度计划的84.1%,计划新开工项目实现应开尽开,力争开工项目已开工3个。

阿里巴巴江苏总部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恒立智能电动控制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已全部封顶,金陵石化高端日化品项目、南京北站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南瑞继保二期项目全面封顶,江苏华天先进封测项目部分投产,小米集团华东总部正式启用,开市客南京首店开业……一批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正在南京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幅幅“规划图”逐渐变成“实景图”。

在冲刺全年经济目标的关键期,南京召开这场关键会议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咬定全年目标任务,加力提速项目落地,推动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为南京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消费向“新”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1.39亿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31.82亿元,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01.22亿元,同比增长5.4%。

不难看出,服务业依然是南京发展的主引擎。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较上半年提升0.8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重点行业增势较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两个行业增速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分别增长7.4%、3.2%。

当前,南京正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做强做优现代金融、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截至今年9月,全市累计有62家企业园区被认定为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单位。

作为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消费是拉动增长“马力”十足的引擎,也值得关注。

事实上,在消费这个扩大有效需求的关键环节上,南京一直稳定输出。今年前三季度,南京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7.75亿元,同比增长3.3%。

线上消费增长较好,9月当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4%;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7%。

为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南京印发了《南京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整合20亿元左右财政资金支持,支持汽车、家电、家装家居、电动自行车等9个方面消费品以旧换新。

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前三季度,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9月份,限上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0.2%、47.4%、15.4%。

抓住消费品以旧换新带来的消费扩容新机会,更好发挥扩大有效需求的牵引带动作用,激活消费的“一池春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10月30日,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专题调研促进消费和贸易业稳增长工作。她强调,要更大力度推动促消费政策落实,把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演出经济、夜间经济等,持续提升经济活跃度和市场景气度。

全力冲刺

一般而言,四季度是生产和消费旺季,在全年经济总盘子中占比高。冲刺四季度,必须找准靶心、精准发力、攻坚突破。

当下,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央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现在距离年底仅剩60多天,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首先要聚焦用好用足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为此,南京出台了《南京市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措施》(简称“稳增长30条”),共包括8个方面30条内容,涉及政策点140余个。8个方面具体为:更大力度提振消费、多措并举扩大投资、扎实有效稳定外需、深入推进产业强市、做优做强创新引擎、精准服务经营主体、加力增进民生福祉、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在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时,韩立明强调,要聚焦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系统性承接和穿透式落实,把工作具体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

同时也明确了几项重点:全力攻坚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全面加强企业走访服务,激发重点产业和百强企业增长动力,加快培育新增长点;

全力攻坚服务业重点行业提质扩量,巩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现代物流等增长势头,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平台经济、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力攻坚有效投入挖潜增效,加快产业、基础设施、城建、房地产等各类项目投入进度,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更大力度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全力攻坚消费流量畅通转化,深化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促进首发经济、演出经济、夜间经济等业态发展,持续挖掘养老托育、以旧换新等消费潜力,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全力攻坚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和场景招商,更大力度招引大体量制造业项目和标志性总部、未来产业项目。

以上几个重点,包括了房地产、投资、消费等政策的落实,而这几项也正是当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发力点。

10月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频频到基层调研,充分释放了要增强拼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决战已至,锚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南京快速反应、全力对接、顶格作为,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全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