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科技范!铜山棠张智慧平台“种”进田间
江苏
江苏 > 徐州 > 要闻 > 正文
站内

主打科技范!铜山棠张智慧平台“种”进田间

在铜山棠张镇,田间地头新装备、新模式、新技术等“黑科技”汇聚于此。数字农业已然覆盖农作物耕、种、管、收各环节。

主打科技范!铜山棠张智慧平台“种”进田间

3月19日,春光明媚,返青的麦苗在智慧农业平台的“管护”下,正拨节向上,茁壮成长。

如果不留意,你或许会觉得这里的麦田与普通的农田没啥差别。但细瞧之下,田头的“黑科技”让人啧啧称叹。

“这个‘方匣子’是虫情测报仪,旁边的是墒情监测仪,整套系列还配备摄像头和联网、充电桩。”站在棠张水厂南面的65亩麦地田头,铜山区棠跃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喻昕一脸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这里的设备与合作社办公楼内的徐州智慧农业平台相连,可以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进行分析。

主打科技范!铜山棠张智慧平台“种”进田间

站在田头,喻昕现场演示:“虫情测报仪可以通过聚光装置,将虫收集到监测仪内,把收集的数量反馈到智慧农业平台。同时,摄像头可以拍摄到作物叶片照片。出现棘手的病虫害,村农业主任可以把平台上拍摄的图片传给铜山区植物医院的专家,由专家提供实时指导和解决方案,帮助农民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据喻昕介绍,棠跃农机专业合作社约有100余套农机设备,常用的拖拉机、植保机、无人机、烘干机等农机都联上了智慧农业平台,如今种地更省力、更高效、更高产。

“村里的大块耕地都被纳入平台管理,这65亩地播种时,我们就是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给拖拉机下达指令,种的是徐麦45,播种深度5厘米,1亩地播50斤种子,驾驶员只要进行普通的辅助操作就行,其余的,拖拉机可以按照系统指令,自行完成。犁地时,连驾驶员也可以省去,智慧农业平台按照地块的形状,给拖拉机规划好线路,不仅速度快了,而且犁地的深度也能按照标准精准执行。粗略算下来,一亩地能增收百余斤。”喻昕说。

水稻丰收时节,烘干粮食,需要24小时值守。而棠跃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烘干机连上智慧农业平台后,把原先的“苦差事”变轻松了,“原先需要没日没夜地轮流值守,一分钟也离不了人。现在,通过烘干机内的传感装置,可以把烘干机内粮食的湿度等信息定时反馈平台,值班人员只要2小时去现场看一次就行,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

在跃进村,智慧农业平台与农田间的“融合”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广。“种”进农田的智慧平台,将科技“植入”田间,把增产增收这件事,用智慧的方案,办得妥妥的。

来源:铜山发布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