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江苏
江苏 > 无锡 > 正文
站内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经济大省江苏有了发展新方向。

而在如何“挑大梁”这一时代课题的背后,有着一份坚定的“万石担当”。

当苏锡常的产业脉搏与太湖湾的创新浪潮共振,一场“追新逐质”的工业革新正在宜兴万石镇活力上演。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金山环保的智能车间里,焊接机器人精准缝合环保装备的“绿色经脉”;九洲封头万吨压机轰鸣中,核设备穹顶锻造着大国重器的星辰之梦;石材数字工厂内,“石材精灵”成就工业美学的精确弧线;数百亩“工业锈带”腾笼换鸟,数十亿元优质项目重构城市天际线;上海东方明珠旅游码头上,由万石镇企业健龙电器打造的长江首艘、全国内河最大马力纯电动全回转拖轮“宁港电拖1”正式入列……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从石材帝国榔头铿锵的1.0时代到智能制造键盘跃动的4.0革命;从“亩均税收论英雄”的存量博弈到“苏锡常产业溢出承载地”的增量突破——万石镇正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棋盘上落子如飞。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一石激起万石“新”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这句传唱20年的旋律,藏着无锡人最深的骄傲,也藏着宜兴万石镇产业革新的坚定信念。从蓝藻变废为宝的“魔术”,到石材加工的“数字分身”,这座小镇正用一场“绿色+智能”的双重革命,带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万石答案”。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当游客徜徉于湖光山色时,万石镇企业金山环保正默默专研一道生态难题:蓝藻治理。他们自主研发的“全天候智能离岸打捞技术(AIO)”,就像给太湖装上了“CT扫描仪”,能实时锁定蓝藻聚集点;而“底泥在线捕捞脱水技术(OMD)”则直接把臭烘烘的蓝藻和淤泥变成藻粉、生物炭基肥,甚至加工成农业“黄金”生物质碳源。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吞”下蓝藻,“吐”出原料,如此的绿色场景每天都在金山环保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科研示范基地里循环发生。蓝藻经过系列处理即可变废为宝,进一步加工制成的“金山碳”还可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净化剂”。

踏浪数字经济大潮,万石镇产业格局尽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特色。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金山环保的标准化智能车间内,数字孪生平台正实时监控生产全流程,品控、物流等环节均可实现全链路追溯。最新上线的“一体化箱体模块全自动焊接生产线”更是让关键工序一步到位,确保数据参数零误差。金山环保的种种实践正以智能化、数字化为杠杆,撬动了“绿色万石”的丰富潜能。2024年,万石镇已创建省级智能车间3 家。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如此的“新”故事还有更多。当下,这座“中国封头之乡”已然超越“铁疙瘩”的传统概念,进而实现“核级逆袭”——九洲封头正在上线核设备封头制造项目,购置数控压机、数控压鼓旋压机组等先进智能自动化设备,建成达产后将形成核设备封头 16000 吨的年生产能力。华威封头具有多条自动化、智能化冷压生产线,可以整体制作13000吨的椭圆封头,装备能力全国领先。

扫码下单,石头自己“长”出客户家——这同样是“石海明珠”的“新玩法”。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走进万石镇的华东石材市场的“数字工厂”,机器已取代人工实现了对石材生产全流程的监控和管理。每一块石材都被贴上“身份证”,扫码就能追溯从矿山到客厅的全流程。更精彩的是“石材精灵智能系统”:客户在APP上DIY设计,AI自动生成3D效果图和切割方案,连边角料都能精准计算。得益于数字化管理平台,石材原料利用率提高20%,产能同比增加200%。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当别人还在讨论“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万石镇已用太湖西岸的这场生动实践写下答案: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天生的劣势,只有不敢破局的思维。《太湖美》的悠扬旋律中,藏着这座苏南小镇实现产业突围的胆识与恒心。

更广的视野,更深的变革

全国两会要求:“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眼下,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而地处太湖西岸的宜兴万石镇,作为苏锡常一体化发展的“北大门”,正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浪潮。随着周杨公路、范蠡大道北延等交通动脉的贯通,万石镇正从曾经的“几何中心”转变为承接苏锡常产业溢出、链接长三角创新要素的关键节点。

抢抓时代机遇不仅需要地理区位的天然优势,更要主动布局。

2024年,镇领导班子带队奔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高地,以“叩门招商”的诚意对接20余个城市,走访100余家企业,成功引入无锡鑫泓盛管业有限公司精密焊管研发生产项目、无锡市普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集成一体化液压驱动设备项目、常州亚祺轻合金制品有限公司年产20万套新能源系统配套设备生产项目、中城大有产业集团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项目等兼具创新力与成长性的项目。这种“精准滴灌”式的招商策略,让外引项目与本地石材、封头等传统产业形成互补,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延伸。

