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江苏省统计局公布2024年经济运行数据,盐城以5.5%的GDP增速位列全省倒数,不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8%,且较2023年数据下滑明显。
这座苏北沿海城市,曾在“扬盐竞逐”中以步步紧逼的姿态引发关注,却在长三角新一轮产业洗牌中倍感压力。当上海、南京、徐州三大都市圈加速融合时,盐城变成江苏13市唯一未被纳入任何都市圈的发展“孤岛”。
然而,若仅以增速论英雄,或许会忽视盐城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从传统工业城市向新能源、高端制造跃迁的阵痛期,以及“孤岛城市”突围的独特路径。
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在2025年“新春第一会”上明确表态:“科技创新的未来已来,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赢得未来。全市上下要主动拥抱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创新的基因植入盐城产业发展的血脉,成为引领盐城发展的最强音。”这既是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战略“孤岛”
夹在都市圈之间的尴尬
盐城的孤立,首先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座拥有582公里海岸线的城市,却因“滩涂难开发、南北跨度大”的天然劣势,长期游离于长三角核心经济圈之外。
2024年上海都市圈扩容,泰州搭上末班车,盐城却被彻底排除在外,网友戏称其属于“环太平洋都市圈”。
这种边缘化直接导致资源虹吸效应加剧:高铁2小时直达上海、南京的便利交通,反而加速了本地人才和资本向苏南、浙北流动。据2024年公开数据显示,盐城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缺口超过120万。
事实上,盐城经济在江苏排名第七第八,与扬州相近,经济实力不差,甚至优于部分省会城市,但暴露出“孤岛”属性的危机感。
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周边有上海、苏州等超一线或一线城市,岗位多、工作环境优、同龄人交流机会多,对年轻人吸引力大;
二是在长三角地区,盐城相比周边大城市,教育、医疗逊色,配套设施和待遇也不完善,交通便利又使人员流动更方便,很多人选择落户大城市;
三是盐城房价曾一度疯狂,两年前单价两万、三万的二手房都有人抢购,如今虽已降价,但高房价仍是导致百万人离开盐城的原因之一。
科技创新
“孤岛”效应的破局之路
然而,这种“孤岛”属性也倒逼盐城另辟蹊径。
当下,盐城的紧迫感源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窗口期”。 传统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面临转型压力,以新能源为典型代表的新质产业正在展现爆发力。
例如,金风科技在盐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了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这些平台的建立,不仅提升了金风科技的自主研发能力,还带动了整个风电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除了金风科技,盐城还有众多像富乐华半导体、画你爱萌这样的独角兽企业,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富乐华半导体作为功率半导体领域的佼佼者,成功研发出了活性金属钎焊基板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而画你爱萌则专注于智能穿戴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凭借其独特的产品设计和卓越的用户体验,在市场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把创新基因植入产业血脉”,这些创新型企业的崛起,不仅提升了盐城的产业竞争力,还激发了整个城市的创新活力,成为盐城破局“孤岛”效应的关键“筹码”。
在政策层面,盐城正押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2025年“新春第一会”上印发的《盐城市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了时间表、任务轴和路线图:
到2027年,盐城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跻身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前10强;
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高企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4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50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4%。
此外,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这座沿海城市应有更多出路。
德国不莱梅曾凭借港口优势,从汽车制造转型为风机制造中心。而德国不莱梅州与盐城大丰区,在人口、区位等方面颇具共通点。如今的不莱梅哈芬港已发展为德国海上风电产业的中心,而大丰也拥有技术先进的风电机组制造等产业集群。
当下,大丰港国际合作绿色低碳产业园、中欧产业园、中德碳纤维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合作项目持续推进。在中欧合作不断推进的历程中,盐城正积极发挥新能源产业“千亿蓝海”的资源禀赋,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未来出路
重构“港口+腹地”的新经济地理
盐城的困境,本质上是中国中等城市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人口集聚”三角关系中失衡的缩影。当一线城市通过都市圈扩张强化资源掌控力,盐城这类“孤岛城市”必须找到差异化生存策略: 或如苏州般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或如合肥般赌注式培育新兴产业。
盐城的GDP增速放缓,实则是转型期的必然阵痛。
从汽车独大到新能源崛起,从“代工车间”到创新策源,这座城市的产业基因正在重构。周斌提出的“科产融合”战略,本质是一场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深层次变革。
同时,盐城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重新定义其区位价值。随着盐通高铁开通,盐城港货物吞吐量扩增,成为长三角北翼枢纽港。若能以“港口经济+腹地联动”模式,将沿海滩涂转化为新能源装备出口基地,或可打开新增长空间。
2025年,盐城与德国不莱梅港的深化合作,或将开启新的增长周期。这座曾自嘲“环太平洋”的城市,正在将地理边缘性转化为开放前沿性。正如全球产业变迁史所示,真正的转型从不在顺境中完成——盐城的危机,需要“危”中寻“机”。
来源:灯塔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