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向新而行,提质奋进立潮头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江苏南通:向新而行,提质奋进立潮头

刚刚过去的2024年,新质生产力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再次成为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如何增强科创动能、推动产业能级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增效?会场内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相关人士展开热议。

培育科创动能

科创“引擎”发力,激活向“新”动力。2024年,我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布局培育未来产业,与东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共建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招引科创项目1620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300家,有力推进了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政府工作报告围绕“聚力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提出切实增强科创动能等多项务实举措。“既描绘了蓝图、凝聚了共识,更为今后的科技创新工作厘清干的思路、激发干的动力。”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局长吴佳华说,新的一年,科技部门将聚焦“科技招商突破”和“产业创新提质”两大主攻方向,按照科技资金股权化、园区产业特色化、产业投资垂直化、创新平台市场化和科技招商专业化的思路,大力实施科技招商量质齐升、产业园区特色提升、创新平台转型升级、科创金融产业赋能四大行动,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科创细分赛道,着力提升海洋产业、养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全市特色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努力营造鼓励创新、乐见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向“新”发力,离不开政策助力。“我们将深入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激发科创动能,助推产业升级,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市人大代表、市财政局局长曹金海表示,该局将进一步优化完善市级产业、科技、人才、金融等政策,持续丰富财政政策“工具箱”,综合采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拨投结合等方式精准支持企业发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基金布局,加快高端装备、未来产业、海洋产业等基金组建,大力开展资本招商,强化招投联动,以基金链延伸产业链、做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同时,深入推进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建设,聚焦支小支科,优化财政金融产品供给,强化融资担保增信,切实缓解小微和科创企业融资难题。

随着科创半径不断拓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创资源不断向南通汇聚。为突破县域科创资源不足瓶颈,如皋探索“双飞地”发展模式,先后与上海交大、复旦等高校、院所合作建设了5家“科创飞地”,累计导入孵化项目超百个,落户优质项目20余个。“我们将持续深耕‘一线孵化、如皋转化’创新发展模式,深度参与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全方位对接上海、融入苏南,全面提升平台载体建设运营质效。”如皋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鸣华说,如皋将探索布局北京、深圳等科创资源富集的飞地,加快建设思源型电力装备离岸孵化中心。同时,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以及上海各大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探索运用“拨投结合”方式支持优质项目,精准推进“产学研”合作。

深化科教融合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交汇点,承担着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持续深化科教融合,特别提到要‘联手南通大学共建电子设计自动化、新能源技术装备等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这既是对我校近几年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的一种肯定和认可,更是一种鞭策和期待。”市政协委员、南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仲崇贵表示,作为基础学科物理和光电类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更应该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将量子信息、纳米多功能材料、光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公共研发平台的打造与建设,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职教融通,多模并举,为把南通加快建设成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贡献通大人的智慧和力量。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引育科创人才”,对此,市人大代表、市科协主席成媛媛深有感触:“我们要持续优化科技自立自强人才资源,激活聚才新末梢。”她说,市科协将在去年邀请多位院士来通深入企业开展指导的基础上,实施“十百千”计划,新建10家园区科协、百家企业科协、联系服务千名科技领军人才,进一步加强市、县、园区、高校、企业科协联动协同,更好构建人才服务网络。同时将拓展引才新路径,举办中国科协“领航计划”青年科技人才国情研修班和港澳台大学生走进南通等活动,深入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院士专家南通行”等,持续激发科技人才新动能。

去年11月成立的市人才学会科创人才专业委员会,立足汇聚高端智力服务创新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海鹏是专委会委员之一。他建议,南通要加快构建科创人才引育协同网络,深化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顶尖科研机构及领先科技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南通市域内高水平大学、知名科研机构在各自优势学科领域的深厚底蕴,精准吸引科创人才加盟。要注重青年科创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由资深教授、行业专家组建双导师团队提供个性化指导,组织科创人才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产业技术攻关任务、企业实岗实训,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此外,还可以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在通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科创人才培养项目。

提升产业能级

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锚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扎实推动产业能级提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打造面向科技前沿的现代工业名城,推动更多产业和企业站上潮头。

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深耕数控机床和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跻身中国机床第一阵营,公司的产品“高速动柱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市政协常委、国盛智科董事长潘卫国说,公司将持续创新,在误差控制等行业五大关键技术领域深度钻研;贴近下游终端应用领域,提高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针对行业供应链不匹配问题,加大核心功能部件研发力度。“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智能装备民族品牌,为南通乃至全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

“我市在工业基础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要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市人大代表、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张新艳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应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在新能源、储能技术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她建议,政府要加大对绿色产业链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针对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专项扶持政策,在产业集群建设、人才引进、试点示范项目等方面提供更多资源倾斜,构建更加完善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助力南通成为全国绿色制造的标杆城市。

实现产业与创新协同发展,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必由之路。市政协委员严勇健认为,总体来看,南通的创新链发展滞后于产业链发展,缺乏系统性产业布局。他建议,紧盯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向构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实施“产业强链”行动计划,打造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高地。大力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产业链垂直整合、核心企业提升产业链控制力。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强扶优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瞪羚企业。

来源:南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