更具标志性的是两场高规格活动: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2024年6月,宜兴太湖湾智能装备产业园区万石镇产业项目推进会召开,总投资超26亿元的12个项目集中亮相,涵盖精密液压油缸、电子金属件等智能制造领域,其中亦东新材料项目通过盘活22.4亩低效用地,实现年销售额3亿元的产能升级。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同年10月,中国陶都金秋经贸洽谈会上,总投资37.5亿元的8个项目签约落户,包括独立储能电站、新能源配套设备等绿色产业,为“苏锡常智造走廊”再添强劲引擎。

项目纷至沓来,土地资源却日益紧缺。万石镇选择向“沉睡”的存量要增量:2023年8月启动全市首个工业用地盘活试点,以“亩均税收”为标尺,将500余亩低效用地贴上“身份标签”。

原扬名地块148亩工业用地中,70亩长期闲置,其余部分亩均税收不足1万元。通过国企市场化运作,镇政府以股权收购、厂房改造等方式将其转化为“拎包入住”的招商载体,在2024年先后吸引5家优质企业落户,实现土地效能跃升。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更具突破性的是兰之星地块的转型——95亩闲置土地新建4栋标准厂房,承载4个智能制造项目,投产后预计年税收超4000万元,成为“寸土生寸金”的典范。

这种“腾笼换鸟”并非简单置换,而是与产业升级深度绑定。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在华东石材市场,传统大棚被改建为高端小微产业园,吸引多个新项目意向入驻;九洲封头锻造通过27亩盘活土地布局核设备封头制造,预计新增年销售2亿元。一年半来,全镇累计回购土地562亩,盘活土地213亩,落户11个总投资26亿元的项目,形成“科技+生态+税收”三重筛选机制,确保每一寸土地都服务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万石镇的实践揭示了一条清晰路径:以更广的视野拓宽发展半径,以土地制度改革的刀刃向内破除瓶颈。当342省道的车流与范蠡大道的灯火交织,这里已不仅是交通意义上的枢纽要地,更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强磁场”。

“万”分诚意,美好“石”光

2024年5月13日,在宜兴市万石镇便民服务中心,一张崭新的营业执照被递到金宇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手中。这张证书既是万石镇承接内资企业登记审批事项后的“首单”成果,更标志着政务服务从“多头跑”向“一站式”的跨越式升级。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这一成果的背后,是万石镇锚定“苏锡常一体化发展中心枢纽”目标的系统性布局。作为锡常宜三地交界的“桥头堡”,万石镇率先打破行政壁垒,推出乡镇级“跨区域通办”服务,覆盖商事登记、医保等29项高频事项。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自该机制运行以来,万石镇已为47家从无锡搬迁至万石镇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无缝衔接服务。为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万石镇还悉心组建助企服务小分队,并以市数据局“益企同心”服务行动方案发布为契机,将备案、股权登记等多项业务纳入“常规事项不出镇”清单,实现从项目审批到法律咨询的“全周期护航”。

助企惠企的触角还在不断延伸。

法治环境的优化正为营商环境注入“稳定剂”。万石镇依托华东石材市场,成立宜兴市首家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创“商会+法庭”调解新模式;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专项普法行动,向石材市场商户普及市场安全生产、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知识;针对新业态群体,打造法律援助工作站,简化薪酬追索、工伤赔偿等案件流程。

立足长三角的时空坐标,这份“万石魅力”交融四面、通达八方。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眼下,随着锡宜高速万石段等交通项目不断推进,万石不仅与无锡、常州形成“20分钟通勤圈”,还成功迈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镇内路网亦是同步升级——茶亭路通过拓宽工程新增智能停车系统,万兴路融合江南水乡风格进行立面改造,昔日的拥堵路段蜕变为“颜值与功能并存”的产业走廊。

这里不仅有大交通的便利,更有把民生小事当大事办的温度。

“万”卷蓝图,“石”代争先| 宜兴万石镇:以“万”分诚意拥抱产业向“新”!

投入7000万元改造农村污水管网,让生态与产业和谐共生;重启停滞多年的商业广场项目,打造集商贸、休闲于一体的新地标;每年500万元投入教育设施升级,解决企业员工子女入学之忧。

如今的万石镇,正以“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将营商“软环境”转化为发展“硬实力”。从一张营业执照的革新到全域服务的升级,从阡陌纵横到路网如织,这片热土用“万”分诚意,与每一位追梦人共享美好“石”光。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