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江苏
江苏 > 苏州市 > 正文

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一纸协定、一份蓝图,创三十载、名扬世界。

1994年2月26日,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协议,苏州工业园区(SIP)就此诞生。超越时空,走向非凡。园区以苏州3%的面积,创造了全市约15%的GDP,并连续八年摘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桂冠,展现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坚定与果敢,一次次刷新着“园区经验”的颜值与实力。

四张“面孔”彰显园区非凡魅力:

三十而“丽”,产城融合,因绿而美;

三十而“力”:发展逐新,城市向前;

三十而“砺”,中外交融,协作共赢;

三十而“例”:园区垂范,声传全球。

在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有一幅30年前的“开发前手绘规划图”,图中描绘了湖东的会展和高端商务,湖西的超高层地标建筑和繁华商业,湖中心绿意盎然的绝美小岛,一条大道贯通东西,其结构布局和现在建成的苏州工业园区实景图相比,二者相似度竟高达90%。

三十年风云际会,我们领悟到“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远见卓识;三十载日月如梭,我们看到步入而立之年的园区,已从勇于探索的先行者,成长为引领潮流的时代先锋。那“胜似闲庭信步”的步伐,彰显魅力与从容,更平添几分成熟稳健与国际视野。

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30载风华录,洼地变新城

“金鸡湖畔搞经济、独墅湖畔好读书、阳澄湖畔宜养生”,在这句脍炙人口的“园区俗语”中,三个地标性大湖“各司其职”,看似天定,实则人为。

金鸡湖,成为园区生活、商业商务、生产制造的核心区域,“金鸡”音近“经济”;独墅湖畔,高校、科研院所林立,高端研发企业分布密集,是工业园区知识和创新核心区域,“独墅”音近“读书”;阳澄湖不但有闻名遐迩的大闸蟹,还有绝佳的生态环境和完备的文旅、休闲配套,更因阳澄二字音近“养生”(苏州话里,此二词则是同音)。

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临水而筑,苏州文脉悠悠流淌;因湖而美,园区气韵生动如诗。改革开放的春风轻拂江南水乡,苏州东侧那片曾经的水塘洼地,在三十载光阴的雕琢下,幻化为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新城。

时光回溯,1992年初,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重要讲话;9月,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率团访问中国,积极呼应邓小平同志讲话,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此后,中新双方围绕合作开发事宜进行了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

1994年2月1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9号),同意江苏省苏州市同新加坡有关方面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2月26日,中新双方签署《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书》《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管理经验的协议书》和《关于合作开发苏州工业园区商务总协议书》三个重要文件。

1994年-1998年原金鸡湖度假村旧地

1994年-1998年原金鸡湖度假村旧地

十年光景,换了人间。1994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1997年底,首期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2001年3月23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苏州工业园区加快开发建设动员大会,二、三期的开发正式启动,园区进入了大动迁、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阶段;2003年,苏州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苏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当于十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

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十五周年,取得了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累计上缴各种税收超千亿,实际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超千亿,注册内资超千亿等“四个超千亿”的发展成就。

之后,开放型经济的特色愈发凸显。

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先后批复同意苏州工业园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要求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2019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苏州片区(面积60.15平方公里)全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

截至目前,园区连续八年摘得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桂冠、累计吸引外资项目5000余个、实际利用外资超400亿美元、被认定为江苏省首个且唯一“外资总部经济集聚区”。

30年走来,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质效最好、创新活力最强、营商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典范。

三十而“丽”:产城融合,因绿而美

没有人会在制订旅游攻略时,把一个工业园区列入目的地。然而,那些在东方之门下拍照打卡,以及聚集在金鸡湖音乐喷泉边的熙攘游客并不知道,他们已然身处苏州工业园区。

看起来不像工业园区,其实是苏州工业园区最有特色的亮点。自开发建设之初,苏州工业园区就秉承着“产城融合”的理念,建设以人为本、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而今,“一主两副”空间格局是园区传承“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生态优先、精致管理”规划经验的进一步精彩实践。

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作为“一主两副”的“一主”所在,金鸡湖环湖汇集了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时代广场、李公堤、月光码头,东方之门、苏州中心等一批城市地标,环金鸡湖商圈成为苏州最繁华的时尚购物区、夜经济集聚区和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区……环金鸡湖风景最好的“C位”,留给了商业、文化、艺术,更远处渐次铺开的才是厂区和办公区。

