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发布会在南京图书馆成功举办。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致辞,南京图书馆馆长、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陈军作平台建设情况介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处长汪亮、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相关领导和全体同仁参加了会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文化报》、《新华日报》、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江苏广电、《江南时报》《现代快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代表到场采访。发布会由南京图书馆副馆长陈立主持。
张志清副馆长的致辞以“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公益发布、深度标引、具有普遍用途为切入点,指出此平台具有四点重要意义:首先,古籍是记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平台的发布是对于江苏古籍资源的保护和集中展示,起到了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作用。其次,此平台是古籍数字化和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成果,可以提高古籍传播的广度。再次,平台的建立为进一步开展古籍整理,推动相关古籍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后,鉴于古籍可以演绎改编,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此平台的开放有助于吸引全社会参与古籍的阐释开发和活化利用。
陈军馆长表示,过去藏书楼秘不示人,而现在的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服务读者为己任,以开放共享为目标。开展古籍数字化建设,不仅可以推动古籍再生性保护,也可以此为抓手,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助力文化繁荣、坚定文化自信。陈军馆长为在场嘉宾详细介绍平台建设情况,该平台目前主要有“古籍目录资源”“全文影像资源”“古籍视频和展览资源”三部分内容,全网发布,检索便捷,既面向专家学者和古籍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服务,也可以满足更广泛的大众需求,以免费、开放、融合为原则,让用户随时随地可通过电脑及移动客户端访问,并将根据省内其他公藏单位的古籍数字化资源与古籍活化利用特色,创设新栏目,不断丰富平台内容。
张志清副馆长、王红蕾主任、汪亮处长和陈军馆长共同宣布“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正式发布。而后,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周蓉现场演示操作,对平台的登入和各个版块的使用方法做详细介绍。最后,针对此平台的使用和江苏省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媒体代表们向专家领导积极提问并进行采访,现场反应热烈。
江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重要的古籍收藏大省。南京图书馆作为江苏省级公共图书馆,肩负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大力推进古籍数字化和智慧化进程,着力建设“江苏省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并在今年正式启用。截至目前,平台可提供三大部分内容,其中“古籍目录资源”部分下设“江苏省古籍存藏目录”与“馆藏新印丛书综合目录”两个专题目录数据库,提供104807条古籍目录的综合检索。古籍全文影像资源部分发布南京图书馆藏古籍5035部24644册3272938页,其中深度建设有“清人文集”(502部,1630册)和“稀见方志”(140部,818册)两个专题数据库,实现书名、序跋目录、卷次、篇名等四个层级的标引,方便使用者按相关字段检索。此外,还提供有4393部22196册其他馆藏古籍的全文图像,包括宋本15部、元本25部、明本1084部、稿本511部。“古籍视频和展览资源”部分则集中展示南图制作的40个专题视频和举办过的7个专题展览,方便读者随时集中浏览。
该平台着力于统筹全省古籍收藏单位古籍数字资源,反映江苏地方文脉传承特点,为读者阅读古籍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也有助于完善智慧图书馆建设。未来南京图书馆计划深入挖掘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加强统筹协调,实现共建共享;吸引用户参与,共同推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