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经济大省江苏有了发展新方向。
目光汇聚无锡市锡山区,这里正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指引,为全省“勇挑大梁”贡献“锡山力量”。
眼下,一条充满“特色”的产业逐新之路在这里铺就。锡山区已明确提出坚持“产业集群+特色专业园区”,构建“四新四强”产业集群,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品牌知名度的特色专业园区。
于此,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精准医疗、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一系列蕴藏新质生产力的前沿产业加速崛起;以电动车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撬动“锡山造”走向全球的雄心;“以人为本”的“共富实践”守护好每一位相信锡山、选择锡山的创新创业者的发展信心……
科技与产业创新的“锡山浓度”
双足机器人天鹤C1有效地进行人机交互和教育应用,XGO-Rider双轮足机器人灵活穿梭于障碍物之间……这些趣味场景,正是锡山以“创新”为笔,在“未来产业”画卷上挥洒的生动注脚。
作为长三角的“智造高地”,锡山深谙“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逻辑。当人形机器人站上全球科技竞速的C位,锡山早已以“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独到打法抢滩布局。
2024年10月15日,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人形机器人产业专设了总建筑规划面积为150亩的产业园,加快集聚相关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产业园聚焦人形机器人本体、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机器视觉、软件系统等领域,致力于打造以人形机器人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并已成立芯谷产发运营公司,同步统筹推进园区项目招引、团队优化、平台构建、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如今的锡山,正以“四新四强”产业集群为骨架,撑起一座未来之城的想象。
康码生物第四代GLP-1和新型甜蛋白产品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助力锡山竞逐合成生物赛道;华晟光伏的异质结电池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0亿元;派鑫航空航天用特种合金结构件智能生产线、翔云航空级钛合金材料研发制造项目,为锡山航空航天产业带来新活力。
锡山的潜力,不仅在于产业链的集聚,更在于创新生态的化学反应。
2024年,锡山建成科创载体40万平方米,正式投用长三角工业芯谷,新增备案市级科创载体13家、创历史新高。市产业创新研究院落户锡山,新增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数量全市第一,入选市创新联合体建设培育名单22家、入围数全市第一,新认定市企业技术中心42家,入选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培育库5家,南大生物技术研究所获批“2024年度江苏省院士专家(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无锡碳中和动力技术创新中心获省重大创新平台计划专项支持、全市唯一。
与此同时,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愈发凸显。锡山去年入选中国独角兽2家,实现“零”的突破;选江苏省独角兽企业3家、全市第一。预计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00家、净增1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777家,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323家。
从实验室的灵光一现,到产线上的轰鸣不息,锡山诠释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要义。当机器人学会微笑,当合成生物重塑制造,锡山的故事早已超越技术本身,成为一座城市以创新为舟、驶向未来的时代样本。
“锡山造”的全球化之路
3月20日,锡山区迎来了一场全球瞩目的盛会——2025无锡电动车高质量出海合作签约暨电动车新品全球首发活动。现场,分布在美国、墨西哥、摩洛哥等国家的6个全球公共海外仓正式启用,长三角(无锡)电动车跨境电商产业园二期正式开园,行业首个《电动两轮车品类出海指南》正式发布。
这场盛会的背后,是锡山区以“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撬动全球化市场的战略雄心,也是中国制造业从“产品输出”迈向“品牌扎根”的生动缩影。
