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级创新湖区”诞生,注定让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备受瞩目。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先配套后居住”的开发理念,从2012年规划至今,吴中太湖新城已经成长了12年。
然而,如今大家对于吴中太湖新城的态度却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这里的规划宏大,对它充满信心;
也有人认为,这里缺少人气,部分项目招商情况堪忧……
那么,如今的吴中太湖新城,是否到了羽翼丰满、收获的季节?
图片来源:吴中发布
屡次“爽约”的地下空间
吴中区太湖新城地下空间(天鹅港·橙天里)又双叒叕要开业了!
据“12345阳光便民·苏州”上最新的官方回复,该项目目前招商进度65%,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开业。
图片来源:12345阳光便民·苏州截图
能否如期开业?
据不完全统计,该项目于2014年7月开建,于2021年4月通过竣工验收。据“吴中发布”于2021年9月9日发布的微信文章《苏州最大!新增2个地标级商业体!最快10月就开业!》,这一项目曾计划于2021年10月左右开业。
图片来源:吴中发布截图
到了2021年末,据“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于2021年12月20日发布的微信文章《未来新地标!苏州湾地下空间再获大奖!》,苏州湾地下空间计划开业时间改成了2022年上半年。
图片来源: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截图
随后的2022年依旧没能开业成功,然后又到了2023年,地下空间开业了吗?当然没有。不过总算是迎来了新进展。
2024年6月,项目官微名称由“苏州湾地下空间”更名为“天鹅港橙天里”;7月底,宣布将引进知名电影院,系华东首店……
从2021到2025,时间跨度实属过长。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苏州湾地下空间实际商业价值并未达到规划预期。
根据规划,苏州湾地下空间是吴中太湖新城“先地下后地上”开发建设理念的首个示范引领项目,位于吴中太湖新城休闲商务区,北起友翔路、南邻苏州湾,南端距太湖32米,是全国首个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认证的独立式地下空间,是太湖边最大的地下城建筑,也是国内单体量地下建筑面积最大、理念最新结构最复杂的地下空间。
昔日的耀眼光环与如今实际的商业活力形成鲜明反差。
没有“确认”字样的未来
回顾吴中太湖新城的开发思路:“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先配套后居住”。旨在先筑牢根基,再慢慢提升引资驻点。该板块带来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经济流,不仅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且板块人气也更加旺盛。
在吴中区发布的苏州2035城市总体规划中,太湖新城定位为“环太湖世界级湖区”,未来还将承载国家政务外交、国际交流、生态涵养、新经济、休闲游憩、文化创意等功能。
吴中太湖新城对于吴中区的意义非凡。
早在2021年9月底,吴中区便公示了《关于吴中“三区三片”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提及自身有如下“短板”:功能布局偏散、产业规模偏小、创新能力偏弱、城建水平偏低、优质供给偏少等。而为破除这些“短板”,吴中区梳理出这样的功能片区规划:
东部——做大做强经开区,将甪直镇、长桥街道并入经开区,形成1镇6街道组团,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
中部——融合发展高新区,将省级高新区移至木渎、胥口、临湖,致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西部——做优做美度假区,将同属太湖度假属性的东山镇纳入度假区板块,形成3镇1街道组团,实现环太湖旅游度假的一体发展,全力发展旅游服务业。
由此可见,环太湖的商气人气被吴中区视作第三产业突围的重要“筹码”。然而,提出改革意见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推进改革措施的落地、落实、落细。如今,“三区三片”改革已有3年,但从实际表现来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今年9月,在吴中区人民政府的官网上,有着一则来自民建吴中基层委员会的提案,直指太湖新城吴中片区目前的发展困境:
“太湖新城吴中片区在配套设施上还存在以下薄弱点:一是受规划环评影响部分工业用地无法引入建设性项目,工业载体相对紧缺,制约了龙头项目、优质工业项目的导入。二是商业文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足,缺少科技博览体验、科学教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休闲设施,相比吴江片区的苏州大剧院、文博中心、东太湖大厦、水秀小学,吴中片区成体量项目仅有360剧场,与城市经济最活跃的综合发展区有差距,吸引力不足。三是双片区共享共联不通畅,相比2个片区跨湖直线距离仅不到5km,从陆路最近距离也超过15km,已经超过了吴中片区到吴中主城区的距离,影响了2个片区的功能互补和一体化发展。”
吴中太湖新城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