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名家为新人捧哏、苏州弹词颂基层党员、白局新唱话金陵新风、扬州评话见借古论今、曲协主席在舞台压轴……这是11月13日下午,在南京市青少年宫举行的“‘轻骑突进·新人新曲’首届南京市曲艺新人新作优秀作品展演”现场的一个个场景。作为中国曲艺“高地”之一的南京,为发掘和培养曲艺新人登台挑大梁,倡导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好节目,鼓励创新表演的新技艺,作了一次积极且硕果累累的尝试。
新人新作展演现场
此次展演由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南京市曲艺家协会承办,南京市青少年宫青春剧场协办。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毛敏,江苏省曲协副主席、秘书长 孙志兵,江苏省曲协副主席、南京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陈峰宁,江苏省曲协副主席、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梁爽,南京市文旅局艺术处处长饶泽安,江苏文艺评论家张澜涛,南京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杨阳,南京市曲艺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许耀华等与观众一起观看演出。
从深耕传统文化看曲坛新风
南京曲艺源远流长,相声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世人皆知,这奠定了南京的曲艺地位。中国曲协原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曾说:“江苏曲艺品种很多,苏州评弹、扬州评话、扬州清曲、南京白局等,都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也是中国几大曲艺‘高地’之一,诞生了很多曲艺名家、大家,南京的曲艺地位在全国举足轻重。”
新白局《回眸金陵》
正因如此,南京市曲协在南京市文联党组的直接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创办“首届南京市曲艺新人新作展演”活动。该活动也是南京市文联2024年重点打造的文艺惠民项目,延续了深耕传统文化的时代风潮。
由南京市曲协主导的此次活动,从一开始就产生了广泛的辐射作用,南京周边城市的曲艺爱好者也跃跃欲试。历时4个月的活动中,主办方共收到省内外各类曲艺作品27件,共59人次参与其中,包括苏州评弹、苏州弹词、苏州评话、扬州评话、扬州弹词、南京白局、相声、快板、湖北大鼓等多种曲艺形式。
扬州评话《三国·二气周瑜》
通过评审,主办方精选出了部分优秀作品及优秀新人进入展演阶段,并且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南京市曲协将依托该活动作为平台,组织更多优秀的新人新作进入巡演阶段,旨在把优秀的曲艺作品、优秀的青年演员推向舞台,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南京市文联对曲艺的普及活动,站位高、方法多,此次展演可见一斑。南京市曲协自2020年成立以来,一直通过各种舞台形式文化惠民,成功打造“新金陵相声大会”品牌活动,举办多场演出,广受观众好评。同时,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的职能,积极地为会员的学习、创作提供条件。
陈峰宁表示,南京市曲协希望借此机会,鼓励更多的青年曲艺工作者把更多更好的曲艺作品带进这方舞台,共同把南京市曲艺新人新作展演努力打造成曲协的品牌系列活动之一。
南京白局对口说唱《红楼梦·宝玉探妹》
展演的节目,形式多样,让人耳目一新。率先亮相的是由南京白局青年演员、非遗传承人赵欣薇与南京师范大学南国曲社表演的新白局《回眸金陵》。它以说唱、舞蹈以及大屏音画的结合,多纬度呈现,为这个古老的艺术形式增添了一抹青春的色彩和律动。近年来,南京市曲协会和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联合打造新南京白局,下了功夫,终见闪光。
从“浓缩的盆景”看新人突围
南京市曲协理事徐世亮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赵炎的弟子,他几十年扎根基层送欢笑,也把女儿徐汪初冬培养成了相声演员。父女俩登台表演对口相声《了如指掌》,父亲为女儿捧哏,包袱层出不穷。尤其徐汪初冬在一个段子中三度使出贯口活儿,趣说南京的门、南京的路、飞禽走兽、锅碗瓢勺、家长里短,足见得到父辈真传。
相声《了如指掌》
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多为一人表演,坐说不唱,说表细致,刻画入微。由扬州市曲艺研究所优秀青年演员殷健带来的扬州评话《三国·二气周瑜》,气场强大。她运用音调、语气加以渲染,把人物复杂的心态,紧张的场面一一描绘,观众也随之进入故事情景。同时,她又配以手势、身段、眼神,既精练又夸张,刚柔相济,方圆结合,突出了主题思想和刻画人物的需要。
南京白局对口说唱《红楼梦·宝玉探妹》,让观众感受到经典的魅力。“隆冬寒气结成冰,大观园里冷清清,宝玉探妹疾疾走,宝黛榻前诉衷情”。南京白局市级传承人夏天、南京白局区级传承人闵惠合作,运用白局特色曲牌填词演唱,文辞雅致,韵味悠长,体现了南京曲艺与世界文都之美。
