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踏浪起,奋楫展“新”章。1月18日,江苏省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江苏直击大会现场,与您共同见证志在“挑起大梁”的江苏省,2025年发展路向何方。
现场,江苏省政协常务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带来关于加快发展未来技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从农业的重要地位来看,农业是基础性产业,探索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从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就是技术的革新、产业的创新、业态的更新,而以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正重塑着农业的未来,农业应当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
江苏是经济大省,农业资源禀赋优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农业科教实力强大,农业产业基础雄厚,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陈发棣看来,我国是农业大国,但还不是农业强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农业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农业总产值占全球农业总产值的22.5%,位列第一。但有测算显示,我国农业强国整体实现度为67.2%。对标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农业强国的特征,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农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为24%,劳动产出占总GDP的6%,一些农业强国的农业劳动力占比仅为1%-2%,却产出总GDP的5%,背后体现的,就是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差距。
二是前沿性科学技术发展滞后,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63.2%,但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的贡献普遍在80%左右。当然江苏作为经济大省,贡献率在72%左右,有很好的基础。
三是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力度不足。我国高水平农业科学家比例约为千分之0.05,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达到了千分之七到八。当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还存在着招生生源洼地、毕业生离农倾向明显,人才培养基地、平台不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
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就是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实质上又是人才驱动,而人才的培养又主要依靠教育。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推动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是基础和前提,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是重点和关键。基于此,陈发棣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以新技术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未来农业一定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以信息工程、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颠覆性技术为代表,以跨领域、高技术融合为特征,与理工科、医科、人文社科深度融合的“大农科”。未来农业与健康息息相关,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关系着人们的美好生活,更关系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围绕这些领域,一方面布局建设科技创新大平台,江苏在农业领域的平台建设上有很好的基础。建议加大力度支持建设农业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科学中心、重点实验室、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推动建设农林类区域性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汇集农科教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开展重大科研攻关。同时也要针对现在许多农业创新平台“过度建设”“建而不用”“用而不精”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激励,充分发挥国家农高区、农业园区,以及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将其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等作为相关平台主体的重要考核指标。另一方面,围绕未来农业的几大方向和农业战略新兴产业,围绕生物育种、农业与健康、生物肥药、未来食品、大食物安全等领域实施一些专项行动,提供更多支持,多布局一些揭榜挂帅项目。
二是以新人才夯实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基础。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的高层次农业人才要通过农业高等教育来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科教主体的引导、重视和投入。江苏有着丰富的农业科教资源。希望政府层面围绕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出台引导性指南和政策性文件,引导科教单位更精准地优化学科专业、完善培养路径、承接大项目;推动各个农业科教主体共同形成协同创新联盟,促进科教融汇,整合创新优势;要引导鼓励农业与不同学科之间深度交叉融合,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点。另一方面,要想办法破解农业院校生源质量“洼地”困境,提升报考涉农学科专业的吸引力,引导更多培养出的优秀农科生继续学农、为农。进一步探索完善“公费农科生”培养计划,为农业农村基层订单式培养人才,做到“入学有编、毕业有岗、定向培养”。提高农科专业生均拨款,增加农科学生奖助学金额度。优化农科生保研政策,鼓励引导更多农科生继续在农业领域深造,培养知农爱农的高层次人才。对于从事农业农村基层岗位工作的农科生给予相应补贴,并畅通职级、职称晋升通道,让农科生“下得去、留得住”。
三是以新模式优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推动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创新的源头。农业企业有科技创新的需求,也面临着人才、平台和资金的困境;而高校既有平台,又培育人才,但是也要明确产业需求作为导向。校企深度融合关键在于消除信息差,实现耦合效应。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金融、财政、土地、税收等方面的综合优惠支持,引导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加强研发投入。完善企业激励政策体系,引导企业将实验室建在高校,指导企业与高校联合创办现代农业产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新型育人组织。
四是以新制度保障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效。要不断完善人才激励与保障政策。一方面,随着研究生特别是专业学位硕、博士生的大幅扩招,急需加强现代企业的产业导师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出台相应政策完善产业导师队伍的选育以及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完善人才制度,激发人才活力;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出行等优质的生活服务、完善的社会保障,让更多的人才在江苏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