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江苏
江苏 > 徐州 > 教育 > 正文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徐州市云龙区围绕“人民群众满意、学生幸福生长的高质量教育新生态”这一目标,通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让“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加强宣传引导,转变教育观念。云龙区通过健全完善“部门协调、督导检查、家校合作”三项机制,紧扣“高效课堂、课后服务、家校共育”三个重点举措,形成“顶层设计、系统推进、部门联动、家校共育”的工作格局。云龙区注重家庭教育,实施“彭城好爸妈,云龙在行动”系统工程,每所中小学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积极宣传科学的育儿观念和家庭教育方法。2024年,我区开展“云龙区校家社共育公益服务社区行”活动38场,面向学生、家长开展了396场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活动,共计20万余人次参与。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学生睡眠时间增加了,每天有更多时间去运动、阅读、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深化课程改革,课堂提质增效。云龙区教师发展中心基于精准教学云平台、智慧研修云平台探索“开放自主学、结伴互助学、精准有效学、持续深度学”的云龙“四学”课堂范式,形成“智慧研、精准教、个性学、多元评”的区域教研新样态。各校加大作业教研力度,提高分层次作业、实践性作业比例,实施“基础+特色”“分层+靶向”五育并举的作业设计理念,从“作业管理”走向“作业育人”。在省市层面推广交流的作业案例中,云龙区多所学校脱颖而出,在国家和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中,成绩显著。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加强规范管理,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云龙区先后印发《云龙区课后服务“五优工程”质量提升方案》《云龙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管理办法》等文件,从课后服务的“内容安排、实施过程、组织保障、引入途径、考核机制”五个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各学校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创新课后服务实施方式和路径,增加科技、体育、艺术等社团活动占比,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引进非学科白名单校外培训机构61家,开设课外拓展活动100余类。2024年,在徐州市编程比赛中74名学生获奖;省、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110余人次;荣获第十九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金奖,系江苏省代表队小学组唯一。在省、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云龙师生斩获特等奖19个、一等奖23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8个,省赛斩获五项全市唯一。在2024“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分别荣获小学男子乙组亚军,小学女子甲组亚军。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引导监管兼顾,规范校外机构治理。云龙区持续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和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等违规培训。同时,通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致教师的一封信》《告全区校外培训机构书》等宣传材料,加强对家长、教师和校外培训机构的引导和管理。云龙区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常态化开展专项检查,有效遏制校外培训机构违规行为。

从“减负”到“提质”云龙区教育生态焕新颜

“双减”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是“小切口”,更是大改革。下一步,云龙区将遵循“系统构建、标本兼治”原则,持续加强“双减”工作顶层谋划和分层对接,在“放管服”上下功夫。一方面,充分释放教育主阵地作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另一方面,严格管理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确保课后服务好事办实,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云龙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