邻里中心模式亦是园区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的经典例证。在新加坡,已经有着40多年发展经验的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完善的商业、服务、娱乐等生活配套,是“未来社区”最早的探索雏形。而苏州工业园区的邻里中心模式在新加坡的基础上向前了一步,如今的新城邻里中心融合了特色场景、时尚消费和数字科学,以“数实融合”打造全场景综合类消费商业体,为周边居民提供全时全域服务,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对一座以产业主导的城市来说,产业的发展重如命脉;而产业繁荣的成果,终将转化为人们的生活品质。

而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园区之美,更在于环境、在于生态。

当下,ESG代表的是一种追求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的时代新趋势。发展ESG,从理念到实践,园区已经行动起来。

在今年3月召开的园区ESG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上,苏州ESG研究中心、苏州工业园区ESG联盟、苏州ESG产业创新中心、中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三中心一联盟”为ESG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点燃新引擎。

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数月后,苏州ESG产业创新中心正式开园,园区再度实现了“三个首发”: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区域ESG白皮书,提请立项全国首个经济开发区ESG评价通则,率先建立区域ESG数字服务平台。

“区、园、企”串起ESG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园区前瞻性打造五大近零碳示范园,包括中新绿色数码港、循环经济产业园、金光科技产业园、湖西片区、现代物流园,在商务楼宇、基础设施、产业载体、企业集聚区、物流等多元领域形成特色鲜明的ESG应用示范标杆。根据规划,到2025年,集聚ESG企业超过400家,实现营收700亿元;到2030年,企业数量、产业规模较2025年均实现翻倍。

园区发展ESG,既坚持“接地气”,也怀抱“大愿景”,力求在因绿而美的新时代中成就一座产城人相融的幸福之城。

三十而“力”:发展逐新,城市向前

面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苏州工业园区有着怎样的答复?

截至目前,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纳米新材料集群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落户园区,首批“江苏省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园区也榜上有名。

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以产业为骨架,苏州工业园区为何锻造出如此强劲的工业实力?

这与苏州工业园区敢为人先的基因密切相关。二十年前,国内医药产业还是仿制药的天下。做仿制药明明“躺着就能赚钱”,拥有前瞻格局的园区却毅然决然地选择走生物药开发的创新之路。恰巧,当时许多在张江的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出于经营成本考量而“溢出”上海,苏州工业园区及时抓住了这些机会。

2006年3月,独墅湖的东南一角,位于星湖街218号的BioBAY破土动工,拉开园区产业创新的序幕。强链延链补链,BioBAY不断锤炼生物医药这个苏州“一号产业”的绝对优势。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多年稳居国内第一方阵,并在产业竞争力、环境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龙头竞争力等多项指标中领跑全国。

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园区仍在前行。当下,园区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是园区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战略。

锚定创新,园区正全力服务保障苏州实验室建设,打造材料领域“国之重器”,加快“一区两中心”以及姑苏实验室、桑田科学岛、中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

园区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模样?

根据规划,到2026年,园区力争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2个3000亿元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纳米技术应用及新材料、人工智能及数字产业、新能源及绿色产业4大新兴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000亿元,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7500亿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GDP迈上4500亿元台阶。

当下,这张未来蓝图正变为越发清晰的现实图景。

沿着园区“大动脉”现代大道自西向东,两侧商务楼宇林立,现代化厂房密集,各种运输车辆川流不息……

乘坐直升机从上海浦东星野飞行基地启程,仅30分钟后便可抵达苏州工业园区新盛里·低空经济产业园……低空经济时代,“沪苏双城记”愈发生动。

金鸡湖景区,无人接驳、无人清扫和无人售卖等示范应用场景已在你我身边。园区还在星湖街、现代大道等核心路段部署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L4级智能网联小巴场景,不断刷新城市“未来感”。

厚积薄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闪耀舞台。

三十而“砺”:中外交融,协作共赢

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伫立在金鸡湖西岸的“圆融”雕塑,是苏州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雕塑作品之一,由新加坡雕塑家孙宇立先生创作。这座外圆内方的雕塑,如同园区的眼睛,亦是历史的眼睛,见证了中新双方密切合作、相辅相成、相互交融,更见证了园区开放型经济的全面起势。

多年来,园区自主地、有选择地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24次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130多项先行先试的政策,构建起了“精简、统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机构——这是园区的“发展底盘”。

