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对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进行动员部署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江苏对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进行动员部署

今天(11月7日),江苏召开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全省科技大会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进行动员部署。

图片

从建设“科技大省”,到建设“科技强省”,再到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江苏对这件大事一直奋力推进,不断跨越。

图片

就在刚刚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中,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二。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江苏有39项通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总数居全国第二;在今天全省性的科技大会上,又对265项科技成果颁发了奖励——这些,都标注了江苏科技事业发展的新高度。

正如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会上讲的那样,回首改革开放40多年所走过的路,从过去主要依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如今更大力度推动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从过去源源不断输出“江苏制造”,到如今越来越多的“江苏创造”走向世界,可以说,江苏的科技创新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江苏,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01

“五个走在前”

更好挑起大梁

经济大省江苏为何对做好“科技”这篇文章如此重视?

关注江苏的人都知道,抓科技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念兹在兹,要求江苏必须抓好的头等大事。二十大以来,总书记对江苏提出“四个走在前”重要任务,首个就是“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第一条就是“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

图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肩负着总书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等重大责任,处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第一方阵”的江苏,也理应交上一份高质量的“科技答卷”,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为建成科技强国更好挑起大梁、作出贡献。

正是理解了这一重大意义,江苏锚定“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

在这次重要会议上,江苏提出了“五个走在前”

——在产出重大原创性和颠覆性科技成果上“走在前”;

——在攻克制约产业发展和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上“走在前”;

——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走在前”;

——在集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上“走在前”;

——在贡献科技体制改革和开放创新经验上“走在前”。

笔者注意到,这“五个走在前”既对标建设科技强国“五个强大”的基本内涵,也基于江苏的基础和潜力,是对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这一目标的“分解”和“具像”。

从现实条件看,江苏拥有为数众多的高校、科研机构,规模庞大、持续涌现的科技型企业,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承载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丰富场景,丰富多样、功能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园区载体,包容而具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无疑,这些都是江苏努力“走在前”的底气。

02

“十项改革”

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很多人都记得2024年江苏的“新春第一会”。这个“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就江苏“富集的创新资源,如何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众多的企业创新主体,如何形成强大的创新矩阵引力场?” “丰富的创新人才,如何进一步激发创造活力?”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要靠科技体制改革。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江苏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也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更加有效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将科教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笔者注意到,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江苏省委作出了一系列改革部署,将“改革”贯穿始终。这些改革部署至少有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解决科技资源统筹不够、主攻方向不聚焦等问题,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机制,加快提升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二是解决科技和产业结合不紧问题,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机制,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是解决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健全基础研究有组织推进机制,提升“从0到1”的原创能力。

四是针对龙头型科技领军企业偏少的现状,健全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五是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健全科研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六是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

七是健全园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使园区成为培育壮大高新产业的沃土。

八是营造内外资企业创新环境,健全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机制,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九是针对科技创新资金不足特别是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短缺的状况,健全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十是强化统筹协调,健全党对科技创新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着力形成“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图片

会上,信长星再次强调,要纵深推进这些改革举措,放大改革效应;尚未破题的,要选准切口、谋实招数,加快落地实施。他特别提出,当前要建好三个“一”:

——一个是“试验区”,即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验区;

——一个是“特区”,即应用基础研究特区;

——一个是“中心”,即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通过谋划这样一些具有牵引作用的工作抓手,全省各地各部门协同推进,以点上持续突破带动面上整体推进。

03

“深度融合”

催生新质生产力

这次会议上,信长星还再次强调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个问题——说“再次”,是因为这是江苏省委一直高度重视、致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大家都还记得,前不久江苏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首次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混合编组,打破了过去各自分别编组的惯例。变化的背后,正是江苏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是更好地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鲜明导向。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省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频频到高校、科研机构调研,以及举办院士专家、企业、市县开发区等不同层面的座谈会,无不将这个问题摆在重要位置。

这次的会议又提出了从四个方面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建设、协同发展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聚焦“1650”产业体系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突破“卡脖子”技术,持续提升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选取有代表性的科研机构,实行比一般事业单位更灵活的管理制度,种出更多新的“试验田”“高产田”。

——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鼓励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引导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让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让更多科技领军企业跻身世界一流。

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离不开强大的人才队伍。这次会议对获得202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信长星还将2023年度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获奖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苏定强院士请到主席台第一排就座。这体现了江苏省委对科研工作者和创新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尊重。

信长星在会上强调,建成高水平科技强省,涉及科技、教育、人才、产业等方方面面,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方主体共同担责尽责,协力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鼓励自由探索,包容挫折和失败,推动各类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迎来科技创新更加美好的春天。

来源: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