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全国两会的余音仍在耳畔回响,声声嘱托不仅为江苏发展锚定了关键方向,更是为扬州宝应县照亮了前行的 “新” 航道。
作为苏中腹地、扬州“北大门”,过去一年,宝应县深入实施“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显著突破:工业开票突破千亿、综合考核时隔七年重获扬州一等等次,同时成功跻身工业百强县、创新百强县、营商环境百强县、投资竞争力百强县和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行列。
3月19日,扬州市长潘国强到宝应县调研,为区域发展进一步把脉定向。他强调,宝应要抓好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当下的宝应,正紧紧围绕自身优势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奏响产业发展的激昂乐章,以稳健的经济增速回应 “勇挑大梁” 的时代命题。
向“新”谋划,蓄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此前,扬州早已明确“双万亿”目标时间表:工业开票2025年突破万亿大关、地区生产总值“十五五”迈上万亿台阶。
作为扬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呼应扬州提出的发展目标,宝应提出确保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工业开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
支撑宝应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宝应正全力做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电力装备、电子信息等传统产业,宝应瞄准高端特种电缆、关键电子材料等领域,深入实施改造升级以及 “智改数转网联” 行动,加速技术革新、产品迭代,并积极拓展市场。
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宝应加大力度招引晶硅光伏、氢能、储能、高性能合成材料等项目,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交流平台,打通产业链上的痛点堵点,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
针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宝应提前谋划布局,统筹推进算力、数据、算法协同发展,加速智能场景、大模型应用以及智能产品项目的落地。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 eVOLT、无人机等成品整机制造,更关注关键配套部件制造,如航空紧固件、电控、电池等,大力引建相关项目,加快推动未来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与集群优势。
在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的进程中,宝应在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领域同样成效斐然。尤其是在 2024 年,宝应农产品加工业营收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服务业招引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达 30 个,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而在宝应的泾河镇,吾春田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正是宝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鲜活范例。该项目由陈东、虹桥、陈桥、黄浦、张桥等5个村共同发起,建设以草莓、口感西红柿、西瓜种植为主打产品的现代农业科技大棚,实行种植技术、生产品种、物业服务、农资采购、水肥配套、品牌宣传、园区售价、财务管理 “八统一”,采用无土培植、水肥一体、基质栽培、熊蜂授粉等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方法,如今已成为泾河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与农业示范的核心区,为宝应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的勃发,离不开项目的持续注入。宝应深知,大项目、好项目是培育新质生产力、蓄能长远发展的核心引擎。
1月21日,作为 2025 年首场推介会,宝应在上海嘉定举办了2025宝应(上海)先进制造业投资推介会,现场集中签约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产业项目36个,总投资89.8亿元。
据统计,宝应获批2025年列省重大项目3项,创历年新高;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2项,实现“零的突破”;市级重大项目95项、年度投资194.9亿元,较2024年分别增长30%、24.5%,均位列全市第一;2025年一季度开工项目55项、年度投资113.1亿元,较2024年分别增长12.2%、13.2%,均位列全市第一。
加“数”前行,激活经济发展强引擎
当下,人工智能(AI)全面落地,Deepseek一鸣惊人,人们愈发意识到数字经济的能力与潜力,也更加深信它将成为新质生产力挖掘的重要支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我们将以更多创新作为和实际行动,努力在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中展现更多“扬州担当”,在数字改革引领社会变革中创造更多“扬州方案”,在数字合作提升区域协作中释放更多“扬州红利”。
在此背景下,3月7日,宝应2025年首期 “数据大讲堂”携手宝应移动公司,聚焦“AI 赋能治理现代化” 的主题,围绕“AI技术认知深化与治理能力跃升”的双重目标,深入剖析了DeepSeek大模型的技术突破、多模态智能体的演进逻辑以及AI重构产业格局的实践路径,为县域治理数字化呈上了一套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操作性的优质方案。
积极主动与时代同频共振,切实提升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加速推动新兴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正是宝应开展“数据大讲堂”的题中之义。
宝应县数据局2024年5月11日挂牌成立,在全县数据工作的起步之年,宝应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核心,通过数据和政务服务的双轮驱动,显著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全面推动了数字宝应、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和数字政府的“四个建设”。
截至2024年底,宝应县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增至 175 家,同比增长 34.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与此同时,宝应清醒地认识到,与扬州其他各县市区相较,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差距,面临严峻挑战。
新的一年,宝应锚定更高目标,勇毅前行:抢抓数字变革机遇,深入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梯度培育智能工厂30个,争创省级以上卓越和先进智能工厂5个,实现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更大力度推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倍增计划,新增数字经济规上企业10家以上,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
当数字成为引擎、创新成为风尚,宝应正凭借数字经济之 “能”,开启通往未来的新航道。
企业家站“C”位,全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宝应需要怎样的民营经济?
今年新春第一会上,县委、县政府领导与全县工业、农业、服务业、建筑业等250余家重点规模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坐到一起座谈,扫除企业家发展的疑虑困惑,增强企业望高向远的信心与决心。
同时,给出了一个定位与判断:“宝应的昨天,是广大企业拼出来的;宝应的今天,是广大企业撑起来的;宝应的明天,还要靠广大企业顶上去。”
县委书记张小辉明确指出,要让企业家坐“C位”、唱主角,全力营造企业发展的“暖环境”。
而这背后传递出一个地方经济生态的进化方向:宝应聚焦 “产业强县” 战略,推动政府从 “管理者” 向 “服务者” 角色转变,全力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于此同时,大力激励企业从“政策受益者” 升级为“创新主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简单的“喊口号”,只有真正瞄准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才能实打实纾困解难。
宝应正是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下足了功夫。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宝应努力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2024 年,宝应县级新 “一站式” 政务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6 大类 1196 件高频事项进驻率100%,极大便利了企业办事。“一网通办” 服务持续迭代升级,“一件事” 线上办件量逼近 7 万件。
在土地审批方面,办理工业用地 “竣备即发证” 8 宗,推行 “零材料提交” 首次登记 31 宗,简化流程,为企业节省时间成本。
积极推行 “综合窗口”“一站式” 等服务模式,精简审批环节,开展并联审批,构建起 “一窗受理”“一站办结” 的高效审批体系,大幅提升办事效率。
同时,打造 “店小二代帮办 1+e 服务联盟” 帮办服务品牌,为全县重大项目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办理时限压缩近 60%,用贴心服务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
市场环境是否公平开放,市场主体最有切身体会。为进一步倾听企业与群众的心声,宝应创新设立 “13110(营商 110)” 投诉监督专线,加速落实 “营商环境体验员” 制度。
四季更迭交替,每一个春天都是崭新的序章。
新时代的大鼓如春雷般咚咚作响,自然界总会迎来万万次春和景明,而宝应,正紧握实干之笔、饱蘸创新之墨,在时代浪潮中奋笔疾书,勾勒跨越发展的明媚蓝图,全力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春天。
图片来源:中共宝应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