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梁平|话剧《西去东来》:人人都可以成为时代的主角,尽尝人间滋味
江苏
江苏 > 南京 > 正文

特稿·梁平|话剧《西去东来》:人人都可以成为时代的主角,尽尝人间滋味

引言

“老字号”以艺术的面孔与观众见面,前有《大宅门》,后有《西去东来》。所不同的是,前者在荧屏,后者在舞台。

《西去东来》被称之为“中国非遗主题史诗话剧”,继10月底在南京成功公演之后移师扬州,11月1日晚在扬州运河大剧院亮相。这台追溯“东来顺”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从1903年到2023年时间跨度长达120年的舞台剧,将目光投向了民族品牌,在精神内核上与当下重建民族自信、关注食品安全的心态高度共振。

《西去东来》开场场景

《西去东来》开场场景

演出开始前一个多小时,剧中饰演“东来顺”创始人丁德山的“老戏骨”刘佩琦,就小心翼翼地穿戴好了长袍马褂,背着手在后台“晃悠”起来,嘴里念念有词。

这个时段,行头上身酝酿情绪的不止他一人。

化妆间里,刘流、句号、杨九郎、杨树林、刘园媛、王乾越等四五十位演员已整装待发。他们渴望在不同地域的舞台上,去寻找一个可以安放身心的地方,演绎一杯一盏一涮一烫之间的时代变迁。

东来顺集团的两位代表抬着一个做工细腻的大蛋糕,走进化妆间,要在剧终后犒劳大家。2023年秋,《西去东来》应运而生在京首演。后蛰伏一年精心打磨,如今开始全国巡演。

暖心的蛋糕

暖心的蛋糕

看着就让人暖心的蛋糕,颇具象征意义,它以润物细无声的迹象预示饮食行业的巨大变化,而《西去东来》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趋势。

对观众来说,《西去东来》生动地诠释了无论什么时代民族品牌都是最值得依靠也最值得为之奋斗,有了对民族品牌的尊重,也就维护住了中华文明的底线。

《西去东来》由北京东来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和北京日光同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

从春晚导演到话剧导演的蜕变

《西去东来》熟谙戏剧的架构,在一个个让人过目难忘的场景、一段段让人笑中含泪的台词背后,更多的是清晰且具体的时代记忆。

总导演郎昆声名鹊起于央视春晚,他曾执掌过1991年、1994年、2005年、2006、2009年等多届春晚帅印,从2014年开始到2020年间,陆续担任过7届春晚的艺术总监,对春晚的突破与创新与日俱增,舞台的驾驭能力已达到“沉浸式”的境界。

刘佩琦《西去东来》定妆照

刘佩琦《西去东来》定妆照

开场,刘佩琦饰演的人物亮相,气场十足

开场,刘佩琦饰演的人物亮相,气场十足

早在15年前,郎昆就在艺术上拓宽了赛道,那年他执导了歌剧《托斯卡》,2023年,他又执导了舞剧《金陵十三钗》。《西去东来》是他的又一部封神之作。

郎昆的微信号昵称“郎昆19131”,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没有人知晓。我也曾试探着表达好奇,但他笑而未答。不过,他对数字的敏感难以掩饰。

《西去东来》从序幕、一幕、二幕、三幕至尾声,共使用12块LED来展示不同的时代风貌,以及在时代巨轮中“东来顺”这家饭庄命运的波澜起伏。不过,大屏除了烘托剧情的影像之外,出现的文字仅限于提示年代。

全剧采取线性叙事方式,从1912年、1925年、1945年、1949年直至2023年进行串联,脉络清晰,使观众能够感悟到“东来顺”的发展史,也是时代的发展史。

又是数字。时间是流动的,也是最恣意的。

《西去东来》剧照

《西去东来》剧照

郎昆的凝聚力很强,他团结了一大批社会贤达创作《西去东来》。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院长张和平任艺术总监,著名策划人、制片人黄诚坚和孟黎仁任总策划,著名编剧刘恒担任文学顾问,著名编剧束焕任剧本监制,资深喜剧编剧孙昊宇担任编剧,优秀青年导演闫锐执导,还有著名舞美设计尚天宝、作曲家王备、制作人吴畏等加盟,可谓群英荟萃。