作为“中国电动车之乡”,锡山的电动车产业集群规模已突破660亿元,占据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雅迪、台铃、新日等品牌不仅是国内市场的领跑者,更在全球40多个国家布局超2000家销售门店,并建立了20多个生产基地。2024年,246家锡山“两车”企业,全年完成出口6.0亿美元,同比增长40.9%。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锡山的高水平开放战略。《锡山区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强体系、搭平台、培主体、建载体”的工作思路。
早在2023年10月,锡山便与阿里达成全省首个区级战略合作项目——位于锡东新城的长三角(无锡)电动车跨境电商产业园,整合选品、物流、支付等全链条服务。仅一年多时间,该产业园便带动跨境电商交易额超3600万美元,吸引超20个产业项目落户。而如今产业园二期开园,更将目标锁定“孵化6家亿级卖家、培养千名跨境人才、实现10亿元跨境出口”,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在跨境电商的棋局中,海外仓是决定物流效率与用户体验的关键落子。目前锡山台铃、泰锐森等7家电动车企业在9个国家布局了14个海外仓,其中众星作为锡山区第一家电动车跨境出海的示范企业,通过“专业团队+海外仓”的模式,2024年实现跨境电商9710模式出口同比增长超500%。
“智能化”更成为品牌出海的密钥。
在2024年11月米兰国际摩托车展上,雅迪推出一款为欧洲市场量身定制的电摩,不仅有胎压监测、GPS导航功能,还支持手机解锁和语音控制。多家欧美行业媒体参观试驾后,纷纷用“无与伦比”“改变游戏规则”形容。同年12月,台铃全球首发火眼机甲3“封神”,潮流的颜值和满载智能科技感的配置,同样吸引住全球用户的目光。
从美国小镇上受欢迎的“三蹦子”,到科技智能的电动滑板车,独立行走的无人驾驶两轮车,锡山制造的电动车频频在网络上“火”出了圈。从远程通信控制、动态安全监测、北斗定位导航等智能网联技术,到新型三电系统、防火阻燃材料、高性能合金钢,电动两轮车的科技含量与安全性、可靠性越来越高。
坚定“高水平开放”,“锡山造”行走更远。
2024年,共有35家锡山“两车”企业参加57场次境外国际性展会;13家电动车企业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考察,探索打通锡山—阿合奇—中亚丝路经贸走廊。在第136届广交会上,锡山区合计获分配94个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展区展位,创历史新高。
而今,锡山电动车产业正向千亿级产业规模迈进。此刻,“锡山造”的全球化故事才刚刚开始。
共“锡”福,向未来
春日的锡山,处处涌动着生机。在“锡望向东 职等您来”2025锡山区春风行动系列活动暨“精准送岗 区域联动”荟聚专场招聘会的现场,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应届生凌文学正与一家科技公司的HR热烈交流。这位来自盐城的小伙子,已通过招聘会顺利获得了实习机会。
通过招聘会上的“东西南北”劳务协作专区,跨区域劳务合作让更多“凌文学”们找到了人生舞台,这正是锡山厚植就业这一“最基本的民生”的生动缩影。2024年锡山城镇新增就业2.31万人。
而锡山的“幸福密码”远不止于此。
走进东北塘街道的“乐·塘”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书画室里的老人挥毫泼墨,舞蹈房的阿姨们载歌载舞,这里既是“老有颐养”的港湾,也是“学有优教”的延伸。锡山还在全省率先实施生育奖励政策,打造了全市首个“生育友好文化园”,让“幼有善育”从政策关怀延伸为文化浸润。
而在教育领域,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东北塘中学(锡山体校)的新建改扩建,让“学有优教”不再是口号——当孩子们在崭新的科学实验室里探索工程教育的奥秘时,这座城市正以“未来产业工人摇篮”的姿态,为共同富裕埋下创新的火种。
共同富裕的底色,同样是“病有良医”的安心。
2024年,锡山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投用锡山人民医院二期、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羊尖、东港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投用,“锡心医养”呼叫服务中心锡山分中心启动运行。触手可及的医疗服务正转化为“家门口幸福”。
物质丰裕之外,精神富足亦是共同富裕的深层内核。
2024年10月26日,别开生面的“荡YOUNG音乐节”在荡口古镇掀起青春风暴。在江南水乡,跟随许巍的摇滚节奏律动,与陈楚生一同领略民谣魅力,再随着郭顶、大张伟、周震南的歌声尽情摇摆。年轻、多元、新锐、艺术、时尚等色彩交相辉映……这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次潮流生态的全面升华。
如果说“荡YOUNG”是年轻态的张扬,那么“宛山湖马拉松”则是锡山对全民健康的诗意注解。2024年11月10日,1.5万名跑者迎着映月湖的晨风,奔跑在胶阳路的梧桐大道上。这条串联九里河风光带、电动车产业园的赛道,既是产业腾飞的缩影,也是生态美的见证。
当宛山湖畔的马拉松选手挥洒汗水,当荡口古镇的乐迷随着节拍起舞,当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笑着写下“夕阳无限好”,这座城市的共富图景已不再局限于经济数据,而是化作每个普通人触手可及的美好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