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座谈交流
江苏
江苏 > 徐州 > 要闻 > 正文
站内

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知识产权出版社座谈交流

3月5日上午,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座谈,就加强非正常专利申请排查、利用大数据工具提升专利预审效率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

座谈中,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介绍了在专利预审工作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与需求,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详细展示了知识产权大数据与智慧服务系统的功能特点与应用场景,双方就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工具为知识产权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进行了深入探讨。

加强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排查是保障专利预审质量的重要环节,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始终秉持着对非正常专利申请“零容忍”的态度,通过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审核、动态化监管、科学化预审,规范专利申请预审请求,更大程度发挥服务创新、保护创造积极作用。

强化规范化管理

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严格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预审业务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先后制定出台专利预审服务管理办法等6项工作制度,明确预审工作任务目标、业务管理、流程周期、责任主体,确保预审案件的接收、处理及出案各环节流转顺畅,主体备案、备案复核、案件预约、案件分配等流程工作衔接有序,为预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严把常态化审核

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备案主体跟踪机制,通过电话回访、现场座谈等方式核查申请主体的技术领域、研发能力及联系人身份等相关情况,确保备案主体的资质符合备案要求。坚持备案主体资质核查常态化,年度完成对近2000家备案主体和300余家登记专利代理机构的资质复核。

加强动态化监管

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健全完善长效约谈制度,把约谈提醒作为加强动态监管的有力抓手,做到提醒在前、引导在先,坚持帮扶为主、处理为辅的原则,对出现问题的备案主体或代理机构加强服务辅导,对经帮扶后仍出现违反规定、扰乱预审工作秩序的行为及时处理,督促开展情况分析、自查整改,引导备案主体及代理机构自觉规范专利申请行为。

健全科学化工作机制

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创新“三维”预审工作机制,将预审视角由点及面,打破局限于申请文本的思维模式,从申请人的研发实力、代理机构的代理能力、专利申请质量三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分析,力求在预审端筛查出异常申请,将质量导向贯穿于预审全流程。为进一步优化专利预审服务,出台《关于印发〈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服务帮扶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取消专利预审案件预约的通知》,自2024年11月15日起,取消专利预审案件预约环节,并对专利预审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预审案件可现提现交,实现专利预审申请不抢号、不预约。

来源:徐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