其实,2011年的时候,郎昆身体有恙,在中日友好医院做过一次不小的手术。按说这是个解甲归田的契机,毕竟早已做到了职业的天花板,可以离开,换一种闲适生活,定位新的人生可能。

然而,郎昆没有止步。某种程度上,也只有光影世界能够给他带来生活的意义。同时,这条路也符合时代的脉搏,一个在艺术上孜孜以求的人,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一生的故事。

《西去东来》剧照

《西去东来》剧照

郎昆认为,“回归传统”和“匠人精神”近年来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以“东来顺”作为创作的故事原型,在艺术化展现中国优秀传统和“匠人精神”就具有题材上的优势。“今天我们用话剧的方式,讲好这个跟中国老百姓‘心贴着心’的故事,本身就是在用踏踏实实的努力,实现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是一种对于文艺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一次探索。”

从“老戏骨”到新生代的传承

《西去东来》的舞台上,亮如白昼镁光灯聚焦定格“东来顺”饭庄,观众们屏住呼吸,穿越时空,寻觅120年前的那一幕幕怦然心动的场景。

从1903年的一个小摊位,到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蓬勃发展,“东来顺”靠着一锅清汤和优质的羊肉,靠着“有事儿您说话”的服务态度创下了四海皆知的“清真第一涮”招牌。

《西去东来》剧照

《西去东来》剧照

时间倒回到1912年初春,宣统帝退位,“东来顺”开业的大幕徐徐开启。仅就场景而言,它与北京人艺的《茶馆》有几分相似,但时代背景、情节内容迥异。

接踵而来“东来顺”的客人熙熙攘攘。丁德山、马悦莲、丁母、二春、陆掌柜、陈掌柜、魏太监等一众食客、伙计,操着各种京腔京调,先后登台亮相,把观众带入遥远的年代。

天有不测风云。原本“东来顺”大喜之日,却被一场大火包围,三层楼的饭庄付之一炬,化为灰烬。丁家人原本平静的生活源泉被斩断了。

大火吞噬了“东来顺”,却吞噬不了丁德山永不泯灭的心。

落魄至极的丁德山没有倒下,没有气馁,而是在废墟上扯起了粥棚,继续叫卖稀粥、米饭、花卷……他说:“我丁德山向各位债主做个承诺,饭店没了,可是摊位还在!借大家的钱,我会一分不少地还给大家。”

《西去东来》剧照

《西去东来》剧照

13年后,丁德山还清了所有债务,又在“东来顺”饭庄原址上起了一座三间瓦房,大堂挂着的是一幅“东来顺”新匾。丁掌柜一句句“再大的买卖,也得老百姓托着”“世道顺了,买卖才能顺了”等台词,振聋发聩,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丁德山左右逢源,无论遇到地痞、流氓,还是日军、国军,他都会谨小慎微、客客气气,徘徊于达官显贵和市井无赖之间,不谄不媚、不骄不傲,恪守生意正道,让“东来顺”屹立不倒。

在话剧《大宅门》《高山下的花环》《天神》《黑砂》等作品中出手不凡的刘佩琦,已经66岁,须发皆白。很多同龄人,肚子渐渐鼓起来了,但他却体态清瘦,身轻如燕。他对谁都面露和善,很容易与人拉近距离,笑起来眼睛眯成两条细缝,像邻家大爷。

《西去东来》剧照

《西去东来》剧照

中青年演员和他搭戏《西去东来》,受教良多。饰演廖小勇的刘流、饰演李太监的句号、饰演关三的杨九郎、饰演假溥仪的杨树林、饰演马悦莲的刘园媛、饰演丁一顺的王乾越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刘佩琦的点拨,他在艺术上毫无保留,从不吝啬提出更好的表演建议,帮助其他演员在表演上更加精准。

刘佩琦在剖析人物时说:“像丁德山这样努力活过每一个时代的小人物,让我觉得特别亲切。在阅读剧本时体味着他属于小人物的小算盘、小希望、小得失,我就非常感动。”

他对人物的揣摩与理解,成为同台演员的效仿坐标。

从人间烟火到时代记忆的呈现

《西去东来》对观众而言最大的诱惑是,它有着聚焦百年历史,以及演员之间奇妙反应催生的“爆梗”,演出中,很多看似不经意的对白,却能掀起笑浪,这或许就是戏剧的魅力所在。

