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暖”出幸福新温度
江苏
江苏 > 徐州 > 要闻 > 正文

徐州: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暖”出幸福新温度

1月16日,徐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投票表决,确定了12类36个项目为2025年度市人大重点监督评议的民生实事项目。

从社区食堂的“一餐热饭”到学校的每年“上新”;从老旧小区不断换上“新颜”到乡村道路愈加平坦;从家门口的公园绿地日益增多到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徐州让“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积极做好一件件关乎群众生活的“关键小事”,成就了一项项惠及百姓福祉的“民生大计”。

用心回应群众期待

民生题也是“民声题”。

2023年,徐州市首次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在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差额票决产生了40项市人大重点监督评议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以同样的方式选出35项民生实事项目作为重点监督评议项目。

两年来,75个项目的实施情况均获“满意”评价。

今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征集时,市人大除依托政府征集外,还通过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收集建议,共梳理出12类39项意见,让人大代表更深度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意愿。

徐州始终把群众的期待作为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协同、促创新、落实效,紧抓“民呼我应,民呼我为”的解题关键,用心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大局,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去年,徐州紧抓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千方百计深挖就业“蓄水池”,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高质量就业空间。

十大行动!徐州举办“春风行动”“人才夜市”“人才周”等活动,一场场各具特色的招聘会助力就业供需高效匹配;

6.6亿元!徐州发放稳岗返还等补贴,“苏岗贷”“稳岗扩岗贷”“稳岗返还”,一项项精准有力的惠企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121.5亿元!徐州发放就业创业贷款,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零工驿站”“创响彭城”主题系列活动,一个个切实有效的就业创业服务举措,为重点就业群体搭建起多元化的发展平台……

就业牵着千家万户,等不起、慢不得。2025年,徐州将持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写下更加生动的注脚。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徐州,“以人民为中心”的大理念正积极回应着百姓的一个个“小”期盼。

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徐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增长了5.5%,人民群众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稳。

用力推动惠民之事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如何确保发展成果能够精准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上,进而有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徐州有着自己的“秘籍”:紧盯群众“急点、难点、愁点、盼点”,身到心到,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改革的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一件一件抓落实,实打实为群众排忧解难。

粉刷一新的墙体、雨污分离的管道、整齐划一的停车位……2024年,徐州的49个老旧小区换上“新颜”。居民“点单”、志愿者“监工”等多种创新方式,让老旧小区的改造更加因地制宜,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康复室、老年中心食堂,文娱室……一张全面绘制空间布局合理的“颐徐养老地图”,正在徐州加速形成纵向辐射带动、横向互相补充的服务保障网。“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多样化的养老选择,让老年人实现了更加具象化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演唱会、运动会、旅游节……2024年,徐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献出了一顿又一顿文商旅体的融合大餐。独特的魅力、丰富的内涵,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微之处见真情,惠民行动显大爱。徐州深知,真正的惠民不仅在于宏大的规划,更在于那些贴近民生、温暖人心的具体举措。

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到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从住有所居、行有所畅到环境有改善、文体服务有保障……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开花结果”,群众呼声也正在慢慢变成掌声。

在民生建设持续补短提优的同时,徐州始终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贴近群众心窝,真正做到和群众心连心、手拉手、情融情。

民生事,亦是发展事。今年,徐州将持续把惠民之举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常住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深入推进健康徐州建设,深入实施基层卫生强网行动、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开展全民参保扩面行动,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切实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用情绘就美好蓝图

人民的满意度是民生保障工作最大的试金石。

政策落实到不到位,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惠民举措有没有效,老百姓感受最真切。

如何有效提升人民的满意度?“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便是“微缩版”的幸福生活。

在徐州,“马上到家”“云龙便民100”“泉馨生活”等独具徐州特色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服务品牌正在稳步、有序、系统推进。

“去菜场,步行5分钟就到了!”

“办理医保续保就在镇里就能办,再也不用跑远了。”

“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诗和远方,太舒服啦。”……

民生从来不是抽象概念,它存在于房前屋后、柴米油盐的小事里。

在徐州,从养老托幼到助餐助行,从家政便民到公共就业,从家庭医疗到体育健身,从文化休闲到儿童游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服务内容逐渐壮大,受惠群众越来越多。

“城”为人而建,“市”因人而兴。群众对民生保障越满意,幸福的温度就越高,对徐州的认同感、归属感就越强。

与此同时,这份深厚的情感,也激发了大家自发维护城市、相互帮助的热情,让“有情有义徐州人”的口号愈加响亮。

在徐州的乡村小道上,有一位少年曾在这里狂蹬自行车,只为给救护车带路,为抢救老人争取宝贵时间;

在徐州的河道旁,有一群徐州人曾在这里合力救下了一位不慎落水的老人;

在徐州东站的站台上,有一位乘警曾在这里飞奔、弯腰、伏地,“40秒”救下掉入列车与站台缝隙中的孩子……

这些细微而真挚的温暖汇聚成流,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温情指数,成为推动其文明不断前行的不竭源泉。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在这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民生改善之路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新的一年,徐州将持续用民生“质感”暖出徐州人民的幸福“新温度”,稳稳托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徐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