今日的SIP,新加坡元素浓郁,星展、华侨、大华三大银行全部落户,新加坡国际商务合作中心、新加坡苏州商务中心成为中新企业双向跨境投资的重要平台。苏州最大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苏州中心由新加坡企业参与建设运营,中国知名的社区商业服务品牌邻里中心也来自新加坡。中新服务贸易论坛成功举办多届,成为上海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今年4月,“相约狮城 遇见苏州”文化周活动在新加坡落地,在狮城掀起了一股“江南热”;7月,一场精心策划的苏州•新加坡体验周——“新”潮来哉Singapore Shiok Lah活动在苏州中心举办,五天内累计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10月,第六届中新(苏州)数字金融应用博览会暨2024金融科技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

自开发建设以来,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中新“深层次合作试验场”,在城市规划、企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等领域联系密切。SIP,既是中国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世界启发中国的“种子”。

在中外交融中,园区颇具“国际范”。苏州•金鸡湖双年展、iSING!Suzhou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苏州金鸡湖中法文化艺术周,提到这些重磅的文化艺术品牌活动,园区人如数家珍。

处处见圆融,处处见开放。苏州在精神文化层面为外商外资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更坚定外资深耕于此的信心。今年以来,罗氏诊断亚太试剂及仪器设备生产和研发基地(在华最大单笔投资)、中新生命科学园等一批高质量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开业,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生产基地一期、住友电木新工厂等项目竣工投产……外资持续看好园区。

眺望未来,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力量仍将在此相融相长,砥“砺”前行。

三十而“例”:园区垂范,声传全球

“园区经验”能否复制和推广?多年间,苏州工业园区探索多种合作机制和模式,形成了一批园区经验的“飞地样板”。

初冬暖阳,岁月沉香。宿迁市振兴大道与青海湖路交界处向西,高楼大厦错落有致、道路景观视野开阔、项目建设紧锣密鼓……一座吴韵楚风交汇融通的现代新城——苏宿工业园区,在西楚大地巍然伫立。

2006年,苏宿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序幕拉开。苏宿工业园区是省委、省政府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个“走出去”的项目。可以说,苏宿工业园区的诞生,掀开了“园区经验”的全新一页。

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18年走来,苏宿工业园区坚持以“借鉴新加坡理念、传扬苏州好经验、扎根宿迁新实践”为工作主线,在全省共建园区历年考核中实现“十三连冠”。

看得见的繁华增长了宿迁崛起的底气,看不见的理念融入民生、文化、教育各个领域,深刻改变着这座城市。苏州街、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学校等项目先后建成投用。全市功能区首个人力资源市场建成。

以苏宿工业园区为样板,“园区经验”更是辐射整个江苏。苏宿工业园区的“苏州三为主、宿迁三到位”共建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发布全国首个《共建园区建设指南》,探索形成“拿地发四证,交地即开工”“交房即发证”等一批经验做法,实现高效快捷审批。

当西楚大地崛起一座“苏北好江南”,天山脚下亦有动人故事。2011年起,苏州市开展援疆工作,对口支援霍尔果斯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疆干部十分注重推广苏州的发展理念。苏州工业园区的一站式服务模式被引入霍尔果斯,建设起霍尔果斯市政务服务中心,“最多跑一次”“最多送一次”的高效服务机制加速霍尔果斯的产业崛起。

向更远处前行,“园区经验”源于中外合作,又在今日增益世界、赋能世界。位于阿布扎比的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指派投促局业务骨干,在后方由苏州园区对接企业收集信息,在前方由阿布扎比园区协调资源实现落地。

从江苏省内的兄弟城市,到天山脚下的边陲小镇,再到阿拉伯半岛的阿布扎比,这些远行的足迹,不断书写着一个关于“园区经验”走出去的故事。

起航!目标下一个30年

三十而“立”:苏州工业园区30年的四张“面孔”!

昔日,“圆融”雕塑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三十年的蓬勃发展。如今,与之隔湖相望,屹立于金鸡湖右岸的“飞翔”雕塑,开启繁华绮丽的新篇章。

“立”字为基,“四张面孔”愈发光彩照人。于此,苏州工业园区以人为本,因绿而美,全域铺就产城人相融的幸福图景;以科技创新为支点,竞逐新质生产力,不断推高产业能级;厚植开放型经济底色,在经贸文化等多领域立体呈现“国际范”;坚持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将先进经验带去远方……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而立之年的苏州工业园区,有底气、也有使命,以更大格局、更大担当、更大作为,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创新不松懈,描绘下一个30年城市发展向前、向上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