《西去东来》剧照

《西去东来》剧照

该剧在南京保利大剧院演出时,收获了与扬州如出一辙的剧场效果,踩到了话剧市场升温的红利期。

再以南京为例,话剧成“市”方兴未艾,每年既有“南京戏剧节”“南京新剧会”,也有“南京青年戏剧汇”等。显而易见,戏剧与城市已经形成了艺术与生活的双向奔赴,它以高质量精品演出为引领,聚焦经典名篇,汇聚名家明星,逐步成长为富有魅力、饱含吸引力,独具辨识度的城市文化标识。

与南京隔江相望的扬州,对好的戏剧也是当仁不让,郎昆之前的《金陵十三钗》也曾“到此一游”。

说回《西去东来》。

《西去东来》剧照

《西去东来》剧照

全剧的震撼除了演员出彩之外,舞美置景也是点睛之笔。舞台上的“东来顺”居然是可以旋转、升降,划分为不同表演空间的“变形金刚”,这让观众尤其是小朋友们开了眼。

相比较传统现实主义戏剧最常使用的闭幕换景,《西去东来》更加强调戏剧的假定性,采取的是暗光不闭幕换景,观众隐约可以看见台上的动感,情绪不会被分割。也就是说,舞台在假定性之外兼具了流动性。加上配合多媒体投影出的高还原度场景,让剧场、人物、情感融为一体,流畅紧凑又新颖。

从专业角度看,《西去东来》是典型的群像式结构,全剧涉及人物多达四五十个,人物形象大多个性鲜明,甚至是没有台词,或只有两三句台词的龙套配角也能够在观众心里烙下印记,这得益于主创团队对每一位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他们安排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身份,又设计了与身份匹配的人物个性。

演员与观众合影

演员与观众合影

《西去东来》舞台呈现的“东来顺”名菜糖蒜开坛仪式,大师傅亲临现场切肉非遗绝活展示,江苏青年歌唱家、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汤非,青年歌手任君阳倾情献唱的主题曲《人间滋味》MV拍摄……都彰显了《西去东来》团队的“匠人精神”。

120年人间烟火,是一幅岁月悠长的历史画卷;120年京华烟云,是一段刻骨铭心的传承记忆;120年匠心独运,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非遗诗行。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中塑造角色、烘托主题、演绎故事、起承转合、篇章结构,足见导演、主演、群演的思想碰撞和艺术功力的高度契合。

刘流叩谢观众,表达的是对艺术的虔诚。右为句号

刘流叩谢观众,表达的是对艺术的虔诚。右为句号

丁德山妻子马悦莲出场是从研制糖蒜开始的。“把天亮之前没被太阳照过的蒜,放进坛子里,先放盐杀,再放糖腌,用石头压,在地上滚。就这么熬着,坚持下来,就总会有甜的那天……”她的话巧妙地隐喻了诚信经营和创业精神。

不得不说,类似这种生动的独白与理解,并不容易创作。尤其从人间烟火到时代记忆,浓缩成了《西去东来》的原汁原味,更为不易。

观众互动

观众互动

从这个角度讲,郎昆强调的“《西去东来》旨在承担起‘让民族品牌大放异彩’的重任,让更多的国人了解我们的历史,感知我们的饮食文化”理念,就更能唤起人们的责任意识。

后记

“一口锅笑煮江湖风云,一家店见证时代变迁”。《西去东来》之所以产生共鸣,无问西东,是故事里的人物在“东来顺”的店堂里总能快意江湖。尤其当下,人人是时代的主角,尽尝人间滋味,活得尽兴。

本文作者(左)与刘佩琦在镜点前交流

本文作者(左)与刘佩琦在镜点前交流

本文作者与刘流(左一)、句号(右二)、杨树林(右一)

本文作者与刘流(左一)、句号(右二)、杨树林(右一)

当晚演出结束,疲惫的演员们匆匆离开剧场返回下榻的酒店卸妆,唯独刘佩琦待在化妆间静静地坐着,他要喘口气,回过神,从戏里走出来。确实,一场戏演下来,他身体的负重达到了所能承载的极限。

休息些许时间后,他褪去戏装,洗去脸上的妆色,然后换上便装,戴上帽子、口罩走出化妆间。他是最后一个离开剧场的演员。

他不带主角的光环消失在夜色中,渐渐远去的背影预示着他的艺术人生还有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摄影/范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