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产业被誉为“工业发展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亦是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球航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产大飞机的规模化生产已成为推动中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12月9日,江苏航空制造业合作对接会在南京市江宁区成功举行。会上,江苏与中国商飞达成协议,决定在南京设立“大飞机规模化华东区域推进办公室”。这一决策不仅凸显了南京在航空产业链中的战略地位,也为国产大飞机的量产注入了新动能。
南京凭借完备的航空产业链、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强劲的创新能力,成为大飞机规模化华东区域推进办公室的理想落户地。
江苏航空产业领域具备系统性优势,涵盖从航空新材料、核心部件、发动机、航电系统到整机制造等全链条环节,特别是在“两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关键部件、大飞机配套及航空新材料领域,表现更加突出。全省现有航空航天企业400多家,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预计到2025年产业产值将突破1500亿元,形成强大的产业支撑。
南京作为江苏省内技术高地,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防重点实验室,已形成强大的科研创新体系。南京空港经开区集聚了中航南京伺服、锐瀚航空等C919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并在航电系统、航空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多项关键突破,其中包括在液体火箭推进剂贮箱和高可靠功率模组技术方面的重要创新,为国产大飞机供应链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南京在零部件制造和配套材料生产方面也具有较强竞争力,恰好与上海在高端研发领域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南京与其周边城市如苏州、无锡、镇江等地形成了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其中,苏州与上海在大飞机产业对接方面紧密合作,无锡在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镇江则在高温合金和关键结构件领域具备强劲实力。
政策支持是南京发展航空业的又一重要推动力。《南京市推进产业强市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针对航空企业重大科技专项,提供最高2000万元资助,并设立航空航天产业母基金,覆盖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多维度推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为大飞机产业迈向规模化量产奠定坚实保障。
大飞机规模化华东区域推进办公室的成立,不仅是对江苏航空航天产业实力的认可,也是长三角地区航空航天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机遇。
首先,推进办公室将作为平台,促进区域内航空航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南京与上海在产业分工上已基本明确:上海聚焦大飞机总装与设计,南京专注于零部件制造、航电系统及新材料研发,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的格局。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南京将连接航空制造强项,推动产业集群向高端化发展。
其次,推进办公室将整合政策资源,精准引导资金和技术投入核心领域。南京将重点支持航空新材料、高可靠功率模组等关键技术攻关,并在可回收火箭技术、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取得突破,拓展市场应用场景,进一步增强全产业链竞争力。
进一步,区域内将形成“上海研发—南京制造—区域配套”的协作框架,推动大飞机规模化量产,并提升产业链协同效能。
上海作为中国商飞总部所在地,专注总体设计与系统集成,提供顶层设计支持。南京则依托空港经开区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聚焦发动机、航电系统等核心领域攻关,突破燃油系统、液压系统和环控系统等关键技术。以中航南京伺服、锐瀚航空等企业为代表,南京已成为C919等国产大飞机核心零部件的制造重镇,推动长三角航空制造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与此同时,苏州、无锡等地提供航空电子和精密制造支持,安徽及苏北地区承接中低端制造,实现产业链错位发展与协作升级。
南京将在这一框架中发挥引领作用,通过优化区域合作机制、试点低空空域开放、建设跨区域创新共享平台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同时,南京将通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增强全球竞争力,推动中国航空工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