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双碳”探索实践!2024年镇江绿电交易量同比增长61%
江苏
江苏 > 要闻 > 正文
站内

持续深化“双碳”探索实践!2024年镇江绿电交易量同比增长61%

新时代,“双碳”战略正在催生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去年以来

我市持续深化“双碳”探索实践

延伸打造丹阳绿色电力

碳足迹大数据平台等

一批示范数字平台

推进绿电与产业协同发展

2024年全市绿电交易量1.5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1%

图片

1

“碳管家”技能“上新”

城市碳排放核算与管理平台

(简称“碳平台”)

作为镇江在全国的首创

近年来持续优化

去年11月,全省首个绿电绿证及电碳服务综合站在丹阳揭牌成立。打开系统,轻触鼠标,丹阳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很快就对冈田智能(江苏)有限公司进行绿电溯源:“每天用绿电1000千瓦时,累计减少近300千克碳排放,后续我们将把绿电消费证明报送至第三方机构进行碳足迹认证。”

绿色综合站算起能耗账又快又准,服务综合站揭牌当天就指导5家外向型企业购买绿电约340兆瓦时,协助3家企业出售分布式光伏绿电47兆瓦时。高效精准,正是“碳平台”持续“上新”的成果。

图片

近年来

我市以构建能源辞典

和“双碳引擎”为目标

以服务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指导企业节能降碳为核心

进一步推动碳平台建设

从城市级到企业端

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化技术

构建起覆盖全域的

智能化碳排放数据收集、分析系统

建立了“市-区(县)-园区-企业”

四级能耗监测体系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碳平台已实现全市2601家规上工业企业基本信息和用能数据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102家重点用能单位实现了用能数据在线监测。此外,创新性设计节能审查模块,汇总整合项目节能报告、节能审查文件及节能验收报告,实现了节能审查工作的线上化、闭环化管理。

图片

2

“白色污染”全链条治理

源头减塑、末端回收

“碳”路未来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

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围绕生产、流通、使用

回收、处置等重点环节

开展塑料生产和使用源头减量

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处置

废塑料再生利用等行动

探索全生命周期模式治理“白色污染”

推进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图片

加强回收利用是塑料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在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方面可发挥的空间广阔。对此,我市应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建立塑料回收体系,并通过发展回收技术提高废弃塑料的资源综合利用率。

在丹徒区,就有这样一家企业——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企业通过再生工艺,实现废弃塑料瓶的优质化再生。分拣、预清洗、粉碎、热洗、瓶片分选、熔融造粒、连续固相增粘……生产线上,废弃塑料瓶经过多道程序,成为食品级塑料原材料,实现从“瓶”到“瓶”的绿色再生,此外还可实现纤维化应用,做成运动服、户外服等。

图片

无法进行回收利用的塑料更需要加强处理。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分类处置,强化末端治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同步开展废弃物回收,科学稳妥进行处置。

图片

3

“白名单”持续“扩容”

探路“碳”路

镇江实践持续“上新”

我市创新推出的

绿色金融清单管理机制

也为企业绿色发展注入源源动能

图片

去年,市发改委联合

人民银行镇江市分行

镇江金融监管分局

持续更新扩充并动态调整

市级绿色企业清单(白名单)

实施精准对接

以精细化金融支持更多绿色企业

推动金融服务全覆盖

不久前,全省首笔“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在我市落地。在人民银行镇江市分行的推动下,南京银行镇江分行向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腾电气”)发放“产品碳足迹挂钩贷款”200万元。

威腾电气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绿色低碳领域走在行业前端。产品的碳足迹值下降后,企业可获得相应的贷款利率优惠,从而调动企业降碳的内在动力。威腾电气也将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的投入力度。

2024年,我市印发2批绿色金融清单,涉及企业67家。数据显示,全年累计对名单内44户绿色企业提供214.45亿元授信,贷款投放量已突破81.82亿元。

原标题:2024年度,镇江全市同比增长61%!

来源:镇江发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