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以金融之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江苏
江苏 > 财经 > 正文
站内

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以金融之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座谈会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动力,也为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邮储银行江苏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以更大力度落实“五篇大文章”,以更实举措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4年,该行积极践行制造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服务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光纤光缆等关键产业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超85亿元,增速达到60%,高出各项贷款44个百分点。该行纵深推进“园区+”行动,与43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园区签订合作协议,组织全省200家园区管委会、50家城投企业等参加“园区+”赋能现场推进会,全力支持园区提档升级。2024年,重点产业园区新增授信企业497户,新增贷款投放1148亿元,规上企业覆盖率提升8.7个百分点。同时,该行设立了13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应用“技术流”“看未来”模型,服务着9800多家科技型企业。该行以“强县富镇行动”为抓手,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以体系化下沉驱动规模化效应。立足“五个入格”,探索搭建“三张网”,率先上线三农网格化运营工具,深度参与地方网格化治理,以金融活水提升基层金融服务效能。

在江苏苏州,恒力集团是此次参与民营企业座谈会的代表之一,也是邮储银行重要服务对象。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作为一家立足主业、坚守实业的国际型企业,恒力集团以炼油、石化、聚酯新材料和纺织全产业链发展为核心,拥有全球产能最大的PTA工厂之一、全球最大的功能性纤维生产基地和织造企业之一。集团员工达17万,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其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品牌价值均位居国际行业前列。邮储银行坚持党建引领,苏州吴江区支行党总支部与恒力化纤行政党支部等单位签订四方共建协议;深化业务融合,持续为恒力集团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底,邮储银行为该企业提供了超百亿元融资支持,同时还创新服务方式,着力开展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探索。当时,恒力集团以非公开方式成功发行120亿元可交换公司债券,期限3年。邮储银行主动服务,成功联合地方银行同业,通过创新并购贷款方式为恒力集团又提供了融资支持。该次并购银团项目总融资金额60多亿元。不仅满足了恒力集团融资需求,更是邮储银行系统内的全国首笔可交债回购型并购贷款,也是江苏省分行首笔民营企业并购贷款,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与宝贵的实践经验。

在江苏南京,邮储银行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靠前发力、精准施策,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芯德科技是南京的一家高科技企业,2024年9月,芯德科技成功实现了5nm芯片封装结构出货,展现出强大技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走进芯德科技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技术人员忙碌调试设备,企业全力投入新一轮技术攻关和市场拓展。然而,企业负责人坦言发展过程面临挑战:“我们作为年轻高科技企业,虽在技术上取得突破,但初期研发投入大,客户孵化周期长,加上重资产制造业特色,固定资产投入巨大,企业在长期资金投入上承受较大压力。”“科技创新不能停,资金支持不能断。”芯德科技面临的资金难题,正是邮储银行关注重点。在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下,邮储银行迅速行动,依托“技术流”评价体系,为企业提供高达8000万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其中首笔2000万元科创信用贷款已于2025年1月顺利放款。

在江苏泰州,邮储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主动作为、持续发力,为泰州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邮储银行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市场、园区、产业集群、乡镇街道,开展自主对接,延伸服务触角。结合泰州产业特色,邮储银行围绕构建“大海新晨”为标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战略布局,依托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小企业贷款、公司贷款产品,结合再贷款和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大小并举,提升对制造业、绿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覆盖率。围绕泰州地区“生态圈”“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产业集群”“商业集群”,畅通GBC联动渠道,开展链式连接、网状融合,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凝心聚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仅当地邮储银行就为民营企业投放贷款达160亿元,其中信用类达75亿元。2024年11月,邮储银行靖江支行在走访过程中了解某科技型企业有融资需求,该行主动宣传江苏省制造业设备更新财政贴息政策,并协助企业成功申报入库,最终邮储银行为该企业提供了科创贷款500多万元,利率定价只有2.85%,同时还享受省级财政1%贴息。邮储银行通过较低的融资价格,让利于民企,既为企业降低了融资成本,又助力企业获得财政补贴,实现产业升级,赢得了企业高度赞誉。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