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挑大梁”,明确新航向!
江苏
江苏 > 苏州市 > 正文

苏州“挑大梁”,明确新航向!

1月18日,2025江苏省两会拉开帷幕。期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出现“苏州元素”,备受瞩目。

过去一年,苏州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7万亿元(预计数),增长约6%,增速位居全国GDP万亿级城市前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 2459.1亿元,同口径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69万亿元,增加值增长9%左右;进出口总额为2.62万亿元,增长6.9%左右。

这一年,苏州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约61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突破2000亿元,增长超10%;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突破11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九;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保险业保费收入首次破千亿元。此外,苏州还获得了35项试点试验示范项目,改革成果斐然。

被报告频频“点赞”“点题”,体现了江苏省之于苏州发展的重视。那么,步入“十四五”收官之年,苏州又将如何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履行好“挑大梁”的职责?

图片来源:苏州日报

图片来源:苏州日报

领跑全省的苏州

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苏州在多个领域的成绩得到了认可。

首先,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获批建设,主要承载地包括南京和苏州。这将为两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技术转移和转化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苏州“挑大梁”,明确新航向!

苏州实验室以及紫金山、太湖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正在加快建设。这些高端科研平台的发展,将有助于提升苏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推动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9家高新区成功进入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前50强,其中包括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9家国家级经开区跻身全国30强,如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这体现了苏州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显著成就,高新区及经开区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苏州的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

江苏省新获批的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苏州高端科技仪器集群榜上有名。这显示了苏州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优势和实力,有助于推动苏州制造业向更高端、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此外,还出台了支持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创新发展的增量举措,为昆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在长三角一体化方面,苏州牵头组建了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1+4”算力平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累计形成154项制度创新成果。这体现了苏州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积极参与和重要作用,通过创新联合体的组建和算力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区域内的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

交通方面,沪苏湖高铁建成通车,进一步加强了苏州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苏南运河二级航道整治工程全线开工,将提升内河运输能力;吴淞江整治加快实施,有利于改善区域水环境和交通条件。

苏州“挑大梁”,明确新航向!

生态环保方面,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主要入江支流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 100%;深入推动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总磷浓度达到2007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湖体平均水质30年来首次达Ⅲ类、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水平。这显示了苏州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显著成效,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苏州“挑大梁”,明确新航向!

卫生文化方面,4 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面开工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苏州医院),将提升苏州的医疗服务水平;打造“博物馆夜游”“城市足球赛” 等新亮点,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我省体育健儿在第33届奥运会、第17届残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其中盛李豪夺得本届奥运会首金引世界关注,展现了苏州的体育实力。

苏州的2025“小目标”

省政府工作报告也为苏州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持续加强苏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苏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深入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改革发展,有利于发挥苏州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推动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深入实施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将助力苏州在地球科学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推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

在自贸试验区方面,要深入实施提升战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出台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这将为苏州的自贸试验区发展提供更多机遇,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同时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完善开发区评价体系,提升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发展水平,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开展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进一步提升苏州工业园区的开放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苏州将深入实施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加快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建设,协同推进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这将加强苏州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更好地联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沿江特色先行段示范段建设,有利于苏州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推动自身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增强苏锡常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推动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将促进苏锡常地区的协同发展,提升都市圈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苏州“挑大梁”,明确新航向!

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促进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更多 “苏北好江南”,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的均衡增长。

交通方面,加快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宁淮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水乡旅游线城际铁路等,将进一步完善苏州的交通网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完成苏南运河全线二级航道建设,将提高内河运输效率,促进物流和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保方面,确保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保持Ⅱ类,持续抓好长江“十年禁渔”,以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深化太湖湖西及上游重点河道“一河一策”整治,进一步改善太湖水质;构建太湖陆域沿岸拦截圈、水域湖滨消纳圈,加强太湖生态保护和治理。

文化方面,高质量建设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深入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加强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的积极保护与创新利用,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博物馆体系,推进非遗研究、保护、传承、传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这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苏州的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挑大梁”的苏州,蓄势向前

苏州素有“中国最强地级市”之称,其产业体系完整、创新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多元、营商环境优越。在产业基础方面,苏州拥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多个万亿级产业,以及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苏州正努力推动制造业能级跃升,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打造“智造之城”。

苏州“挑大梁”,明确新航向!

苏州坚持工业立市、兴市、强市,连续两年以“新年第一会”的形式聚焦新型工业化。在2025年的“新年第一会”上,苏州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和举措,力争到2026年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迈上5万亿元;通过实施产业梯次培育计划,推动更多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加快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抢先布局未来产业;加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引育工业垂类大模型,推进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扩大制造业有效投入行动,设立新型工业化系列基金,新增制造业授信额度,保障产业用地供应等。

1月19日,出席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苏州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苏州代表团团长、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表示,苏州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把抓项目、强治理、提质效贯穿全年工作始终,着力稳外贸、稳楼市、稳就业,推进新型工业化、新消费、新一轮基建,全力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苏州“挑大梁”,明确新航向!

苏州代表团副团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表示,苏州将保持信心、保持定力、保持韧劲,以提质增效、创新转型为核心,培育创新转型的增长点,突出创新引领,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突出强基固本,坚持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加快打造“智造之城”。

面向未来,特别是面向下一个“五年计划”,如何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起“大梁”,苏州已经饱蘸浓墨,只待在时间的画图上徐徐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