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基础教育示范性育人模式研创项目指导专家莅临云龙区深入徐州市太行路小学开展专题调研工作。
《协同育人视域下小学思政课程生态圈构建实践探索》项目立项一年多以来,项目组以“多维协同,因材育人”为学科主张,遵循“学科教学→学科教育→系统育人”的教育逻辑,积极回应构建小学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的使命担当。专家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学校在项目引领下校园文化提升、教师队伍发展和学校课程建设等情况。
作为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的紧密型成员校,从建校起,徐州市太行路小学就承担着延伸优质教育触角,以集团化办学打破城乡教育“壁垒”、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使命。
一年多来,学校获得江苏省中小学思政育人特色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徐州市新教育实验学校、徐州市融合教育示范校等荣誉。
江苏省教育学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吴兆虎指出,项目组能够根据研创方案扎实开展实践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希望项目组聚焦研创的难点,从协同教学、协同育人、构建全学科育人良好生态等视角层层推进。
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教育厅原二级巡视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斌在点评中指出,项目组通过一个项目汇报、一堂课、一台戏、一幕剧、一组过程性材料呈现出实实在在的研创效果。同时,对研创项目从理论提升、模式建构、更大范围辐射引领等方面提出深化建议。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江苏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研究员、国家特约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兼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卫国对项目进行点评。他指出,项目组从2017年开始实践探索,从协同文化、协同社区、协同课堂、协同评价、协同课程到协同育人和协同生态,非常扎实。通过调研,看到师生、学校蓬勃生长的美好样态。下一步,希望项目组围绕目标指向,以改革育人模式为突破口,探索小学思政课协同育人生态圈建构模式的内涵、特征、内容、类型与实施路径,形成“创新性、建构性、实践性、引领性”的示范性育人模式,形成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本次调研指导为项目组明确了下一步研创重点。针对基础教育的新矛盾、新挑战项目组将以新课程实施为重点,用新课改理念引领育人模式、研创项目,通过研创活动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进一步丰富实践、凝炼内涵升华理论、扩大影响力争成为育人模式的标志性范式。
来源:云龙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