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阳洒下
映照出奋斗者的身影
也照亮新征程的方向
如东各地铆足干劲
唱响了决胜“开门红”的
实干争春之歌
满弓劲发 重大项目“项”前冲
走进洋口港临港工业区,南通市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1.58亿元的美高微球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抓紧做好设备安装、调试扫尾工作,确保6月份顺利投产。据介绍,该项目团队开发和掌握多项世界性先进技术,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应税销售24亿元,税收1.15亿元,亩均税收96.6万元。
位于洋口镇的施壮农药项目也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150余名工人铆足干劲、有序施工。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分四期建设,目前一、二期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三期的土建施工。“公司新研发的杀虫剂、杀菌剂是国内外市场上的热门产品,一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现有产线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亟需扩大生产规模。”项目现场负责人庄辉阳介绍,新项目建成后,公司整体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洋口镇瞄准项目“全流程”,优化服务“全周期”,及时帮助解决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一开年,洋口镇的相关领导就联系了我们,了解企业面临的困难和复工复产情况。我们也在争分夺秒、加快建设,计划今年底投入试生产。”庄辉阳说。
重点项目建设既是稳经济、促发展的当务之急,又是蓄后劲、植优势的长远之策。今年以来,如东加快推动重大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县项目办携手各镇(区)齐心协力攻坚难点、打通堵点、消除卡点,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截至目前,如东在建的2025年省、市重大项目达到18个,计划总投资241亿元。
干劲满格 划出经济“上扬线”
临近一季度收官,如东一批重点企业铆足干劲、全面发力,吹响了决胜“开门红”的冲锋号。位于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的江苏海宝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赶制一批电动车动力电池,全力保障国内外市场需求,力争实现首季“开门红”。
近年来,海宝公司加快推进智改数转,进一步提升产能和产品质量,订单量持续保持稳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得到巩固拓展。公司行政总监缪根建告诉记者,为保障订单按时交付,企业开足马力,700多名员工全员在岗,以最佳状态投入生产工作。
位于大豫镇的江苏骏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开足马力保生产、赶进度。这是一家专业从事铝锌合金产品制作的企业,近年来订单量持续上涨。公司总经理陆建彬告诉记者:“很多员工知道今年订单多、生产忙,春节期间都选择留厂,抓紧时间赶制新一年的订单。”
今年,如东出台十条措施力促社会经济发展,其中对一季度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按照产值增量给予分档奖励,单家企业最高奖励30万元。县发改委副主任袁卫华表示,将持续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及时掌握企业生产情况,落实落细力促首季“开门红”各项措施,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奋力跑好开局“第一棒”、拼出经济“全年旺”,全力推动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县经济发展再攀新高奠定基础。
招大引强 持续充盈“蓄水池”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引项目既是引“眼前”更是引“未来”。
3月14日, 由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主办的2025如东(上海)产业发展合作恳谈会在上海西郊宾馆举办,9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60亿元,涵盖新材料、智能设备、半导体、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
3月24日下午,全县招商引资点调会召开,分析当前形势,部署重点任务。会议要求,始终把招商引资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明确主攻方向,扛牢责任担当,全面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以扎实有力的攻坚成效为经济发展打牢基础。
3月16日、21日、25日,双甸、洋口、马塘则相继召开招商推介会、高质量发展大会和项目签约活动,共签约18个产业项目,涵盖石油贸易、新型储能、仓储物流等方面。
持续充盈重大项目“蓄水池”,如东新开工产业项目逐年递增,从2022年的25个,到2023年的29个,再到2024年的34个,招商引资“卷”出累累硕果,为如东保持制造业生机活力提供了活水源泉,更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入新生力量。
铆定“工业强县、项目为王”发展航向,今年,如东将统筹实施产业集群筑峰、企业培优扶强、项目提速扩量等七大行动,深入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和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勇当长三角沿海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来源:如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