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是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为“不止罕见”。罕见病被定义为:新生儿发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率小于万分之一、患病人数小于14万人的疾病。
当天上午9:00,南京鼓楼医院在该院钢琴厅举办了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来自内分泌科、感染性疾病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肾科、血液科、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脏外科、妇产科、儿科、生殖医学中心、骨科等14个科室的15位专家共同参与,为罕见病患者及家庭提供专业的医疗咨询与指导,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与希望。
尽管单一罕见病的发病率通常低于1/2000,但全球罕见病种类多达约7000种,约占人类疾病种类的10%,患者总数高达3.5亿左右。在我国,约有2000万患者正在与罕见病作斗争。这些疾病通常病情复杂,涉及多系统、多脏器,且约有80%为遗传性疾病,其诊断、治疗和预防都充满挑战。为提升社会对罕见病的认知,推动罕见病诊疗技术的发展,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被定为国际罕见病日。
据统计,罕见病大约80%为遗传性疾病,50%发病于儿童期,疾病常累及多个器官。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新生儿筛查等手段可有效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南京鼓楼医院生殖医学科的张宁媛主任医师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罕见病虽然发病率低,但一旦发病,对患者及其家庭、社会的负担都非常大。幸运的是,部分罕见病可以通过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进行预防。”她进一步解释道:“在胚胎植入子宫之前,我们可以进行遗传学诊断,筛查出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从而避免移植这些胚胎,从根本上杜绝孩子患病的风险。”
张宁媛主任医师还分享了一个案例:义诊现场有一位法布雷疾病患者带着女儿前来咨询,该患者的女儿已经20多岁,携带了单基因位点的变异。现在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她的后代避免患上同样的疾病。张宁媛强调:“这项技术不仅为罕见病患者家庭带来了希望,也为罕见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手段。”
链接:如何预防罕见病?
一级预防:婚前检查:避免隐形遗传病遗传给下一代。罕见病患者可以进行遗传学诊断,筛查出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通过三代试管婴儿技术进行预防。
二级预防:产前检查:定期产检,通过技术进行胎儿宫内诊断。
三级预防:新生儿筛查: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某些罕见病在发病前如果能进行药物控制到好的效果,孩子可能会像普通人一样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