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合“双城记”,如何让长三角辐射力溯流而上?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宁合“双城记”,如何让长三角辐射力溯流而上?

双城联动,正在成为时下区域经济发展最大热点。

11月20日,郑州·济南全面深化合作推进会议召开;11月22日,《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协议》正式签署;11月26日,青岛与深圳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月27日,成渝两市政协协同助推重庆成都双核联动发展联席会议召开……

当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跨区域协作、抱团发展,成为城市间的共同选择。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在2019年颁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纲要》就曾明确指出“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安徽自然被寄予厚望。

尤为特殊的是,在外界看来宁合两座城市过去关系微妙,南京也被调侃为“徽京”,即一定程度“替代”安徽省会发挥影响力。而眼下,两座城市高调以“双城记“之名推动两市产业、企业资源的双向流动,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这传递出什么信号?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视野下,又该如何看待合肥、南京的竞合关系?12月2日,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在湖北经济学院举行,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胡艳教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时指出,在重叠区域过去是腹地竞争,但现在更多的是双方合作的共同空间,“如果南京像上海这么发达,安徽肯定发展得更快、受到更大的辐射”。

在她看来,长三角城市群西翼相对薄弱,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要加强联动,融合发展,做强长三角西翼的城市群,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长三角的辐射力向中西部、沿着长江溯流而上。

新型竞合:双城联动是趋势

NBD:近期,各地城市“组团”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包括合肥与南京、郑州与济南、青岛与深圳、成都与重庆都频频互动。您如何看待这种联动现象?

胡艳:合作是大势所趋。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既要有竞争,也要有合作。在过去,城市间一度存在一种低水平的竞争关系,甚至于恶性竞争,防范心理也很严重,毕竟各地经济发展业绩要看GDP指标。而进入新时代,区域间城市间发展为一种新型的竞合关系。

城市之间要怎么发展?我们要探索一种新的模式,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扩大市场,加强横向的联系其实就是市场规模的扩展,扩大商品的流动、要素的流动。我认为,城市组团发展实际上是要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也是寻求现代化城市合作新模式的一个有效探索。

合宁双城联动就属于这种新型竞合关系的情形。更早之前,南京都市圈规划也征求过安徽意见,2021年《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发布会,安徽也有出席,说明安徽、合肥对于合作是比较积极的。最近签署的新协议,也表明双城合作在产业层面进一步深化。

NBD:合肥、南京签署《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协议》,传递出什么样的信号?

胡艳:从历史渊源看,合肥南京本就是一家人,明朝时候都属于南直隶,清朝同属于江南省,彼时南京就是“徽京”。从地理上看,南京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最西翼,离安徽最近。不论从现实,还是历史来说,合肥、南京的合作都有基础,组团也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合肥是国家最早的三大综合性科技中心之一,南京的985、211高校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创新资源是能够互补、共享的。在产业方面,尽管有些产业是同质的,但也要看到某种趋同性重复建设是有利于适度竞争的。现在产业分工越来越深化,产业可以深度合作,在产业链的细分环节、产品的细分市场都可以找到合作空间。

就比如都在搞新能源汽车,但是既可以做整车,也可以做配套。合宁之间资源共享,产业深度合作,经济组织共融发展,最终就能实现“1+1>2”的效果。同时,因为合肥、南京是两个省会,又是两个都市圈的核心,所以相邻城市的组团发展也会推动都市圈或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合肥、南京提出“双城记”,就是要双圈融合。从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到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均明确提出加强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同城化或协同发展。所以,我认为合肥与南京这样一种“双城记”其实是龙头带动两个都市圈实质性深度合作的信号。

合肥是合肥都市圈的龙头,南京是南京都市圈的龙头,它们会辐射带动两大都市圈、开展更深度的合作。不光是产业,包括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两地都有合作。南京都市圈是跨省都市圈,有4个安徽城市,合肥都市圈主要是在省内,两个都市圈跨区域的协同联动,还要在制度创新上寻找突破口。双方通过工信部门,进行常态化会商,应该是一个合作的纽带,带动产业、企业的流动,它是构建双圈融合发展日常运行机制的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

腹地之辩:“如果南京像上海,安徽发展更快”

NBD:在过去,南京被称作“徽京”,合肥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也存在重叠区域,外界一直认为合肥与南京存在腹地竞争。在您看来,应当如何理解合肥与南京当前的竞争与合作?

胡艳:实际上,今年合肥都市圈获批方案空间范围有缩小,它涉及的过去跟南京都市圈重合的几个城市,只是其中一小块。比如,滁州是定远县、马鞍山含山县、芜湖市无为市。

相对而言,合肥、南京新版的都市圈发展规划空间范围比较清晰,重叠度已经不那么大了,从空间角度的竞争来说已经弱化。合肥都市圈2.49万平方公里、南京都市圈2.7万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合肥、南京都可以大显身手。

它们的重叠区域过去叫腹地,是有竞争,但从现在来看双方的合作也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空间。合肥和南京的人员往来、资金要素流动都是比较频繁的,就像高铁的班次都比一些江苏的城市要多。特别是空间重叠的一些区域,滁州、马鞍山、芜湖,还有宣城。