对青年演员而言,要掌握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的艺术技巧,首先要具备的是要有丰富的生活,还得有得心应手训练有素的嗓音。南京白局以说唱为主的艺术形式,是要通过演员的嘴来展开一幅幅生活图画的,作品中一切人、物、景,都没有具体形象,主要凭演员口头交代去描绘,这就要求演员在念诵或歌唱时声音圆润、洪亮、悦耳,达到“纯、清、远,美”的境界。
夏天之所以在南京白局领域脱颖而出,得益于恩师徐春华的指教。而师徒之间的点石成金,都在舞台背后。演员这些鲜为人知的付出,成为新人新作展演的基石。
由上海评弹团优秀青年演员陈超、徐伟东表演的苏州评话《生死之间》,从一个“拆炸弹”的突发事件开始推进,从中展现出了人民警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惧困难危险和黑恶势力斗争到底的精神。作品也从一些侧面反映了白衣天使、警察家属这些特殊群体的不易。也正是有了这些英雄的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幸福美好。
苏州评话《生死之间》
相声艺术历来被视为“浓缩的盆景”,一段完整的叙事只能在两个人之间展开,演员必须有“缩龙成寸”的手法,犹如将锦绣河山紧缩于一盆之中,还要引人入胜,难之又难。
青年相声演员石宇轩、朱沛然表演的对口相声《锦绣山河》,由传统相声改编并创新,将现实生活中人们欣赏祖国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这些日常,与山峦雄浑起伏,河流绵延不绝,湖泊澄净无瑕,大海波澜壮阔等融合逗乐,令人开怀。
对口相声《锦绣山河》
表演艺术的感染力和内容的说服力,是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主题思想再好,也需要通过艺术手段去表现,才能给人以强烈的表演技巧,这不仅涉及表现上的感染力,就是对表现作品内容的深刻性,也会发生很重要的影响。扬州市曲艺研究所青年演员李仲勇、周蕾蕾表演的扬州评话《江心洲》,就凸显了这一点,从一个侧面让人看到了年轻的曲艺人突围的智慧与动力。
从作品思想高度看立意境界
《江心洲》描述的是1948年解放军渡江战役前夕,在南京江心洲发生过的故事:长江游击队长朱正清接上级命令,在长江被敌人全面封锁的情况下,要护送江北的一批干部经江心洲前往江南。为了拿到江心洲边防手令,朱正清化装成敌保密局特派专员江山龙混进敌区公所,与匪区长范昌鉴斗智斗勇……两位演员的手势像魔棒一样,手指一点,就把观众指引到规定的情景中去,空无一物的舞台,竟也让观众的脑海里出现了滚滚浪涛、船起风帆。
扬州评话《江心洲》
南京市曲协理事王鹏、南京市曲协会员郑建表演的对口相声《姓名趣谈》,提炼了生活中的喜剧素材,将名字中寄托的美好愿望与期许,借助剧名延伸,产生了出其不意的包袱。曲艺就是“一人多角”的艺术,演员塑造人物要频繁地“钻进去,退出来”,王鹏和郑建的表演拿捏到位,把人物塑造得既不使人感到单调,又便于突出重点而抒发感情。
对口相声《姓名趣谈》
此次展演更为突出的亮点,还在于作品的“写实”,多数作品取材于真实人物与事件。仪征公安局职工徐永军用他的爱举,诠释了“同‘肝’共苦”并不只是一句口头的誓言。扬州市曲艺研究所青年演员周佳越、王智超表演的扬州弹词《同“肝”共苦》,把“捐肝救妻”的大爱搬上舞台,让人泪目。
扬州弹词《同“肝”共苦》
我国著名的蚕丝专家、优秀共产党员费达生的百年人生中,创建了中国乡村工业的典范——吴江县开弦弓村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打开了农村养蚕改革的大门,提高了农村养蚕的经济效益。苏州市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青年演员陈仕洁、徐卓斌、王涛、尤霞兰、沈丹萍表演的短篇苏州弹词《支部大会》,讲述了费老86岁高龄入党的事迹,展现她始终跟党走,始终与中国蚕丝业相伴相随,把全部力量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精神品质。
苏州弹词《支部大会》
一直坐在台下观看演出的陈峰宁,被年轻演员声情并茂、勇于创新的精神所打动,也登台表演了单口相声《金陵趣事》,为新人鼓劲。他说:“新人新作展演这种形式非常接地气、有灵气。未来,南京市曲协将继续在南京市文联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多南京力量。”
金陵高职校的同学回味相声包袱,仍忍俊不禁
观看演出的南京电视台主持人沈彬,也是相声界的一员,师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梁尚义。南京传媒学院的一众学生和他同来观演,“整台演出有特色,看得出主办方有意将南京曲艺在立足本土的同时,扩展到南京都市圈的构想。我一边看一边思考:和我一起来的大学生们,大部分都不是来自江浙沪地区的人,他们听不懂‘南京白局’‘扬州评书’‘苏州评弹’,如果不看提示的字幕,欣赏就有障碍。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让这些地方曲种有变化,让更多人的年轻人喜欢,除了内容要更加贴近飞速发展的时代、贴近年轻人的生活,还要在表现形式上更能够让大众接受,容易传播。”沈彬若有所思地说。
嘉宾与演员留影
名家、新人亲切交流
文艺评论家张澜涛观看演出后认为,这台新人新作展演,路子走得正,表演很清新。曲艺历来为观众喜闻乐见,所谓观众说“演得好”,无非是“闻其声如见其人,状其物如临其境”。比如徐世亮、徐汪初冬的男女相声《了如指掌》,演员调动自身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用自己的声音去“化妆”,用自己的形体去“绘画”,全面地、熟练地掌握绘声绘色的艺术技巧。
演出落幕,剧场外已是华灯初上。彼时,孙志兵、陈峰宁、梁爽等还在后台与演员继续交流,名家、新人有聊不完的“行话”……
摄影/范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