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白驹过隙,光阴催生命老去。
冬至翩然而袭。人们刚刚送别深秋凉意,又紧握色彩斑斓的冬日暖阳。
冬至前夕,有朋友打招呼说:“冬至这一天微信早安的祝福语就不要说‘快乐’了,只道一声‘安康’就好!”
那么冬至这天正好是生日呢?朋友说:“待到次日太阳出来后,说一声快乐,不是更好吗?”
冬至不问候,因为这一天被视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许多地方都有祭奠亡灵、怀念故去亲人的习俗。
中国古代,一直把冬至节气看作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汉代,皇帝更是把冬至定为国家法定节日。隋唐盛行,过冬习俗相沿至今。
每逢冬至节日,历代帝王皆要举行祭天祈福仪式。朝廷百官则在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后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百姓祭祖时,晚辈有给长辈行“履长”的礼敬之俗,学生则有“隆师”之俗。学校放假,商旅停业,亲朋好友相聚“贺冬”,互送礼物酒食。正所谓拜天地、拜祖宗,贺君亲、贺师长,相互拜贺,热闹非凡。
冬至,是“大冬”,又称“亚年”,冬至前一天叫“小冬”。在乡下,迎接冬至,是正式而又盛大的事情。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除了祭祖,包饺子、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意味着“团圆”、“圆满”,说明“冬至”节也是非常隆重的。
在苏北小城,冬至与清明节一样重要。除夕、清明、中元与冬至,一年中一共有四次。现在怀念已故亲人、追思深铭于心的昔日温馨,越来越成为人们情感的一种寄托。过冬前一天中午,不少人家都要“烧纸”“烧冥币”,这是对祖先或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祭奠形式。
逝水如斯,人事代谢。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心中常常充溢着一种思乡怀旧的情愫。不管时光怎样流逝,儿时过冬的情景,至今仍然鲜活地浮现在我眼前,催发着我反复咀嚼昔日过往的点点念想。
曾记得,每到冬至“过节”,奶奶都会准备一桌好菜,有荤有素。嗲嗲在八仙桌的北、东、西三侧分别放好酒盅,酒盅里倒上酒,碗里盛上饭,搁上筷子。然后,在八仙桌前,要给逝去的老人烧些“纸钱”或是“元宝”,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衣食无忧”。同时,在门边,嗲嗲不时小声嘀咕道:“某门某氏,老嗲嗲、老奶奶,今天是过冬,回家吃饭拿钱,保佑一家老小平安!”
进入“冬至”,意味着进入“九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交冬数九”。小时候的数九天是寒冷的,是伸不开手的。旧日乡下,母亲自然是闲不住的。新棉花已经弹好,母亲白天要把旧棉被铺展拆开,用手指触摸着,哪里薄了,就用新的棉花续上,再用热盐水瓶子熨平,然后开始一针一线缝制。阳光异样刺白,好像也被母亲缝入了棉被里。夜晚掌上灯,我们姊妹三个脱下的棉衣棉裤,母亲都要仔仔细细地检查一遍,找到破洞,再就着昏黄的煤油灯光线缝缝补补。我幼时顽劣,袖头特别容易磨破,棉花时常被我掏空许多。母亲就要另接一块布,再续一些棉花,如此忙到子夜。现在想来,老人家不就是为了能让子女有一个个“暖冬”吗?然而时至今日,母亲却已故去三年,家中再无棉衣棉裤,而我再也见不到母亲那虔诚的眼神。
冬至大如年。传承的是民俗,赋予的却是乡愁。这一天,不仅是季节的转折点,也不只是一个节气,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生命的象征。
今年冬至,我给朋友的微信中说:“冬至后的日子,我期望,昙花永不凋谢,常开在人间;我祈福,冬天阳光明媚,融化冰雪寒;我祝愿,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心温暖,人温馨;我痴想,流星永不消失,适时点缀夜色灿烂。”
“岁月在内心应如琴音般悠扬,如沙滩般宽广,如秋叶般成熟,亦如奶茶般香醇,如风儿般自由,如河流般奔腾。冬至后的阳光,如智者般深邃,充满智慧与洞见。”朋友回来一段温馨的话语。
是的,岁月是一场花开的盛宴,人们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能给心灵带来抚慰。得失随缘,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与财富。
一年一冬至,一岁一安康!冬至后的日子,像花开一样,艳艳的……如此,那该多好啊!
作者简介
高新东,笔名凡夫高。江苏盐城人,研究生学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1990年7月参加工作,机关公务员。爱好读书、写作,喜欢音乐、书法,热衷旅游、体育。代表作有《又闻焦屑香》《老屋门前梨花开》《月儿又圆时》《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心中的小院》等。已出版著作有《光阴也长大》《秋色如春》《站在岸上赏月》《飞过一片时间的海》《心论语》《大丰叙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