从地理临近性来看,沿江城市其实跟南京更接近,受它的影响更大,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区域经济总是通过聚集-扩散这样一种空间运动来使得中心对外围的辐射不断地扩大,就像以前长三角就是“小长三角”,只有十五六个城市,但现在的长三角城市群是41个城市,安徽全域都在长三角。这实际上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聚集力、扩散力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也在讲,如果南京能像上海这么发达,安徽肯定发展得更快,受到更大的辐射。

滁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之所以成为安徽又一匹黑马,经济体量排在第三位,逼近芜湖。我认为,就是得益于选择宁滁一体化,从南京江北新区跨江发展,跟滁州毗邻地区互动更加密切。比如,安徽“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两个都在滁州。

从国家当前制定的区域战略来说,长三角城市群西翼相对薄弱。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要加强联动,融合发展,做强长三角西翼的城市群,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长三角的辐射力向中西部、沿着长江溯流而上。

NBD:从产业发展而言,两地有哪些合作空间?

胡艳:从合肥、南京刚刚签署的产业对接协议看,包括推动重点产业发展载体深度协作,一些优势产业分工合作等都是重点方向。我的理解是,首先要共同打造一个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重大产业创新平台,比如针对两地已有的支柱产业,可以来共建共享重大产业创新平台。

其次是共同打造国家重大乃至世界级的产业集群。长三角的定位是打造世界级的城市群和世界级的产业集群,这要有一个培育过程,而合肥、南京科技实力较强,应当率先聚焦已有的优势产业打造世界级集群。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产业分工细、关联度大,南京、合肥可以联手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最后是联合培育未来产业集群。国家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从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而言,可以联合培育或孵化未来产业集群,助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也是两座创新型城市的责任。

合肥是国家综合性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数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南京也有很多科研院所,应当在科技创新领域强强联合。通过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协同,联合培育孵化未来产业集群。

东中一体:长三角联动中上游,宁合双圈是关键

NBD:今年2月,《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标志着其与上海、南京、杭州三大都市圈一道,共同构筑起长三角一体化的完整都市圈体系。您认为,在长三角一体化视野下如何理解宁合双圈融合的重要性和发展机遇?

胡艳: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纲要》提出,要“打造东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从国家层面来说,期待是很高的,要做到“典范”。合宁双圈互补融合、协同联动,对于做大长三角城市群,推动长江中游乃至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巨大的战略价值。

过去我们说安徽是承东启西,而现在合肥都市圈更是“左右逢源”。当然早期交通不完善的时候这种区位优势只是在“地图”上,但随着合肥“米字型”高铁网的构建,这种区位优势逐渐转化为竞争优势。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东中西部联动发展,最后使得沿海发达地区,通过长三角联动中上游城市群发展。如果把长江比作一条龙,安徽这一段就像龙颈,

这个位置非常关键,要把龙头和龙身连起来,绕不开合肥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两个重要的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协同联动,对于做大做强长三角城市群必不可少。

安徽是长江中下游省份,往中游可以跟武汉都市圈、南昌都市圈联动,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高质量发展。这种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以及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安徽明确提出“长三角一体化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要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

NBD:从当前来看,合肥要“融圈进群”面临哪些挑战?

胡艳:合肥作为中心城市,在全省“一核独大”,不论经济还是人口的首位度都比较高。但是都市圈整体实力较弱,核心城市与外围差距较大,也就是对腹地的辐射带动力还不够。

从产业发展来看,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不错,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动力不足,合肥作为都市圈核心竞争力还需要提升。因为都市圈整体城市化、同城化、国际化水平都还不高。

从功能上来说,合肥都市圈在往上攀升发展,但是跟长三角其他地区差距还比较明显。也正是因为自身弱,所以我们才需要和南京联合。跟长三角发达的核心区相比,我们要加快发展,增强我们的发展动能,能够赶上它们、达到一体化水平,这个挑战是巨大的。

NBD:都市圈跨省融合,合肥和南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胡艳:跨省都市圈和省内都市圈还是不一样,合肥都市圈在省内比较好协调,但南京都市圈有4个安徽城市。这两个都市圈的跨区域联动,需要在制度创新上寻找突破口。

要加快构建一种跨省都市圈联动的机制,合宁双城记产业对接,也是这种机制的一种实践。如果像过去那样以市级层面来搞,可能就会出现比较难协调的事情,但如果现在像新的合肥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样实施,滁州就是定远这一块,南谯区跟南京浦口来合作。

安徽非常重视发展新型功能区,促进毗邻地区发展。现在有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为重点的“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这个“3”是比较成熟的三个园区,“N”就是未来的共建园区,具体能发展到多少个也要看合作的进度。

这些省际毗邻区我们基本都去调研过,写过调研报告。它们先行先试,主要是通过产业园区共建共享,来探索税费政策、利益分配机制,园区内企业都认为园区营商环境都比较好,服务非常到位,包括阜阳、亳州也有一些“飞地”,在管理体制上作出一些创新。

这也是安徽的一大特殊优势,尤其像安徽和江苏的毗邻区,安徽有7个市24个区县,江苏有7个市16个区县,皖苏毗邻地区是长三角区域内边界线最长,涵盖地级县级行政区最多的省际毗邻区。

那么未来双圈融合,可以拓展到非毗邻地区更大空间、更多形式的合作。省际毗邻地区的合作园区作为先行区,是对双圈融合发展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