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南京不仅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更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劲的科技竞争力。3月26日,南京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正式启幕,全球800余位政商学界代表齐聚一堂,共赴“IN南京,赢未来”之约。
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在大会致辞时表示,本次大会搭建起了解南京、投资江苏的桥梁,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嘉宾一如既往关心关注江苏,进一步投资江苏、扎根江苏,在江苏布局更多优质要素、新兴业务、高端项目,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与我们共逐科技变革浪潮,共享高质量发展机遇,携手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在致辞时表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江苏的殷切期望,也是南京必须扛起的省会担当。”
栽下黄金梧桐树,引得四海凤凰栖。南京这座城市正以“政策礼包精准滴灌、应用场景全域开放、要素保障先行探路”的强磁场,构筑起“科创新势力”与“产业新动能”双向奔赴的引力场。南京用一场盛会向世界展现,这里不仅是创新策源的“头号实验室”,更是全球投资者共享未来的“价值共同体”。
国际面孔云集 链接全球资源
国际化成为本次大会的鲜明底色,南京正以更开放的胸襟构筑全球创新共同体。参与此次大会的800余位嘉宾中,有250人为外企、外籍专家、海外机构、外国驻华使领馆代表,占比三成以上。
全球企业巨头的战略布局印证着南京的投资引力,同样南京的招商态度,也成就了一段段“双向奔赴”的投资佳话。
宝马集团高级副总裁薄一山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在中国最大的两家软件公司都在南京。创新是这座城市提供给我们的最大优势。”
“我们在南京建立巴斯夫数字化中心,依托南京充沛的科教资源和完善的数字化产业技术,目前已经拥有超过2000多名顶尖数字化人才。”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楼剑锋表示,南京的数字化中心已经成为支持巴斯夫在中国乃至亚太区进一步实施数字化战略的核心平台。
“南京市、秦淮区两级领导多次为奇安信的产业落地和业务拓展召开协调会、调度会,尤其秦淮区政府为满足奇安信承担重大项目的要求,把区政府的办公楼腾出为我们做研发中心,让我们非常感动。”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在现场讲述的“政府腾办公楼建研发中心”故事,让“南京温度”具象化为投资信心。
与此同时,国际顶尖智库与资本的深度参与,更凸显南京在全球创新链中的节点价值。“我坚信南京将在科技驱动型产业的未来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在致辞中表示,南京拥有强大的学术机构、蓬勃发展的科技产业,具备成为全球创新中心的独特优势,这座城市致力于打造充满活力的研发生态系统,这一点显而易见。
全球“隐形冠军”理论奠基人赫尔曼·西蒙感受了南京的科创氛围后表示,“今天,你们有两个方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个是你们强调科学与市场创新结合,第二个是南京非常多元化,不依赖于单一行业,并有三个新的驱动力,分别是数字化、生态系统和可持续性。”
正如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爽所说,“天创机器人致力于给人类安全感,而南京给我们安全感。”当前南京正以大会为支点,撬动全球技术、资本、人才要素奔涌而来,在开放生态中书写“以城为媒、链通世界”的崭新篇章。
以“头阵”之姿引领创新融合
南京连续第二年举办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彰显着这座创新之城汇聚全球要素、锚定前沿赛道的战略定力,向世界递出一张嵌着开放基因的科创请柬。
大会现场,南京晒出科创“成绩单”: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连续四年全国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五、科技集群第九。
这座古都正以"双链融合"的南京方案,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共振中勇立潮头。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活动现场设立的科技长廊,让参会者在还未进入大会现场,就能感受到由八大优势产业构筑的硬核科技矩阵的扑面而来。
长廊上,52项“全球首创”“国产替代”“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高科技展品集中亮相。其中包括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全球首创AIGC数字人、全球首款偏振体全息光波导AR眼镜(云雀)、实现进口替代的智能卫星便携终端、国内领先的折叠翼无人机……这些破壁而出的创新成果,恰是南京"从0到1"原始创新与"从1到N"产业突围的生动注脚。
创新机制 剑指产业新赛道
扛起省会担当,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南京在改革创新道路上展现出的无畏勇气与坚定决心。
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专班在统筹全市资源、攻坚重点任务以及发力新赛道方面的关键作用,本次大会上,南京正式揭牌成立了四大攻坚推进办。
作为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揭牌成立的四大攻坚推进办各司其职,共同绘制着南京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其中,人工智能(含软件)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将实施九大行动,打造万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机器人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将巩固提升工业机器人领先优势,加快人形机器人布局突破,全力打造全国机器人技术创新高地和产业聚集地;生物医药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将推进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生物医药分中心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将依托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信息通信分中心,打造国内领先的信息通信成果转化平台。
南京四大攻坚办的成立,不仅为南京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南京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大会现场,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南京科技成果转化学院、南京(江北新区)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先后揭牌成立,助力更多“源头创新”在宁转化,让“书架”到“货架”的路径缩短再缩短。
众多投资促进新举措发布,展现南京着力营造一流投资环境,提供一流服务的态度。南京市产业招商中心的成立,更是标志着,在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新格局下,南京招商引资正迈向产业链精准匹配、要素高效赋能的“新赛道”。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秉持改革精神,采取创新策略,南京用营商再次赢得了企业的认可。据悉,此次大会期间共有102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投资总额达1300多亿元。一串串数字的背后,不仅是南京创新发展的有力见证,更是其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坚实步伐。
从千亿项目落地到全球“朋友圈”扩容,南京以“打头阵”的担当,将城市能级锻造成国家战略的支点。当一次次的科创技术指标领跑全球,当南京产业生态吸引跨国巨头“用脚投票”,这座千年古都正以科创为笔,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南京样本。